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龙额侗寨

2016-01-29张凌云

新西部 2016年1期
关键词:侗寨村寨侗族

张凌云

起步、转折、成功、失败……一路走来,贵州龙额侗寨公益团队在乡亲们认可的微笑中,坚定了返乡参与家园变革的脚步。

故乡的魅力,在这些青年的共同努力中开始绽放。

2015年11月底,正是桔子红了的时节。

在贵州省黎平县,距龙额镇约1.5公里,与唐面村、归养村相距约两公里的中心地带,是一座占地21亩的农场,种满了桔树。龙额侗寨公益团队发起人之一的张传辉,每天都要到这里劳作一番:修路、拉电、平整土地,做重建农场的各种准备工作。

进入12月,一边摘收桔子,一边完善农场规划,这让张传辉在紧张中兴奋着。12月21日,农场200多米的便道已修整完毕。

这是龙额侗寨公益团队2010年2月成立以来面临的又一次转折,历经助学、乡村文化寻根,再到自我造血,为青年返乡探路,如今,团队成员们把希望押在了这个农场上。

回乡助学的不安

1983年出生的张传辉,初中毕业就离开龙额村,到广西柳州打工。在建筑工地上,他每天工资是22元,虽然需要自己生火做饭,他也觉得很满足。

2000年前后,家乡龙额的年轻人基本都离开村庄外出打工,有的则是踏上了求学之路。“那仿佛是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让青年人身不由己,没的选择。”张传辉说,“但内心里对故乡、亲人的眷恋不舍,让外出的侗族青年不约而同,又把目光聚焦回到龙额。”

当时,这些漂泊四方的游子都通过龙额侗族风情网(现因服务器原因关闭)来关注龙额,并自发成立了龙额侗寨公益团队。他们希望建立龙额地区自己的公益团队,为贫困的侗寨带来生机,同时将侗寨风情向外传播。

几年间,龙额侗寨公益团队成员几经变化,最终形成由张传辉、姚仕健、张传高、石华银、陆大伟等八名核心成员组成的较为稳定的团队。他们中除了农民,还有教师、公务人员。80后,是他们共同的标签。

张传辉记得,团队第一次活动是在2010年春节期间。大家觉得难得在春节能聚齐,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于是,就在当时一些比较知名的网站,介绍了龙额镇一些侗族小学的情况,希望能发起一次暖冬助学活动。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在没有任何资源和人脉的情况下,他们的号召迎来了热烈的反响。著名公益人安猪和他的“多背一公斤”组织了“走进龙额侗寨公益行”活动。上海、广东、广西的30多位爱心人士,来到了黔东南龙额镇的归养村。他们转交了全国各地邮寄来的书籍,文具等物品,还进行了现场募捐活动。

当年6月26日,助学活动又在黎平县龙额镇民族小学举行。短短四个月,“多背一公斤”网友前往龙额侗乡小学的就有40人次。美国、日本及国内各地的网友纷纷为当地小学捐资助学,捐赠图书近9000册,学习用品1.2万套,捐资7000多元。

助学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让龙额侗寨公益团队的青年人有了满足感,但细心的成员还是感受到了一丝不安。张传辉说,来自活动中的“异样”,让团队每个成员都不知如何表达和解决。

张传辉告诉记者,当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来到归养村的寨子里时,村民们就把他们当作是最尊贵的客人,要向客人们表达他们的谢意。按侗乡的习俗,招待最尊贵的客人,就要宰杀一只羊。这对村民来说是招待尊贵客人的最好方式,但客人们却误会了。“如果你们这么富有,根本就不需要我们来了。”他们有的甚至当场对村民表达出不满,认为村民太浪费了。

“其实,他们不理解村民,淳朴的村民平日里哪舍得杀羊,为客人奉献他们最好的东西,在村民看来是正常的,是传统习俗。”

但是,因为相互不了解,类似的误会时不时地都会出现一次。

文化乡村的觉醒

一次,一位外地来的志愿者向龙额侗寨公益团队提问:村民们在树下供奉香火是什么习俗?张传辉说,团队里有人给出了三个答案,有人完全不知道。这让张传辉很震撼:是否年轻一代对家乡和传统文化了解太少了?

