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中蜂养殖第一村
——苟店村

2016-01-29逯彦果刘守礼刘晓敏朱一卿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741020

中国蜂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蜂业中蜂养蜂

逯彦果 刘守礼 刘晓敏 朱一卿(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 741020)

甘肃省中蜂养殖第一村
——苟店村

逯彦果 刘守礼 刘晓敏 朱一卿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 741020)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东西蜿蜒1659公里,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地貌复杂多样,高山、盆地、平川、河谷、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境内大岭大山连绵不断,主要有秦岭、子午岭、乌鞘岭、岷山、六盘山、龙首山、祁连山、阿尔金山、马鬃山等,甘肃横贯南北以及复杂多样的地理、地形、地貌特征,造就了丰富的气候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植物资源环境,从而形成了种类丰富和资源优越的蜜粉源植物。因此甘肃被誉为“西北大蜜库”,具有得天独厚的养蜂基础条件。截止2015年年底,全省共有蜜蜂52万群(其中中蜂27万群,意蜂25万群)、蜂产品加强生产销售企业26家、蜂农合作社近30家。

甘肃省虽然是养蜂资源大省,但不是养蜂产业强省。近些年来,甘肃省为了推动养蜂由资源大省向产业大省的转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当地养蜂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了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养蜂研究所)蜂业管理、推广和科研职能,省农牧厅、科技厅、财政厅、工信厅、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物、科技支撑计划、创新技术服务平台、蜂业推广专项经费、新产品研发、富民工程等项目渠道中给予了大量的项目资金支持,全省养蜂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省多个市县区将养蜂产业列入到了精准扶贫的重点扶贫项目中,加以推进与扶持,养蜂产业已经成为蜜源条件良好市县乡精准扶贫的第一项目,在脱贫进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榆树乡苟店村位于徽县北部,地处秦岭南坡的深山林区,位于一条独立狭长的山沟中,绵延约20 km左右,包括桃园、石关子、高楼坝、麻庄、庙沟、地扁等自然村社,共130户500多人口,与外界基本隔离,仅靠一条宽约3 m的土路与外界沟通,距榆树乡政府10 km,距国道25 km。2010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属于贫困村。

苟店村虽然偏僻落后,但其自然植被丰富,蜜源条件良好,加上当地饲养中蜂具有一定的传统和群众基础,具备了中蜂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基础条件。近年来,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当地政府围绕苟店村中蜂养殖产业化发展,重点开展养蜂技术培训服务,大力推广中蜂新法饲养;结合中蜂良种繁育场建设及陇东南中蜂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派住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项目工作与技术指导,以项目科研带动养蜂规模化发展;以与国内知名蜂业企业“联姻”带动原生态中蜂蜂蜜标准化生产,以专家蹲点指导和各种团体观摩带动养殖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示范宣传。通过一个“十二五”的努力,苟店村已经成为全省中蜂养殖的重点村、示范村和样板村。截止2015年10月统计,全村中蜂饲养量达4000群,年均净收入达200万元,是我省名符其实的中蜂养殖第一村。

2010~2013年间,甘肃省中蜂养殖典型宣传材料上,一致以徽县榆树乡苟店村赵卫东新法饲养150~200群中蜂为典型示范蜂场来进行宣传,而在2015年10月的调查中,赵卫东的中蜂饲养规模已经达到了400多群。同期调查发现,苟店村养殖规模超200群的已经接近10户,全村饲养量超过了4000群,并且90%以上为新法活框饲养,养殖技术较高,经济效益颇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除生产蜂蜜外,部分养殖大户还会兼顾卖蜂,秋季满3脾的蜂售价300~500元不等。如梁贵平、何琰、郭基文、王渊博等人今年人均出售蜂群超100群,仅售蜂收入就在3~5万元,加上蜂蜜收入,户均在10万元左右。一箱蜂的收入就是一亩地的收入,突出的养蜂收益使得当地最强的传统农业种植户也开始转变观念,学习养蜂,全村130多户人现在有接近一半的人从事养蜂,甚至女人孩子也开始养蜂,相互比、赶、帮、超,中蜂产业化发展已具规模,甚至有的夫妻俩分开各办蜂场一同养蜂,各经营各的蜂,养殖收益也分开算,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真是其乐无穷。

在我国现阶段的贫困农村,村里的青壮劳力大都出去务工,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孩子在家留守,而苟店村则不同,由于养蜂的突出经济效益,青壮年都不出去打工,有原来出去打工的,过年回来看到家乡由于中蜂养殖发生的巨大变化,再也不出去打工了,转而一心一意学习中蜂养殖,一家人团团圆圆,夫妻恩爱,幸福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中蜂养殖间接地为该村构建和谐家庭和幸福农村起到了推动作用。

近年来,苟店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2013年拓宽和硬化了通往乡政府以及与国道的路面,交通十分便利,白墙红房的崭新院落随处可见,家家有三轮摩托车,有的家庭甚至拥有了小汽车,家电一应俱全,人们穿得体体面面精神抖擞,小小的蜜蜂实实在在的带领全村人实现了小康生活。

在2013年的《蜜蜂杂志》中,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刘守礼同志发表的“谈徽县榆树乡苟店村中蜂养殖状况”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苟店村的基本情况、蜜源植物、发展历史、养蜂人员概况、饲养特征等情况,当时全村中蜂约有1300群,截止2015年10月蜂群达到了4000群,用了不到两年半的时间。苟店村现在已经成为全省中蜂养殖的明星村,各市县组织的观摩团和学习团络绎不绝、接踵而来。苟店村由于中蜂养殖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让我们欣喜,在“十三五”期间,苟店村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2010年底苟店村人均收入约2000元,养蜂收入所占比例不到20%,2015年底全村人均收入增至6000元,其中养蜂收入接近70%。这一华丽成绩单的背后,除显示该村优越的养蜂基础条件以及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外,更加表明我国的养蜂业尤其是中蜂养殖能够在全国蜜源条件较好的地区真正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村中蜂养殖的成功,也为全国村情相同或接近的村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现实表明,发展养蜂产业,既是贫困山区农户精准扶贫的“助推器”,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孵化器”,更是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加速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是全国各地特困片区精准扶贫的优选项目,是畜牧业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

猜你喜欢

蜂业中蜂养蜂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中华蜜蜂
养蜂女状元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