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QCC对降低肿瘤患者行PICC治疗中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观察

2016-01-29杨雅丽王海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9期
关键词:计划性贴膜静脉炎

杨雅丽 王海晶

(丹东市中心医院介入科,辽宁 丹东 118000)

QCC对降低肿瘤患者行PICC治疗中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观察

杨雅丽王海晶

(丹东市中心医院介入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 探讨品管圈实践对降低肿瘤患者行PICC治疗中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丹东市中心医院留置 PICC 导管的384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肿瘤内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针对非计划拔管原因采取品管圈实践活动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置管的全过程均有可能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在肿瘤患者行PICC治疗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

非计划性拔管率;PICC;肿瘤;品管圈

本研究旨在探究品管圈实践对降低肿瘤患者行PICC治疗中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以期为降低肿瘤患者行PICC治疗中非计划性拔管率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留置 PICC 导管的384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1例和观察组193例。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103例,女性患者88例;年龄(47.21±5.39)岁;其中肠癌54例,乳腺癌82例,小细胞肺癌55例。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91例;年龄(48.16± 3.09)岁;其中肠癌56例,乳腺癌84例,小细胞肺癌5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①由我科所有护士组成QCC课题组,每2周由圈长组织1次活动,组织学习QCC的主要内容、原则及方法。②制作PICC患者的基本档案和维护档案,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PICC置管的日期、置管的部位、置管的方法、导管的批号及型号、导管的名称、导管顶端到达的部位、留置导管维护的时间及维护的方法、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拔管的时间等。③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采取以下措施:a.住院阶段患者PICC导管的维护:严格按照制定的维护制度执行,当患者的贴膜出现明显污染、潮湿、松动时及时进行更换。b.带管出院患者的导管维护:嘱咐患者到PICC 护理门诊随访护理。c.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导管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指导患者日常维护导管等,健康教育方式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同时配合发放导管维护及管理知识手册。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χ2检验,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PICC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经统计,PICC非计划拔管的原因有导管堵塞50例,导管异位或滑脱例,417例,导管破裂或断裂32例,静脉血栓和血栓性静脉炎形成34例,机械性静脉炎24例,皮肤湿疹或穿刺点感染40例。

2.2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10例(5.18%),明显低于对照组25例(13.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7,P=0.01)。

3 讨 论

3.1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中发现影响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导管堵塞:由于使用的药物存在配伍禁忌或者输血过程中血液黏稠导致的封管等导致的导管堵塞。②导管滑脱或异位:由于胸腔压力的改变、活动过度、护理不当导致的导管移位、患者意外拔出、贴膜固定不牢等有关。③导管断裂或破裂:与不正确的固定、高压注射、导管划伤等有关。④静脉血栓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形成:与血管内膜的损伤、导管型号与血管大小不配对、肿瘤患者的高凝血状态有关。⑤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细菌性静脉炎:与不正确的皮肤消毒、未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未及时有效的洗手有关。⑥机械性静脉炎:与穿刺技巧、穿刺时异物带入等有关。⑦皮肤湿疹或穿刺点感染:与贴膜不透气、维护不及时、无菌操作不严格、贴膜过敏、患者免疫力低下等有关[1]。

3.2QCC对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QCC活动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进行质量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用科学的方法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并有效减少护理的安全隐患[2]。本研究中,在品管圈活动,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PICC维护的理论与操作训练,有效的提高其 PICC维护的整体水平。患者方面,通过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患者PICC维护的知晓率,指导患者从自身因素出发,进一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ICC 非计划性拔管率有效降低了,达到了预期目标。

3.3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品管圈主要来源于基层,是由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在具体工作岗位上以团队精神为指导,同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组织起来的小组[3]。本研究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我科的医护人员全员参与,这样有利于激发医护人员的存在感及参与感,并充分发挥了圈员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团队的合作意识。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操作水平及理论知识均有效提升了,从而有效减少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

[1] 卞尧尧,杨丽丽,梅震.降低血液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品管圈实践[J].护理学报,2015,25(5):19-21.

[2] 梅现红,谢倩,李娅.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科患者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47(5): 44-45.

R473

B

1671-8194(2016)29-0177-01

猜你喜欢

计划性贴膜静脉炎
外科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预防工具应用的研究现状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焦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某贴膜机设计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妇产科血栓性静脉炎临床护理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