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状况、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6-01-29吕晓昌李卫东王必琪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龄儿童发展策略影响因素

吕晓昌,李卫东,王必琪

(1.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山东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



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状况、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研究*

吕晓昌1,李卫东1,王必琪2

(1.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2.山东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250102)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休闲运动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清晰的梳理,调查了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状况,分析影响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因素及提出发展策略,得出合理的结论,为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状况;影响因素;发展策略

研究方向:锻炼与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科项目(1662ss12055),广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1A163)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的腾飞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丰富多彩休闲时代的即将到来,国民拥有的休闲时间也越来越多。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志是国民休闲时间的充分利用。据国外文献资料统计表明“100多年里来时间里,个体拥有休闲时间总量在全世界范围内增加了3倍多。”[1]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行每周5天的新工时制和每周2天的双休日制度。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在中小学中减轻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也在2000年1月3日实施,随着不断深入的一系列改革制度,我国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拥有时间比先前时间减少至 190天之多,与发达国家美国为170天,英国为200天的水平相当[2]。随着近年来教育部又颁布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开展,学龄儿童的休闲时间增多成为客观现实[3]。除了在校期间上课时间外,学龄儿童在休闲时间里都做些什么?他们的休闲意识是否健康?他们是否具备休闲运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制约和影响他们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因素有哪些?学校、家庭、社区和管理部门是否开展面向学龄儿童休闲运动的教育?这些问题是否应该引起关注?

目前国内有不少的专家、管理部门的人员在对休闲运动教育这方面的研究,还颇有认知上的偏差,认为它离现实还很远,不重视这个领域的研究。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育学类)、全国教育规划项目(体育学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体育学类)和国家体育总局人文社科项目等列出课题指南也能反映出这些问题。与欧美发达国家、港澳台地区相比,我国休闲运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尤其是针对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研究更是缺乏。学龄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研究,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体质健康,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广州市12所小学,每所学校选取对象为5年级3个班的学龄儿童,共有36班的学龄学童,1个班学龄儿童平均人数为45人,共计1620名学龄儿童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童774人,女童846人。

2.2 研究方法

2.2.1操作性定义

休闲运动教育概念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依据不同学者的相关研究[4-10]和课题研究内容和目的,课题组给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定义了操作性的概念。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是指通过向学龄儿童传授休闲运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休闲运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休闲运动价值观,学会有效地利用休闲时间,使学龄儿童达到自愿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目的,提高他们休闲生活的质量,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

2.2.2具体方法

2.2.2.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自行编制“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状况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认知情况”、“参与动机”、“参与形式及场所”、“参与内容”和“参频率和时间”。经重测验证调查问卷信度、效度分别达86.75和88.67以上,具有统计学意义。发放问卷1620份,回收问卷1616份,有效问卷1582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7.65%。

2.2.2.2访谈法

针对学习生活、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状况、影响因素等编制访谈内容和计划,对学龄儿童进行面对面访谈。通过访谈主要了解他们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时间、内容、方式、动机和意识等特点。同时,对学龄儿童充分自由地运用休闲时间的一些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影响休闲运动教育的因素,制定休闲运动教育的发展策略。

2.3 数理统计的整理

将调查问卷回收后,删除无效问卷,将有效问卷的资料整理编码,输入电脑储存建档,采用spss21.0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状况

当今学龄儿童无论是在学习日,还是在双休日拥有的休闲时间都较少,即便是在寒暑期也是如此。为了成为有特长、多才多艺的人,为了将来发展,当学龄儿童刚刚跨进小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有的甚至在幼儿园,就因为要学习各种“技能”而被剥夺了参与游戏与玩乐的自由,违背了学龄儿童自然生长发展的规律。学龄儿童参加各类特长培训班:如象棋班、钢琴班、美术班、舞蹈班、补习班和奥数班等等,实在是要学太多的东西。学龄儿童不仅要学这些特长,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和比赛,争取获取好的考试成绩和比赛名次,就是为了上名校(教育资源匮乏,很难做到较好学校的就近上学)。学龄儿童在学校老师、父母们的期望中被迫放弃了享有“玩”的权利,学龄儿童的休闲早已被忽视和遗忘[11]。

通过调查发现学龄儿童休闲活动的内容依次为看电视(80.98%)、上网玩游戏(69.03%)、看书和读报(47.32%)、听音乐(38.19%)、参与运动(31.86%)、交友聊天(16.54%),还有9.94%的学龄儿童选择了其它的休闲活动。学龄儿童休闲活动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多样的,多以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为主,参与休闲运动的活动相对较少。这也是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一直下滑的真正原因所在,甚至影响国民素质和下一代的健康发展,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们的注意。

