兽医针灸之放血疗法
2016-01-29马国福青海省大通县新庄镇畜牧兽医站810100
马国福(青海省大通县新庄镇畜牧兽医站,810100)
兽医针灸之放血疗法
马国福
(青海省大通县新庄镇畜牧兽医站,810100)
放血疗法,俗称“刺血疗法”,是中兽医的传统针灸疗法之一,简称“血针”在中兽医学临床实践中由来已久。某一特定部位放血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缓解及治疗作用,尤其对某些重危病例,尚有应急之效。据记载“伯乐明堂论”、“论马春秋放大血”、“论马血脉法”等古兽医文献,对放血疗法作了论述,提出了辨证要点、施治指症、针刺方法和注意事项。随着近代兽医学的发展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1980年甘肃省兽医研究所修订编著的《兽医针灸学》,其中也详述了放血疗法。
1 放血操作
在兽医临床应用上,均是以针、刀、剪刀等刺血管,排出一定量的血液为目的。找准放血部位,先行常规消毒处理,1次穿透皮肤及血管壁或者剪断家畜的耳尖、尾尖,血流至需要量后立即用压迫法止血,必要时可用止血钳或止血药止血。
2 放血作用
用针治病,方法简便,疗效迅速,应用广泛。火针补;血针泻,放血是本着实者泻之;泻其有余,病在里者选取六经之脉穴,直泻脏腑之邪热,使其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不成亢害,病在表者各取患部主穴以消局部充血,淤血,疼痛肿胀,通调脉络,恢复功能。
在兽医临床上凡遇急性充血性热性病、某些传染病、外科及四肢病以及代谢病、饲料中毒病(腹膜炎、肺炎、气喘病、肺充血、中暑、马腺疫、破伤风、流脑、蹄叶炎、中毒病以及毒血症等) 时,症见结膜充血发钳,口红尿赤,气促喘粗,咳嗽流鼻,狂暴不安,精神恍惚,脉象洪数,苍黄肿毒者,施针放血,均可获得解危救急,泻热定惊,缓解心肺负担,排出血内毒素,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促使妄行血液归经,解除充血淤血肿胀,分调太过不及,再次分配血液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放血量是放血疗法的主要环节,放血量的多少与其治疗效果有着密切关系。虽有“春血贱似水,冬血贵似金”,“有疾弃如泥,无疴金惜血”之训,但究竟何以为度,使其至多而不伤正,少可去邪,则应根据畜体大小、膘情肥瘦、疾病性质、四时气候而定,还要看血液粘稠度和血色暗淡而定。颈静脉放大血者,全病程仅限一次,应以两侧颈静脉同时放血,中等体格患畜一般每次约2000m l,至少不下1000m l,最多不能超过3000m l。以体重计,应为体重的0.5~0.6%为宜,不要超过0.8%。治疗疾病,放出少许血液,对畜体有益无害,《医学源流论》中指出:“古人刺法取血甚多,如头痛腰痛大泻其血,今人偶尔出血,惶恐失措,病何由除”。放血量应根据不同的畜种、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季节及针穴部位来确定。一般是体壮、急性热性病、应多放。体弱,慢性病应少放,有的穴位破皮见血即可。
3 放血防病
“春来万病生,大血两针彻,诸毒不能成,百病俱消灭《伯乐明堂论》”。时运春至,阳气复转,百草大发,百病易生,故以予针之法,彻两侧脉血,以防热病发生。《伯乐明堂论》曰:“于春首针刺,分调气血,不致太盛,故使火畜至夏,夏季火炎,使其营卫调匀,不致遥过而生诸疾也”。据记载,以前每逢清明之节,时值杨树叶展,对膘肥肉满的马骡,逐个进行颈脉放血,放血后令其休息三日,经多年体会,凡经放血的马骡,吃喝好、换毛快、精神旺盛、被毛光亮,夏秋季节很少发生热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显著减少。通过许多病例的观察,从未发现因放血而掉膘,或由之而生病者。
4 放血治病
家畜脑膜炎、脑充血、中暑、中毒、急性热性病等,静脉放血可收到立竿见影效果。马腺疫、牛流行热、羊恶性卡他热等热性急性传染病,颈静脉放血效果神速。马属动物冷痛、结症、胃扩张、肠臌气、消化不良、慢草拒饮等胃肠疾病,火针脾俞穴,血针通关、分水、玉堂、三江、耳尖、尾尖、四蹄穴等可妙手回春。家畜咳嗽流涕、肺热气喘、无名高热、风热感冒等,针刺鼻俞、鼻梁、玉堂、通关、耳尖等穴疗效颇佳。家畜风火眼、云翳遮睛、月犯眼、夜盲症等眼患疾,三棱针刺太阳穴可使症状明显减轻。家畜四肢扭转、腰胯闪伤、四蹄肿胀等肢蹄病,四蹄放血,能收到良好疗效。放大血治疗诸如病患,放少量血液的针穴可泻本经之热,消除局部无血,血以消肿散结,恢复功能。
5 放血要点
将患畜站立固定安静、光线充足之处,按病选择穴位和针具施行放血术。术部严格剪毛消毒,以防感染化脓,四肢下部穴位放血后不宜立即涉水,术部应保持干燥清洁,以防感染。熟练掌握施针技术,针尖刀刃要锋利,进针时要稳、准、快,做到一针见血,达到一定数量时应立即止血。使用宽针时,一定应与血管平行,千万不能横切血管,以防止切断血管和大神经,发生血管断离和组织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因此行泻血术时还应注意控制针刺的探度。特嘱畜体体质衰弱,久泻、失血和寒症病畜忌放血。
6 西医结合提高放血疗法的效果
热症者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长时多伤阴耗液,放血能直折其热,输液可补助阴液,补阴抑阳可使水火相济,阴阳平衡。临床上常用生理盐水、糖盐水、葡萄糖、维生素C、碳酸氢钠液静滴,轻症每次3000—5000m l,重症5000---10000m l,以增加体内碱储和维生素等,调节电解质平衡,稀释血液浓度,补助血液容量,帮助机体净化血液和排除体内毒素。降低体温和促进血液循环。放血、输液可为先攻后补,扶正祛邪的相辅相成之良法。
7 针刺放血也是诊断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方法
针刺放血时可从病畜的疼痛反应,出血快慢和血色鲜暗,粘稠程度辅助诊断预后病情。危重病畜针刺其耳尖、鼻端、尾尖、蹄头等末梢穴位时,疼痛反应迟钝或消失,血不应针而出,血色暗赤,流出不畅,此时肢端和尾根脉精细弱为丝或不感于手,体温降低,耳鼻和四肢发凉,多视为预后不良病畜的濒危症状。轻症病畜针刺时感觉锐敏,血色鲜红,流出顺畅,脉性、脉调,皮温体温均无异常,可论为病畜预后良好。
本文以放血治病防病着眼,理论结合实践作了概括的叙述。对此放血疗法古老技术,仍有学习研究继承发展的必要。掌握因时行针,因病放血,既用于治又重于防的原则,服务群众,诊治病畜。
S853.61+5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3-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