如何能有效地传承侗家人的传统文化,又能及时向外传播?龙额侗寨公益团队是不是应该在这个方面做些事情?张传辉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认同,团队有了第一次转折。

张传辉告诉记者,2010年春节过后,很多青年人又都离开了乡村,红火的公益团队濒临解散。“我不忍心一手建起的团队就这样散了,再加上家中老人需要照顾,我就决定留下来支撑这个团队。”张传辉的父亲在村里有杀猪的手艺,张传辉便跟着父亲一起做,生计还不成问题。

留在家乡的张传辉有了充足时间来做团队规划。据张传辉介绍,龙额侗寨属南侗方言区,紧临广西、湖南,境内还有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鼓楼花桥遍布村寨。龙额也是侗族女英雄萨岁的故里,侗族祭萨文化由此发源。龙额春社河歌节是远近闻名的民间节日。龙额镇下辖的唐面村制作芦笙久负盛名,归养村有着独特的人文风俗,农历10月12日是归养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冻鱼节”,山脚下的归养河是龙额的“母亲河”。

“这些宝贵的传统资源,正在一点点地消逝。”公益组织“贵州乡土文化社”发起人李丽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大部分的乡村,人与人,人和自然历经数百上千年积累的丰富多样的智慧和经验,都在最近几十年间几乎被不加思索地放弃或被迫丢失,乡村的知识与价值被严重低估。

2012年8月,龙额侗寨公益团队参加了“贵州乡土文化社”组织的“苗侗青年交流会”,开始了龙额的“故乡再造”。按照李丽的理解,“故乡再造”就是指离开故土的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贡献于原乡的变革与成长。

2013年1月,龙额侗寨公益团队在村寨发起了“发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活动。张传辉介绍说,这次活动可以算是团队从单纯助学到文化记录乡村的转折点。每征集一张老照片,就可以听村民讲述一段故事,已经模糊的村寨会从主人公的讲述中慢慢浮现出来,生于斯长于斯的村人不自觉地就会把自己的经历带入到那时的村寨中。

“展览就在鼓楼脚下,麻绳一牵,挂上从村民家里征集到的老照片。”李丽在集结成册的《龙额老照片》前言中,描绘出了展览时整个乡村就像一座展览馆的景像。

短短的两天时间,活动就在村寨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龙额侗寨公益团队坚持将这一活动开展下去,希望通过“发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活动激起大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他们先后在村里做了四次展览,并把照片集结成册免费送给村民。

从这些照片中,人们感慨良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服饰的变化。如今,已很少有人穿自织自染的侗布裁剪的传统侗装。在年轻人眼里,侗装是土气落后的。他们觉得从外边进来的,即使是假冒的阿迪、耐克也是时髦的,甚至攀比谁的现代服装多。成员们还发现,村寨里大部分年轻妇女,已经不知道侗布的制作技艺,作为侗族重要传统文化标记的侗布制作工艺正在逐渐消失。

2013年6月,龙额侗寨公益团队决定拍摄一部侗布制作纪录片。

侗寨里的纪录片

张传辉的弟弟张传高是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的,喜欢研究计算机。在龙额侗寨公益团队决定拍摄侗布制作纪录片时,张传高被推举为主要执行人。

小伙子告诉记者,他其实对拍纪录片是外行。“当时就是用一台DV和从乡土文化社借来的摄像机拍摄的。因为是第一次,费了很多周折。”

最初,他们请村长介绍一位村里擅长侗布制作工艺的老人,跟拍了一天之后,大家非常沮丧,因为这位阿姨身体不好,虽然很配合拍摄,但大家觉得没有达到想要的那种效果。而且,由于侗布的工艺从挖蓝靛染色开始到最后成功,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这位阿姨不会使用手机,也给拍摄带来很多不便。到底是继续还是换人?经过一夜的商议,团队成员一致决定换人,最终选定了团队成员姚仕健的一位亲戚。

纪录片《侗布》终于拍摄完成。片子采用直白叙事的手法,从农历六月二十四开拍,历时一个月,讲述了侗布染制的三个环节。五十五分钟的片子将浓郁的侗家风光、邻里间的融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侗布》对成员最大的挑战还是后期的剪辑。没有专业设备,他们只能利用电脑软件“绘声绘影”来剪辑。他们紧张地面对每一帧画面,几个人轮番上阵,经常一剪就是一个通宵。