在调查“学龄儿童休闲生活满意度”选项中,选“不满意”(占被调查人数的36.21%)和“很不满意”(占被调查人数的18.62%)的学龄儿童休闲生活满意度为54.83%,而选“较满意”(占被调查人数的14.52%)和“很满意”(占被调查人数的8.91%)的仅为23.43%,这说明学龄儿童对休闲生活满意度评价是偏低的。休闲生活满意度的评价,体现了学龄儿童休闲价值的取向,也反映了他们休闲生活的质量。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状况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认知情况

休闲运动教育的认知情况是学龄儿童对休闲运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的了解、他们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意愿、课余时间他们了解学校休闲运动教育开展的情况、在双休日和节假日他们了解运动场所实施休闲运动教育的情况、了解居住环境开展休闲运动教育的情况等。调查发现学龄儿童对休闲运动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情况处于一般或以下(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3.62%),分别是对认知情况“一般”选项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6.29%,对认知情况“较差”选项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67%,对认知情况“一点也不知道”的选项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5.66%。学龄儿童对休闲运动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情况“非常好”(7.63%)和“较好”(18.75%)选项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6.38%。这些数字是令人担忧的,可以推断出多数学龄儿童并不真正了解休闲运动教育知识和技能,也即在他们不掌握休闲运动教育的技能情况下,他们想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时间和次数就肯定比较少,甚至他们也不愿意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

在调查“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意愿”选项中,学龄儿童“非常愿意参与”(24.22%)和“比较愿意参与”(45.33%)选项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9.55%,而“一般”(11.61%)、“比较不愿意参与”(13.41%)和“一点也不愿意参与”(5.43%)的选项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0.45%。研究表明多数学龄儿童有意愿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这体现了学龄儿童好动的天真本性。从学校层面来看,在课余时间多数学龄儿童不清楚学校开展休闲运动教育的情况,其中在“一般”(19.37%)、“较少”(38.56%)和“一点也不知道”(6.41%)选项中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4.34%,了解学校休闲运动教育开展的情况人数(“非常多”为11.43%,“较多”为24.23%)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5.66%。这表明学校开展休闲运动教育的情况是比较糟糕的。

从调查“在双休日、节假日学龄儿童了解运动场所实施休闲运动教育的情况”选项来看,学龄儿童 “非常多”了解的选项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6.53%,“较多”选项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9.86%,而学龄儿童 “一般”了解的选项人数(11.33%)、“较少”的选项人数(40.17%)和“一点也不了解”的选项人数(12.11%)共计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3.61%。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在双休日、节假日,学龄儿童对运动场所开展休闲运动教育情况的了解是比较少的。此外,从居住环境来看,学龄儿童了解居住环境开展休闲运动教育的情况是:“一般”(22.24%)、“较差”(43.01%)和“一点也不知道”(10.16%)的选项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75.41%,而“非常好”(5.72%)和“较好”(18.87%)的选项人数只占被调查人数的24.59%。不难看出学龄儿童对居住环境开展休闲运动教育的情况了解也是偏低的,这与城市社区有多少运动场所、居民参与休闲运动的意识,参与休闲运动的时间与次数,居住环境休闲文化的氛围等有关。

3.2 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动机

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动机是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目的引发的,激发或抑制他们参与的意愿和意向,是推动他们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动机是由多种多样的休闲运动项目、知识和技能、休闲运动竞赛和游戏等活动唤起的,通过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能够满足学龄儿童好动、好玩、好奇和好胜的内在需要,又能进一步增强他们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心理需求。调查表明,多数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动机是为了“强身健体”(69.26%)、“缓解学习压力和情绪宣泄”(60.74%)、“追求时尚和展示自我”(43.42%),少数的参与动机是为了“学习和提高运动技能”(33.53%)、“增强社会交往能力”(31.62%)和“其它”参与动机为18.66%。

