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婚女性:到底跟谁姓?
2016-01-28津田
津田
日本高等法院在1898年出台了一项法令,要求已婚夫妇必须使用同一姓氏。这项法令被批评者认为有性别歧视嫌疑。同时,日本高院还出台了另一项法令:妇女在离婚后六个月内不许再婚。
最近,由三位单身女性和一对夫妇发起对这两项法令的诉讼,他们认为这两项法令有损个人尊严和婚姻自由。而日本最高法院大法庭2015年12月16日针对该国《民法》规定的夫妇必须使用同一姓氏做出裁决,判定该规定符合《宪法》。
连系家人VS两性平等
所谓的“夫妇同姓规定”是日本明治时代延续至今的家庭制度基本规定。有趣的是,此次裁决的法官团中,有3名女性法官均表示违宪,但该意见并不占多数。关于是否顺应国际潮流采用“可选择夫妇别姓制度”,最高法院认为“理应在国会上讨论”,把问题抛给了国会。
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从重视传统家庭制度的立场出发,对于可根据意愿在婚后保留各自姓氏的“可选择夫妇别姓制度”态度谨慎,不少意见担心相关讨论不进反退。
千叶县丽泽大学宪法教授八木秀次表示,姓氏相同会让一家人紧密地连系起来,“我想,我们目前正面临着极端个人主义的扩散,”八木说,“姓氏相同的家庭有一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如果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姓各不相同,那到底是谁家?”
八木秀次表示,支持修订法律、允许使用不同姓氏的人,归根结底是想彻底废除户籍制度。“户籍证件会把夫妻双方和孩子当做一个单位……这个整体保护着孩子的幸福,”八木秀次说,“它还把家人连系在一起,让夫妻双方更不容易分居或离婚。”
已和安倍晋三相识约20年的八木秀次被认为是安倍核心保守政策的策划者。他说,安倍晋三强烈反对将已婚夫妇使用不同姓氏的做法合法化。“反对使用不同姓氏已经成了安倍的一种标志,他说自己无法和支持这么做的人意见一致,”八木秀次说,“他会谈论女性赋权,但那和这个问题截然不同。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也有日本媒体表示,日本最高法院大法庭15名法官中只有3名女性。这三名女法官提出,在女性活跃于社会舞台的当今社会,女性在婚后改随夫姓不仅不便,还会带来不利。她们举例说,比如婚前积累的营业成绩会得不到肯定、论文的连续性将不被承认等。她们同时批评道:“个人认证的障碍和自我丧失感等负担几乎都由妻子一方承担。这不能说是立足于个人尊严和两性平等的制度。”
日本上智大学政治学教授三浦麻里指出:“如果考虑法官男女平衡因素,此次也许会产生不同结果。”立命馆大学家庭法教授二宫周平表示:“应该是显露出了思考夫妻姓氏应该如何为好之人、明白更改姓氏辛酸之人以及并非如此之人的差异。”
日本政府实施的舆论调查显示,年龄越大,反对“可选择别姓”者越多,而此次15名法官年龄都在60岁至69岁之间。
放弃结婚 保留各自姓氏
事实上,明治维新前,姓还是日本贵族的权利,平民百姓连姓都没有。后来政府为了编制户籍征税,想出一个办法,就以平民所在区域地名、田名、住所等作为姓氏用以区分民众。例如田中、三井等等。制定户籍法之后,每户才固定了姓,不得任意更改;分家时仍用原姓,并以子从父姓,妻随夫姓,世代相传为原则。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日本女性可以不随丈夫的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法律也规定女子结婚可以不随夫姓,但实际上,仍然是妻随夫姓者为多,代代相传的传统想更改也是不太容易的事情。
日本上议院议员福岛瑞穗和她的伴侣海渡雄一在一起已经大约40年了。然而,他们不会庆祝什么纪念日,因为他们从未正式结婚。几十年前,两人共同决定放弃结婚。原因很简单:他们想保留各自的姓氏。
福岛瑞穗和海渡雄一表示,他们的选择最终证明是最好的。起初,福岛瑞穗做好了自己极有可能在婚后不得不更改姓氏的准备。但等到她18岁左右时。她越想就越反对这种做法。“我是福岛瑞穗,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必须要被吞并和融入(另一个家庭),”福岛瑞穗说。“因此,我们决定选择一种让我们两人都能保留自己姓氏的生活方式。”
其实,放弃结婚的决定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是一对关系稳定的伴侣,都开始了自己的律师职业生涯。福岛瑞穗最终成为了一名参议员,并曾担任社会民主党党魁长达十年。与此同时,海渡雄一也成为了日本的著名律师之一。
海渡雄一表示,他理解福岛瑞穗的想法,因为他也想保留自己的姓。“让女方用夫家的姓有违男女平等,”他说。然而,在福岛瑞穗30岁怀孕时,事情发生了变化。尽管是计划内的怀孕,但福岛瑞穗左右为难,因为如果没有结婚证,她的孩子就是非婚生子女。
很多为保留自己的姓氏而选择不结婚的夫妇,都会在所在地的区公所正式登记结婚,并在收到结婚证后申请离婚。尽管为领取必不可少的证书,福岛瑞穗也去了趟当地区公所,但两人最终还是决定不登记结婚。“不领结婚证生孩子是我一生中做的最艰难的决定之一,”福岛瑞穗说,“我特别担心孩子会受歧视。”
姓氏权的争论看似简单,其实已经触及日本社会的根基
已婚女子用本姓常被误以为离婚
日本一家媒体于2015年12月6日发出的调查报告显示,日本妇女大多无法接受婚后改随夫姓的条例。在收到的1744个答卷中,有七成来自女性读者,其中1259人认为“考虑姓氏问题时,夫妻间必须相互尊重”;她们还表示,保留本身姓氏具有饮水思源和维护自我的意义。
有712人认为婚后若要更改姓氏,会对工作和社交产生不便。一名20来岁的未婚女子就提出:“结婚入了户籍,就必须更改名字,接着还得向公司呈报。若从职业妇女角度而言,保持自己的姓名存在便利。再说,一直使用自己的姓氏,将来若是离婚也无需对外宣布。”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已有女性以不注册婚姻来抵制这个条例。一名69岁日本妇女申诉:“我在1973年23岁那年结婚,当我告诉大家希望保留自己的姓氏时,大家都极力阻止,就连我的未婚夫也反对我这么做。他要求我放弃,说自己是家里的长男,若妻子是别姓,难以向乡亲父老交待。在日常生活中,我坚持用自己的姓氏,但也常常遇到尴尬的时候,比如发明信片时,就常被外界以为我已离婚。”
比起日本女性,日本男性对夫妇同姓没有太多反对意见。尤其是50岁以上的日本男性,他们更认为:“这是日本的传统,只有维持同姓才能确保家庭凝聚力。若夫妇同姓制度被推翻,就难以保证在100年后日本家庭制度不会发生巨变。”
事实上,姓氏权利的争论,根本上还是日本社会在面临转型时,如何对待女性的角色定位。与其说此事事关日本社会基础单位——家庭的存续,倒不如说在未来的社会分工中,日本政府和社会究竟要赋予女性什么样的角色。而对于一直鼓吹“女性经济学”的安倍首相来说,姓氏权的争论看似简单,其实已经触及日本社会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