在2014年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新锐单元中斩获第一名的《侗寨茶情》,是龙额侗寨公益团队拍摄的第二部纪录片。

“侗家人的油茶,就像是侗族人生活里的盐,一天也离不开,有了它一天便活色生香。”张传高说,《侗寨茶情》拍摄起因是想为淘宝店“侗品”销售的油茶做宣传。这家淘宝店是团队尝试第一次自我造血,大家希望销售的是有故事的侗族特产。

油茶制作工艺繁杂,用料讲究,龙额侗寨公益团队决定拍摄,也是想唤起村民们珍视身边最普通不过的事物,从而认知什么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含义。

《侗寨茶情》聚焦的是侗寨一户普通人家,主人公是一对老夫妇和留守的孙女儿。相对于《侗布》的直白,这部片子温情脉脉,油茶的制作过程,满满的全是思念,既有父母对在外打工儿子儿媳的牵挂,也有女儿对在外打工父母的祝福。当爷孙俩伴着晨露去采茶叶时,每每路过一户人家,都会受到“进屋喝一碗油茶再上山”的热情邀请。片子中制作油茶的每一个场景,都真实地展示了油茶在整个村寨人际间的纽带作用,完整呈现出侗家人真实的生活。

两部片子在村寨播放后,非常受大家欢迎,村民们也理解认可了这群80后小伙子。

为青年返乡探路

2014年,龙额侗寨公益团队开始进行创业的尝试。除了“侗品”网店,还在镇上租房开了一家以侗族特色为主题的客栈。记者注意到,小店还有一项新兴业务—代办快递,据说除了方便村民,更重要的是“不忍心让为龙额募捐物资的朋友,每次都要跑到邮局,浪费好多邮费”。

张传辉告诉记者,2015年7月,他们团队还新注册了合作社。9月26日,合作社参加了在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举办的展示会,侗族特色食品炒扁米受到欢迎,让团队对合作社的前景有了更多信心。

张传辉说,年轻人返回家乡的路千万条,但对个体而言却存在着想回回不去的尴尬以及如何回的问题。“我们这个团队努力开拓自我造血的功能,结合影像记录乡村变迁,就是希望用文化唤起青年对乡村的眷恋归属的情感,并给返乡的他们提供新的生计方式。”在张传辉看来,乡村只有留住人,属于乡土文化的记忆才有可能延续,所以他们愿意做实验者。

但是,从目前状况来看,他们做的一些事情并没有收到理想的结果。到2015年底,客栈已经停掉,网店的人气也一直不温不火。于是,他们又开始寻求新的突破。

这一次,他们选择了做农场。

农场所用的地,是张传辉的父亲十年前开荒开出来的,地里栽着一片桔子树。张传辉返乡后,这里曾是寂寞、浮躁不安的心惟一安放所在。为了这个农场梦,团队成员就优势、风险以及将给周边村寨带来的影响,一直讨论到凌晨两点,最后大家决定筹资建一座侗家人自己的生态农场。

设想中的农场,将具备农业生产销售、自然教育体验和传统文化学习的功能。选择适合生态农场和本地种植的红糯米、牛毛糯,养殖本地的土鸡、黑毛猪。

以农场为中心可以延伸到附近村寨,设计出野外徒步、传统村落景观、深度文化体验的内容。他们要修建一栋具备民宿、餐饮、展览、会议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大楼,还要修建蓝染、竹编、木工等传统技艺的体验区。

12月7日,农历大雪。寨子里的风水师告诉成员们,这一天非常适合动土。大家一起来到农场,挥动铁锹,向着远方大声呼喊,让年轻的心澎湃,让活力随风舞动。

然而大家都清楚农场的建设仅凭激情是没用的。他们大约需要36万元,农场项目才能启动。目前团队自筹了17万元,还有19万元的缺口。

为了筹集资金,2015年11月24日,他们在网络上发布了《借十九万 助我们圆农场梦》的帖子。帖子中表示:希望有人愿意借钱给我们。我们评估农场在一年后才能有盈利。大家商讨了一个表示深深谢意的办法。支持一万元的朋友承诺一年后还款的话,我们回馈您一人五天在农场的体验活动(含食宿)。支持的金额增加或还款期限延长的话,我们回馈的体验天数也会成正比增加。