男童和女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动机是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男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动机依次为:“强身健体”(72.33%)、“缓解学习压力和情绪宣泄”(59.03%)、“学习和提高运动技能”(40.22%)、“增强社会交往能力”(33.67%)、“追求时尚和展示自我”(32.11%)和“其它”(20.34%)。女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动机的依次为:“强身健体”(66.19%)、“缓解学习压力和情绪宣泄”(62.45%)、“追求时尚和展示自我”(54.72%)、“增强社会交往能力”(29.56%)、“学习和提高运动技能”(26.83%)和“其它”(16.98%)。以上现象显示“强身健体”和“缓解学习压力和情绪宣泄”两个选项是男童和女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主要动机,而他们参与动机的区别是男童排在第3位置的选项是“学习和提高运动技能”,而女童选项则是“追求时尚和展示”。这也说明他们参与休闲运动教育主要动机是趋同的,其它参与动机是由于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

3.3 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形式及场所

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形式是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如与父母参与、自己参与或与朋友参与等,它表现出参与形式的多样性特征。在调查“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形式”选项中,排在第1位是一起跟“同学和小朋友”参与(占被调查人数的69.37%),排在第2位是“自己独自”参与(占被调查人数的34.81%),排在第3位是“父母陪伴”参与(占被调查人数的28.46%),排在第4位是跟“其他人”参与(占被调查人数的11.35%)。这些现象反映了大多数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形式,与他们处于这个阶段的年龄、独生子女的特征,居住城市单元式的封闭环境等有关。学龄儿童与他人交往能力有限,多数被他们的父母严加看管,有28.46%的学龄儿童选择了跟父母等成年人参与一些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城市学龄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相伴,他们是很孤单且有成长的风险,有69.37%的学龄儿童选择与同学和小朋友参与一些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居住在城市里的封闭环境使得学龄儿童独自一人在家的时间增多,有34.81%的学龄儿童选择独自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

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场所是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场所,他们喜好在什么地方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研究发现,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场所从大到小的排序是:“居住小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6.13%),“附近公园”(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5.31%),“健身场所”(33.28%),“学校”(27.64%)和“其它”地方(11.36%)(见表10)。研究数据显示了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场所并不多,有些社区为了盖楼和建车库等而占用户外运动的场地,使其活动的空间变得更加狭小,越来越没有地方参与运动。

3.4 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内容

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内容是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何种类型的项目,是因他们自身条件、运动天赋和喜好程度的不同而参与内容的不相同。学龄儿童喜欢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内容排在前三名依次为娱乐类型项目(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4.05%)、健身类型项目(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9.87%)和团体类型项目(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3.52%),其它类型项目为民俗项目占13.31%、冒险性项目占12.38%、防卫项目占12.06%和舞蹈项目占1.91%(见表1)。就各种类型项目来划分,健身类型项目排在前三位依次为羽毛球(46.18%)、游泳(44.28%)和骑自行车(38.67%)。娱乐类型项目排在前三位依次为运动游戏(73.24%)、踏青郊游(70.89%)和观看运动比赛(39.06%)。团体类型项目排在前三位依次为篮球(41.46%)、海边沙滩活动(36.34%)和排球(15.23%)。冒险项目排在前三位依次为划旱冰(30.78%)、登山(14.17%)和划船(9.48%)。民俗项目排在前三位依次为跳绳(20.87%)、放风筝(18.91%)、踢毽子(12.55%)。而防卫项目以跆拳道人数(13.75)最多,舞蹈项目以街舞人数(3.06%)最多。

表1 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内容的情况(多选)

以上研究说明,多数学龄儿童喜欢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内容为羽毛球、篮球、排球、游泳、跳绳、运动游戏、踏青郊游、海边沙滩活动、放风筝和跆拳道等项目。由于男、女童有生理、心理方面的不同特点及他们有不同的爱好,男童喜欢强度稍大、刺激性较强的项目,如篮球、游泳等;女学龄儿童喜欢运动量小、健身性较强的项目,如羽毛球、跳绳等。这可能是比较适合这个年龄段学龄儿童娱乐的需要,有益于他们增强身心健康、松弛紧张情绪的需要。这些项目也多是比较传统的、对场地器材要求比较低且动作技能的操作相对要求简单的项目,而选择跑步、足球和武术等项目的人数比较少,应该引起家长和及相关管理部门的注意。

3.5 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频率及时间

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频率及时间是学龄儿童每周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次数,每次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时间有多长,它是评价当今学龄儿童参不参与运动的重要指标(见表2)。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龄儿童每次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时间以“20min”之间较多(占被调查人数的32.28%),从总体上来看,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次数是比较少的,每次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时间也不长。

