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平年代的英雄

2016-01-29徐艺嘉

神剑 2015年4期
关键词:营盘军旅军人

徐艺嘉

当下最火爆的军旅长篇小说当属陶纯的新作《一座营盘》。军队的年轻人“跳脚推荐”,大呼过瘾,年长者则因似曾相识的情节而感情真意切,称作家承续秉笔直书之丈人风骨。作品一出,相继被《长篇小说选刊》和《当代长篇小说选刊》刊载,批评家在解读小说意蕴与文本之后给予了高度赞赏。已十余年远离小说写作的陶纯自己坦言,写书之初只为完成一个任务,然而写作过程调动了他三十五载的全部军旅记忆,重新激活了冰封已久的创作热度,因此才得以立体复刻出被称为“所有营盘缩影”的“这一个”营盘。

一部主旋律小说能够让作家打通自我,且赢得主流文学圈和大众层面的读者,必有其独到之处。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之外,《一座营盘》揭开了军营生活别有洞天的一面:即承平年代的英雄是怎样“存在”着的。

当然这种“存在”是朴素的。作品通过布小朋和孟广俊两人跨越数十年的人生遭际与命运走向,展示了营盘内部平静生活之下的暗流涌动,正义与邪恶、克己与欲望、清廉与腐败,如同物质不灭定律般,在这里循环往复上演。布、孟二人友情深厚却又性格迥异,布小鹏耿直正气、木讷踏实,孟广俊投机钻营、圆滑世故。随着他们的职务愈发攀高,拥有的欲望也越来越多。最终,孟广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个性让他飞黄腾达,调往北京又被授予中将军衔,却在军队改革之时率先落马,面临牢狱之灾。布小朋艰难经营自我,虽坎坷不断,却也最终成长为A基地司令员。

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是隐匿的。作为主人公的布小朋,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出称得上气吞山河的壮举。生长在承平年代,他没有机遇像战争英雄那般力挽狂澜,推进战争进程或改变民族走向,也不似行侠仗义一身豪气的孤胆英雄,被立作神话之样板,后世之传说。他只是普通人,用实在的行动默默支撑着一个军人应有的尊严和品格。

那么何以称其为英雄呢?这要看我们如何理解当代的英雄,以及当下的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英雄。

如同所有概念一样,英雄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嬗变和游移。文学史上的英雄脉络向来清晰,也被反复归纳和提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淬火而生的英雄,身上必然带有硝烟熏浸过后向死而生的气概:和平年代西方思潮的涌入得以让人性被重视和挖掘,于是梁三喜的“欠账英雄”形象曾刷新了新一代英雄面孔;之后商海大潮下,人们怀念曾经有过的道义,于是血性十足却也个性张扬的李云龙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时间推移到新世纪,人与人之间愈发注重平等,日常生活的审美经验被推崇到艺术的层面,因此许三多这样的英雄形象才能够走入大众视野。在这之后,英雄的最新面貌究竟是什么?好像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这也许是出于文学的归纳并不能及时于发展现状相匹配,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但我认为,这更是缘于作家在持续探索英雄形象时的思维受阻。

在这一点上,《一座营盘》的英雄探索是有所突破的,它在有限的英雄观品类中继续向前探了一步。盘点当下的军旅文学作品,会发现军旅作家们其实从未放弃对英雄人物的搜寻。他们或向历史寻求帮助,在已逝的战役中挖掘英雄形象的残骸;或是放眼未来,以超前的思维和立足军人身份的忧患意识想象带领人类开辟出新的生存沃土的英雄;再或是解构英雄,让军人形象被现实的压力、无奈和琐屑所捆绑和压榨,但背后的无力和痛苦不正恰恰印证着作家对于正向的英雄品质的渴求、呼唤么?

以上的几种英雄模式的书写并不妨碍作家们创造出优秀的军旅文学作品,但当英雄类型趋于固化之时,总需要有人做出先决性的探索。陶纯做到了。他书写现实,又不回避矛盾,让一个人物稳居于现实,又稳健地迈进,这个人物就是布小朋。作家并未对主人公贴以英雄标签,虽对主人公性格塑造有过于圆满之嫌,但在布小朋行进到接近尾声的人生旅途时,映照过去,读者能够看到逐渐清晰的英雄轮廓从故事之中跳脱和凸显出来。不是作家告诉我们英雄应该怎样,而是他笔下的人物可以反哺出新时代英雄的新概念:他未必是先知,也未必成名,更未必被簇拥和认同,但他身上仍保有英雄的不变品格,那就是对时代稀缺的优秀品质的坚守。

布小朋的岗位注定参与不到军队的重大决策当中,但他的焦虑也恰恰体现了军人的危机意识。军人不光要钻研如何打仗,也要关注如何把军费用在刀刃上以提高军事设备,跟上国际军事变革的步伐,为可能的战争做好后勤准备。这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又是高瞻远瞩的现实。布小朋对抗的,并不是一个贪官的集体,他对抗的是和平年代军人战争观念的懈怠和意识的退化、迟滞。真正的敌人只是少数,不含恶意的集体消极才是真的可怕。从这个向度上看,谁又能说一名后勤岗位上的普通军人干部,就不是高处着眼、高瞻远瞩呢?

由于小说在军营腐败事件上的多处披露描写,也有人把《一座营盘》看作反腐小说。其实并不尽然。这部作品的出世,与改革惩腐的大环境必然脱不开关系,作家对军营生活的熟稔也让他在驾驭具体事件和细节时游刃有余。客观环境的确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宽松的土壤,但其内核和突破之处还在于作家思维的超前和突破性的写作。在众声喧哗、文学泡沫涌动的年代,没有出众的,立足大局的新颖文学观念,作品很难争得一席之位,甚至是很难发出声音。

这部作品的亮点其实并不在于文学性的探索,一些对立的人物塑造和结构也存在流于表面等问题,但它的可贵之处同样不容忽视,小说提供了承平年代军人存在的一种样板。他们也许是沉寂的,沉潜的,只是用行动在为未来的战争做一点有限的准备。也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我们看到寂静无声的布小朋艰难跋涉了几十年后,身上散发出的一种质朴的光华。

猜你喜欢

营盘军旅军人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一位军旅书法家的慈善情怀
本期主题:军旅
无穷尽的一天
节假日时的中国军人
SKAP秋冬军酷系列新品上市
此时
军人画军机(六)
不需要太多的门
印度军人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