帖子发出不久,就有一位上海人往团队公布的账号里打了一万元,没有留名字也没有留电话,只是希望团队能成功圆梦。记者采访的当天,团队又收到两笔借款,一笔来自贵州乡土文化社的李丽,另一笔则来自在龙额中心小学支教的老师,这位老师说:“借钱给你们圆梦,也是让我自己圆梦。”张传辉说,这个速度要比预想得快一些,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热心人愿意借钱给我们。

至于实干,对这群年轻人来说没什么难的。12月14日,记者了解到,农场现有的桔子都摘完了。张传辉挑了一天的羊粪给桔子树施肥。按计划,15日便道开始动工。

成员们表示,农场是青年返乡的动力,也是回归土地的过程。

文化渗透在扩散

“收集老照片”活动已结束一年多了,张传高没想到,走在村里,有的老人还是会喊住他,请他给照片扫描,并主动介绍照片拍摄时的故事,讲述那时的自己和现在的不同。张传高说,这样的事总会不时发生,你很难想到处在封闭乡村的老人,会主动拿出照片给你讲故事,不羞涩不掩饰,感觉像在做一件对他很重要的事。团队成员们感受着村民们的鼓励和支持,而村民们则受到一系列乡村文化记录活动的启发,形成良好的互动。

如今龙额村可以说是年轻人总动员。龙额村分上、平、下三个寨,由年轻妇女组成的广场舞队被叫做“亮亮队”。10月中旬,“亮亮队”龙额下寨社区调查兴趣妇女小组成立了。小组将负责记录摘糯禾、种油茶等农事活动。同时,龙额上寨的“亮亮队”小组也开始了第一次集体刺绣学习和周末家庭辅导班活动。

更让大家兴奋的是,团队的影响力已不局限于龙额村。附近的岑母村、归养村都有回乡的年轻人,在看过《侗布》《侗寨茶情》等纪录片后找到他们,希望能给予指导,也在自己的乡村做这样的传承。岑母村的年轻人已经确定拍摄留守儿童方面的纪录片。

10月底,成员们还来到榕江县宰荡侗寨,协助宰荡青年团队来记录罗幸礼老人的牛腿琴叙事歌《岜汉》。老人说希望有人来完整地把他的歌记录下来,留给后人。自己村子里的年轻人来录制,让老人显得格外兴奋。老人说,他一定会毫无保留地把他的歌都唱出来,他还愿意毫无保留地教给年轻人!

张传辉说,因为乡村是熟人社会,所以他们进行的系列文化保护活动都得到了村民很好的呼应,这种便利和村民的重视,在别的领域很难感受到。

其实张传高本身就是返乡青年的典型代表。2013年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设在黎平县的机构工作一年,后因家乡公益团队缺少骨干,决定返乡加入龙额侗族公益团队。但这遭到了来自家庭的激烈反对,哥哥张传辉也连带着受到指责,家人一度觉得他影响了弟弟的择业观,竟然放着好好的教师不当。采访中,哥俩都表示那段日子已经过去了。张传高说,人各有志,他有自己的想法,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很快乐充实。

2015年春节,团队在村寨开展了“为您拍全家福”活动。为53个家庭拍了全家福,送出246张照片。大家把为村民送照片换取家庭故事的过程,剪辑成纪录片《全家福》,7月24日,该片在首届贵州文博会亮相。

张传高告诉记者,比起文字,影像记录更能吸引村民们的关注,在村寨里播放纪录片,每次大家反响都很热烈。不仅能让村民了解到团队的工作,知道有事情可以找他们帮忙;也能让成员们收集到村民的反馈。成员们还发现,由于村民不习惯正式的访谈,许多想说的话也不好意思表达出来。但如果是拍摄的话,村民会比较自在,会表现出更真实的一面,这对社区调查十分有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龙额侗寨公益团队已建立起“南侗影像资料库”,并开始启用。下一步,他们将走访资料库里的人物,倾听传统艺人的故事。

猜你喜欢

侗寨村寨侗族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路径
侗乡端午粽飘香
侗乡学子爱家乡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锅巴粥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侗寨春晓》创作浅谈
苗乡侗寨乒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