表2 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频率的情况

表3 学龄儿童每次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时间的情况

4影响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因素

4.1 影响因素之一:缺乏足够、正确认知

从表4中可知,影响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因素中,“缺乏足够、正确的认知”选项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40.22%,排在影响因素的第四位。学龄儿童休闲意识模糊,对休闲运动教育缺乏足够、正确的认知,对自己的休闲生活质量关注不够,并对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也不感兴趣,探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学龄儿童自己的运动价值观念。休闲时间是自由的,但不意味放纵、无拘无束和无计划组织的闲散休息,学龄儿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违背了利用休闲时间强身健体、悦乐心情、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人们对存在的事实在认知水平上是有高低之分的,决定其是否会对其感兴趣并去从事这些活动。整个社会对休闲运动教育的宣传不够,学校和教师认为学龄儿童的休闲时间安排应由家长和他们自己决定,以及学龄儿童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等原因,容易使学龄儿童对休闲运动教育的认知模糊,仅停留在表面上。例如学龄儿童认为休闲运动教育就是消费、以享受服务为目的的去到运动场馆去学习运动的知识和技能等。休闲运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龄儿童的运动爱好和习惯,参与运动愉快感的体验,为他们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对学龄儿童开展休闲运动教育,不能强求学习和推荐运动内容,应该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及运动体验,应该教育、引导他们自己做出自己的选择。如参与高难度运动项目,学龄儿童体验不到快乐,而参与适合他们这一年龄段的项目,如小足球射门游戏,学龄儿童就体验到无比快乐,就能够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4.2 影响因素之二:学业压力重,没有时间

根据广州市各级小学的教学日程安排,学龄儿童休闲时间应该是较多的。现实情况是有77.63%的学龄儿童认为“学业压力重,没有时间”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排在影响因素的第一位(见表4)。从学龄儿童每周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次数和时间来看,他们每周参与次数1~2次为多数,5次以上的较少,每次参与的时间大多在40min以下。这也表明,学业压力重(课余时间做作业等)是影响学龄儿童没有时间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主要因素。尤其在高年级的学龄儿童面临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选择学校的压力也很大[12]。在学校、家长的期望下及小社会的影响下,多数学龄儿童有上好学校的强烈意识和愿望,为此付出的行为就是忙于做大量作业、做各种复习题、上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和参与各种考试和比赛。使得当今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越来越少,他们的体质健康也越来越差。多年来,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也说明了他们的体质健康并不乐观[13]。

4.3 影响因素之三:家长态度与行为

是否允许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学龄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密切关系。“家长态度与行为”选项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70.41%,是影响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第二大因素(见表4)。对学龄儿童家长进行访谈时,感知到少数家长明确地表明他们自己的教育观,是想把学龄儿童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在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家长多以高学历为主。而实际上多数家长想着让学龄儿童成为出色的天才,逼他们学这学那,不考虑他们的心理感受:情愿还是不情愿,没有自由选择,没有自己的决策,更没有想到如何使学龄儿童每天健康快乐幸福的学习生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往往事以愿为,结果是没有培养成天才,反而使学龄儿童失去孩童应该有的天真活泼,失去许多快乐的时光,严重的还造成他们性格上的缺陷。另外,家长自身参与休闲运动的爱好与习惯对学龄儿童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一般家长喜好参与休闲运动,这个家庭也会影响学龄儿童喜欢参与运动;而学龄儿童的家长如不爱好参与运动,只喜欢打麻将、看电视和玩微信,那么这个家庭的学龄儿童也会终日懒散,不好运动,喜欢上网玩游戏、看电视,不知如何度过休闲时间。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多是家长的喜好与行为对学龄儿童造成示范的效应。

4.4 影响因素之四:运动场馆设施

运动场馆设施是满足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需求最好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运动场馆设施多少会影响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进而影响他们运动后的快乐体验和将来积极性的参与程度。在“运动场馆设施”选项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61.54%,是影响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第三大因素。对学龄儿童进行访谈时,了解到他们认为如果学校、附近社区、公园有运动场馆开放,他们就愿意参与自己喜好的休闲运动项目,如游泳、羽毛球等项目。学龄儿童更希望是学校要建设运动场馆,在放学后、夜间、周末和节假日供开放使用。自从教育部下达发展中小学校园足球的有关文件以来,不少中小学学校开始重视足球运动发展,采取各种措施,其氛围影响着学龄儿童开始喜欢上足球[14]。学龄儿童认为可以把学校大足球场地,分割成更多小足球场,可以多建设5人制的小型场地,从而满足他们有更多的人喜欢参与足球项目。运动场馆设施的建设,不仅要着眼于满足现状的需求,更要顾及未来的需求。

