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2016-01-28马建虎
马建虎
摘 要:兴趣是人们探寻事物本质和追求真理最好的老师,初中化学是化学体系中的启蒙课程。如何将兴趣与初中化学教学相结合,这是多年来众多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根据教学经验分别从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两方面阐述了初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实验;兴趣
一、课内教学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动手操作水平。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来说,化学的概念还很模糊,所以,教育者首先应从课内教学角度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下面具体展开论述。
1.重视实验教学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做化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好的实验技能,扎实掌握实验要领。而教育者对化学实验的选择应满足安全、直观、突出重点等条件。在实验课上,教育者应当教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观察方法。(1)学生必须了解实验目的,即看什么,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2)教育者应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深刻体会实验并积极思考。如,在铁钉生锈的实验中,给出了三种情况:在1号烧杯中倒入少许蒸馏水,将铁钉放入烧杯中,要求蒸馏水不没过铁钉;在2号烧杯中倒入植物油,且要求植物油没过铁钉;在3号烧杯中只放入铁钉。最后实验证明只有1号烧杯中的铁钉生锈了。通过对比和分析,最终我们确定,在水和空气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铁钉最容易生锈。于是,学生的化学思维得到锻炼,分析问题更加全面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改进并创新教育方法
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首先,对于初次接触化学的学生,教育者应注重启发他们,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例如,在教导学生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时,教育者不能够只教学生如何配平,还应告诉学生配平的原因。学生应先了解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的概念,然后学习化学方程式中系数的含义,最后学习配平方法。适当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教育者应因材施教。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对于化学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不同,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有差异。难免有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教育者应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成绩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教育者应在夯实基础的程度上进行拔高;对于集体出现的问题,教育者应加以重视,共同辅导。此外,教育者应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切不可将问题越积越多。
二、课外教学
上面,我已经简要叙述了如何在课内培养学生的兴趣,然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除了课内教学,教育者还应在课外,在生活中,在实践上培养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
1.开展课外活动
化学是一门紧密联系人类生活的学科,举办开展与化学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将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关注度。学生也十分喜爱这类课外活动。在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中,学生将会切身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优势,从而激发深入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学生能够再一次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将书本知识融于生活,这是教育者教学的基本目的。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在课外活动中获得其他情感,例如荣誉感、成就感、自豪感等,这对于化学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事实证明,这些课外活动会使得教学事半功倍,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2.课外活动类型
与化学有关的课外活动种类很多,例如办板报、开设专栏等。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化学知识,更应利用化学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我曾举办过一次讲座,主要内容为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同时人类持续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系统导致全球环境恶化。学生都对如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于之后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另外,举办化学竞赛也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在竞赛前,学生会认真准备。在比赛中,学生会竭尽全力以求得更好的名次。赛后,学生也会就此次比赛进行讨论。这十分利于营造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关注度。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工厂参观,深入基层,切身体会社会与化学的关联,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总而言之,教育者应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开展课外活动稳定学生兴趣,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应该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化学,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化学。教育者应耐心、细心并富有责任心地培养初中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化为志趣,争取让学生真正爱上化学。
参考文献:
[1]曾国平.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7).
[2]张贤清.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中学,2014(09).
[3]任春霞.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新校园:中旬刊,2014(11).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