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2016-01-28龚南庆
龚南庆
摘 要: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毫无激情,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认真思考的兴趣,以至于学生对语文学科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要改变语文的教学方式首先应该做好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工作,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够将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从而也能为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意义
做好师生课堂互动的工作有利于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改善传统师生关系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运用,也能够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互动环节本身就能够调节课堂氛围,更多地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在构建了师生平等关系的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摒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打开自主思考的大门。
一、师生互动的内涵
狭义上讲,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其实它还包含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人与教材的互动以及自我的互动,其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上学生之间进行的讨论,人与教材的互动是指学生与教师在利用教科书的基础上学会灵活地运用教材,既不能一味地跟随教科书的思路,又不能舍本求末地开展教学活动,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被这个时代所淘汰,这种方式表现出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使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永远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的思维能力被淡化,也产生不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教学质量也没有办法提高,最终的结果就是出现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这种教育方式长期危害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能力的锻炼。师生互动就是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更多地兼顾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这样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提出意见的机会,把课堂交给学生来展现自己、锻炼自己。
二、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初中的教育教学阶段开设了很多新的科目,这样也就分散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精力和时间,如果不能处理好语文的教学工作则很容易削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就更加不利于学生对以后的语文科目的学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能够提升课堂的氛围,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思考的环境,而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消除了一些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陌生感,这种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情感,师生互动本身也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不再是机械地记忆,而是將感情投入到了里面,所以,他们会更加热爱语文。
三、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这种教学方式无疑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解决所面对的语文问题,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也逐渐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这种重要的人际交往的手段对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本身就是一种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能力,组织和表达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学生自己内心的想法能够清晰流利地表达出来,能够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
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愉悦的课堂氛围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发散的程度,课堂互动的本身就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催生出很多独特的想法和建议,当教师给予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的时候,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了鼓励,只要教师进一步地鼓励他们,他们很容易体会到成就感,这种不断鼓励的过程能够彻底的激发学生表现自己的欲望,最终产生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他们在学习语文或者其他学科时遇到困难后,不再只是盲目地从教科书中寻找现有的答案,而是会通过自己的思考不断地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不仅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增强了他们直面困难的勇气,并且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初中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精力,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而且这种互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还可以延续到课外的生活中,这样对促进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以及知识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初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也是在不断地挖掘,而且互动的方式也需要不断地改进,这样长期坚持和改进,使这种教学方式会更加地成熟,也就更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会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和标准,把学生培养成知识丰富、感情丰富、能力强大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伟.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师生对话和互动的关系[J].考试周刊,2013(03).
[2]孙永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究[J].考试周刊,2014(27).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