4.5 影响因素之五:知识和技能

各级小学在体育课程、体育教程内容与课外体育活动方法都还不足以充分建立学龄儿童正确休闲运动价值观念、养成爱好运动的兴趣和习惯,以及习得休闲运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根据访谈结果,多数学龄儿童有休闲运动教育方面的需求,需要专业人员提供场地设施使用的相关知识、运动方法及运动规划指导,并希望学校在课余时间加入休闲运动教育的辅导(占被调查人数35.93%)(见表4)。访谈的结果也表明,喜欢好动的学龄儿童,由于运动的知识、技能的欠缺,他们在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中可能就会望而却步,浅尝辄止,从而不再继续参与其中。因而,对学龄儿童实施休闲运动教育迫在眉睫。通过广泛开展休闲运动教育,让他们拥有充分的休闲运动教育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有能力规划丰富的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同时提供给学龄儿童的专业指导资源,使他们能够享受多样化的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如学龄儿童喜爱的登山项目,虽然貌似简单,但实际上它对学龄儿童在登山的装备、自我保护、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准备、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比较高,对学龄儿童进行传授教育这方面技能的过程中,就应当侧重教育传授一些有针对性的知识、技能。

4.6 影响因素之六:经济条件

运动消费是在休闲时间内,个体参与休闲运动、观赏体育比赛以及购买服务产品和实物产品的直接消费以及其它的间接消费行为。在调查影响的因素中,有30.65%的学龄儿童认为“经济条件”是制约他们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因素之一(见表4)。经济条件影响着个体的运动消费能力,但要防止学龄儿童有消费主义异化倾向的现象,如学龄儿童认为买高级运动鞋帽,进高档健身馆就是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标志。要正确引导学龄儿童进行合理休闲运动消费,不能倡导他们休闲运动高消费主义。

表4 影响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因素的情况

5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发展策略

对学龄儿童实施休闲运动教育是一项长期发展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合力,互相协同,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要有清晰的认知,要明确应该承担哪些责任。“三方”要保障学龄儿童拥有的休闲时间里得到充分休息和娱乐,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为他们身心健康尽到责任和力量。大众传媒的宣传和运动场地的建设也是实施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重要保障条件。

5.1 学校是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主要场所

学校领导、教师和体育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从学龄儿童全面发展的角度认知休闲运动教育的重要性,将开展休闲运动教育提到日程上来。学校应将休闲运动教育的理念写入各级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改进相关教材、教法,以发挥体育课程的教学功能,培养学龄儿童对休闲运动教育的认知、情意和技能。学校要大力培养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指导员考核和登记制度。积极引导专家、学者对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借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积极进行本土化的、多角度的研究和探讨,及时总结、推广,以完善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理论和指导实践。

5.2 家庭是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基本场所

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有能力和义务承担起对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责任。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参与运动的意愿,坚持锻炼,给学龄儿童以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同时要提高休闲运动教育的自身素养,必须积极、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龄儿童引导和指导他们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对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意识培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休闲运动价值观。父母应高度关注学龄儿童在休闲运动教育的内容方面做出的自主选择,当他们选择一些有意义休闲运动时,家长应该支持并表扬和鼓励他们,给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和注意细节,以防止出现损伤或意外事故。父母还应创造良好家庭休闲运动教育的氛围,与学龄儿童一起观看体育比赛,讨论一些有趣的休闲运动项目,一起参与锻炼,并及时发现学龄儿童运动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而不能强迫他们参与父母主张的某些休闲运动项目。

5.3 社区是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重要场所

加强社区休闲运动教育的建设,配置具备休闲运动教育相应知识和技能的社区指导员和志愿者,对社区居民和学龄儿童进行休闲运动教育,促进他们休闲运动教育意识的提高。地方政府要给予政策的优惠和财政部门的支持,通过在社区搞“讲座”、“体育比赛”、张贴“休闲运动教育海报”和发放“休闲运动教育的小册子”等多渠道宣传对学龄儿童开展休闲运动教育的重要性,倡导休闲运动教育活动的文化氛围。引导社会组织部门积极参与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培训,使企业单位与社区在开展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互利互惠,做到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4 大众传媒是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有效载体

