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及方法

2016-01-28黄红武李蕾冯璨

大科技 2016年25期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业

黄红武李蕾冯璨

(1.湖南省醴陵市气象局 湖南株洲 412200 2.株洲市气象局 湖南株洲 412000)

浅析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及方法

黄红武1李蕾1冯璨2

(1.湖南省醴陵市气象局 湖南株洲 412200 2.株洲市气象局 湖南株洲 412000)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都及其重视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加强了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三农政策的提出,使得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也日益富足,为了更好的发展农业生产,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威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的系统出发,提出了加强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研究的措施,旨在使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发挥作用,减少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真正的为农民服务。

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

1 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概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确保农业的发展,最大程度上降低气象灾害对于农业造成的损失,我国早在多年前就开始研究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并成功的建立了预报系统。目前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具有多种不同的集成模式并且应用了很多不同的先进的技术,最大程度上确保了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的准确与稳定,使得其能够在第一时间提供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从而便于政府及时根据气象的变化指导区域农业的发展,降低气象灾害到来时的损失。

在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中,能够根据气象的变化来对于气象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能够提供具体的信息,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准确的指导,目前一些新技术不断的出现,并开始被逐步的应用在了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较典型的是计算机技术与GIS技术,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大大的提高了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的作用。

2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方法及应用

2.1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有效预报,我国相关部门建立了专门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小组,组织大量的气象学专家组建了专业的气象观察站,实时的观察了解气象的变化,从而获得第一手的气象信息,在获得信息以后再由专家人员来建立相应的气象变化模型,结合气象实际情况的模拟来得到相应的气象走向,从而得到具体的气象变化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涉及了很多的内容,不仅仅是气象的观察与分析还包括了数学的模型建立,预报方法的结合与长中短期预报的结合等,涉及了多个方向多门学科,因此农业气象灾害预报一直以来都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而正是多种学科多项技术的综合作用才能够确保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的稳定与准确。对于一些突发性的气象灾害主要还是要依靠区域内的农业气象灾害系统来预测,目前我国地方上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还是一片空白,这严重的限制了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的发展,而这也是未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

2.2 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的应用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各个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上海市,其早在2001年便研发了区域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根据上海地区的气象变化来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从而及时指导农业的发展。福建省尽管研发时间相对于上海市而言要晚一些,但是其也在2005年便成功建立了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并且在研发的过程中充分应用了GIS等技术,优化了系统的整体功能,使得气象预报系统的功能更为全面优化。杭州市也不例外,在2008年便建立了自身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杭州市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是根据杭州当地的典型农产品来进行气象灾害监控预报的,根据气象的变化来分析灾害所影响的区域以及程度,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当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气象灾害的造成的损失。此外还有安徽省、广东省等地区均应用合适的技术研发出了合适所在区域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由此可见,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对于农业发展而言是极为有必要的,因此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极为重视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在研发过程中不断更新系统功能,应用新的技术,来确保系统的稳定,最大程度上降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 优化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的方法

一直以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的研究都是一个极为热门的话题,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关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部门地方政府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也建立了相关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但是其与原先设计时的想法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相关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此分析一下优化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的方法。

3.1 重视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指标

在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过程中应当首先明确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指标,只有指标的明确才能够确保预报的准确。如果对于指标不设定明确就无法准确判断气象的变化是否会导致气象灾害的发生,因此在进行相关的研究时应当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水文环境的具体情况来明确具体的灾害指标。此外在进行指标的设立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区域作物生长阶段的影响,因为同一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其所需要的生长环境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因此一定要充分考虑相关的影响。

3.2 完善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

在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的过程中数理统计是极为重要一个环节,在预测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于区域的气象变化情况以及水文、环节变化情况等方面进行相应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从而根据具体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来进行具体的处理。在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时应当注意相关的预报因子,一般而言在选择预报因子时多会综合考虑物力概念与生物机理,综合分析以后再得到具体的结果。在进行数理统计时一定要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确保统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在进行相应的统计与分析时一定要避免经验主义,实事求是,确保统计的可靠有效。

3.3 加强基于作物模型的预报方法研究

作物生长动力模拟模型在由单点和田间尺度升至区域尺度应用时会面临环境变量的时空变异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输入取样、区域校正、完善模型、处理不完全资料等途径来减小区域化应用时的误差。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尝试,但还远远不够。在逐日天气资料空间插值的方法及适宜分辨率、种植日期的取样方法、土壤数据区域化处理方法等方面需要继续加强研究。王绍武曾指出,针对月、季尺度气温降水距平的短期气候预测的可预报性为6~12个月,准确率理论上限在80~85%之间。月气温与降水还稍低。同时认为用GCM预报的结果计算温度和降水或用GCM直接预报技巧分都不是很高。另有研究认为,陆面过程对大气异常的影响及大气内部动力学过程的可预报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可见提月季气候预测准确率还有很大难度。作为作物模型输入因子的区域气候模式逐日要素预报准确率的提高更有一个过程。在如何将天气预报或区域气候模式与作物模拟模式相结合,进行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面,可以进行多种方式尝试探讨,如以预报时段内要素预报+后期气候平均值序列调用作物模型,以天气实况值+预报时段内要素预报值+后期气候平均值序列调用作物模型等动态预报和逐步订正等方法。其最终目的是尽最大可能地减小因天气预报而产生的误差。受学科发展的限制,基于作物模型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还存在一定难度。但是,这是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应当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研究。

3.4 实现学科与技术的综合使用

在进行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的过程中因为考虑到不同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来实现互补,最大程度上确保预测的准确有效。在进行相应的预测时可以将数学的模型建立,预报方法的结合与长中短期预报的结合等方法综合应用,这样一来就能够全面进行气象走向的预测,从而及时发现气象灾害的来临。

4 结束语

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是关于某种农业气象灾害能否发生、发生的时间及其危害程度的农业气象预报。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洪涝、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及病虫害等,它们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的研究,对于预报气象灾害的发生、减少其发生的危害对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

[1]王石立.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研究概述[J].应用气象学报,2003,14(5):574~582.

[2]王鹏飞,于秀捷.霜期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经济效益的两分类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0,16(1):21~22.

[3]丁美萍.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研究概述[J].中国农业信息,2013(23):208.

[4]赵晓华.浅谈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4(37):378.

[5]欧阳帮基.浅析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159~160.

S421

A

1004-7344(2016)25-0211-02

2016-6-30

黄红武(1965-),男,主要从事测报、预报并兼农业气象观测工作。

猜你喜欢

气象灾害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气象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