在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时代,互联网、电视、微信与微博、广播和报纸等大众传媒因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受众面大,时效性强,对学龄儿童的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意识、休闲运动教育的价值观和改变他们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大众传媒要履行自己神圣的职责,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坚持把宣传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地提供各种健身、有益和娱乐休闲运动教育的内容,让学龄儿童真正体验到运动快乐感,建立他们正确的休闲运动价值观念。

5.5 增建并改善运动场馆设施是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物质保障

各种各类的运动场馆设施,应在建设前进行需求评估与调查研究,使各个地方运动场馆设施的设计符合当地社区居民的需求。还可以适当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场地实施,以满足学龄儿童好奇心、冒险好动的需求。教育部门及学校要采取维修经费与实质奖罚配套措施,落实学校运动场所的开放政策。加速建设儿童健身中心,包括社区儿童健身中心、社区儿童健身俱乐部、儿童体育公园和社区儿童体能训练场,结合地方的文化资源、生活资源和旅游资源,提供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需求的场所,促进学龄儿童休闲运动产业及经营管理的发展。

6结论

6.1目前对学龄儿童休闲运动的教育并不乐观。学龄儿童学业负担重,学习及参与各种特长班等几乎占满他们的休闲时间,致使他们的休闲生活满意度偏低。多数学龄儿童占有的休闲时间不合理,看电视、玩游戏是他们主要的休闲活动方式,休闲运动并没有在休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他们参与休闲运动的时间频率及持续时间较少。

6.2学龄儿童对休闲运动教育的认知情况有较大的偏差;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动机在于增进健康、享受运动快乐和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形式是与同学、朋友一起参与休闲运动教育是排在第一位,自己参与的是排在第二位,与父母参与的是排在第三位,排在第四的是与他人一起参与;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场所是在学校、居住的小区、健身场所和公园等;男童偏向强度稍大和有竞争性较强的休闲运动项目;女童偏向于健身和娱乐强度较小的休闲运动项目。

6.3影响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因素是:认知因素、学业压力因素、家长因素、场馆设施因素、知识和技能因素及经济条件因素等,此外,社区组织对休闲运动教育的态度、校园课余文化生活的氛围等因素也会影响学龄儿童参与休闲运动教育的活动。

6.4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发展策略是:培育完善以“学校-家庭-社区”为主阵地的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模式;利用多种渠道加强休闲运动教育的宣传,政府给予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引导社会机构积极参与休闲运动教育;加强休闲运动教育的社区指导员和志愿者的培养,建设高素质休闲运动教育的人才队伍;注重休闲运动教育科学、系统的研究,丰富和完善学龄儿童休闲运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孙林叶,董美珍.国外休闲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10):3-5

[2] 裘指挥,宋晓云.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理论分析与策略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3(8):14-17

[3] 王婧.小学闲暇教育初探[J].开放教育研究,2003,41(1):54-56

[4] 王必琪.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5] 栗燕梅.论休闲体育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6):78-80

[6] 石振国,田雨普.休闲体育教育理论基础的反思与建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80-83,87

[7] 王必琪,吕晓昌.城市中小学生休闲运动教育的价值与路径选择[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5):1-5

[8] John H.Kerr, Hakuei Fujiyama and Jessica Campano.Emotion and Stress in Serious and Hedonistic Leisure Sport Activities[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02,34(3):272-289

[9] 〗Monika Stodolska.The Role of Recreational Sport in the Adapatation of First Generation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4,36(31):379-413

[10] Robert Madrigal.Investigationg an Evolving Leisure Experienc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pectator Affect During a Live Sporting Event[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3,35(1):23-48

[11] 王小波.儿童休闲:被遗忘的角落[J].青年研究,2004(10):35-41

[12] 胡春莉.中小学生闲暇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5,50(4):21-23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EB/OL],http://www.moe.gov.cn,2010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EB/OL],http://www.moe.gov.cn,2015

Study on School Children’s Leisure Sports Education,Influence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LU Xiao-chang1,LI Wei-dong1,WANG Bi-qi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2.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Jinan 250102,China)

Abstract: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interview and other methods on thorough review of the leisure sports education literature,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chool children leisure sports education,and propose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Conclusions are given as references to relevant administrations to make decision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School Children;Leisure Sports Education Situation;Influence factors

作者简介:吕晓昌(1968-),男,山东聊城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5-11-11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2015)06-0005-06

猜你喜欢

学龄儿童发展策略影响因素
孩子挑食、偏食,家长该怎么做
爱尔兰政府发布学龄儿童托管教育计划
奉化市2012—2014年学龄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