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非切口疼痛的临床观察
2016-01-28贾二菊
贾二菊
(叶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河南 叶县 467200)
地佐辛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非切口疼痛的临床观察
贾二菊
(叶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河南 叶县 467200)
[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腹腔镜胆囊术后对肩背部酸痛和膈下、腹部胀痛等非切口疼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即罗哌卡因组及地佐辛组,分别给予镇痛处理:硬膜外持续输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地佐辛。观察术后切口疼痛和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及疼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罗哌卡因组和地佐辛组的切口疼痛均明显减轻。与罗哌卡因组相比,地佐辛组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和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分均减少。结论腹腔镜胆囊术后镇痛措施中地佐辛静脉给药能缓解腹壁切口疼痛,同时对肩背部酸痛、膈下、腹部胀痛等非切口疼痛也有明显效果,临床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非切口疼痛;地佐辛
腹腔镜胆囊手术具有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创伤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低等特点。由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需要特殊的手术条件即必须在二氧化碳(CO2)气腹状态下实施,并需将患者置于特殊体位[1],导致对患者生理状态的影响、腹腔脏器的干扰和腹壁的牵张,术后患者肩背部酸痛和膈下、腹部胀痛发生率显著提高,这类非切口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超过了切口疼痛,有文献称之为“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2]。地佐辛是一种新合成的阿片K受体部分激动剂,对中等程度的疼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该实验目的在于观察比较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给药和地佐辛静脉输注给药对腹腔镜胆囊术后切口和非切口的镇痛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取叶县人民医院80例腹腔镜胆囊择期手术(LC)的病例,年龄38~62岁,女性38例,男性42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排除过度消瘦和肥胖病例,排除椎管内麻醉禁忌者,无严重并发症,且患者知情同意。排除麻醉效果不完善者。患者行常规术前检查,术前晚均充分休息,排除紧张情绪,入手术室前30 min肌内注射地西冸5mg,阿托品0.5 mg。
1.2分组与处理将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40例,2组均在右侧卧位下选择胸8~9行硬膜外穿刺并置入硬膜外导管,硬膜外给予实验量0.75%盐酸罗哌卡因3 mL试平面后注入阻滞量0.75%盐酸罗哌卡因8~12 mL,测试麻醉平面达胸4水平。注入CO2气腹前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和氟哌利多2.5 mg。注入气体的速度为4~6 L·min-1,压力为14 mmHg,手术结束前充分排空腹腔CO2气体。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A组术毕硬膜外接镇痛泵,配方为芬太尼0.3 mg,0.75%盐酸罗哌卡因225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持续流量2.0 mL·h-1,自控剂量2.0 mL,锁定时间15 min;B组手术前15 min静脉缓慢注射地佐辛5 mg,术毕浅静脉接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20 mg加入生理盐水至100 mL,持续流量2.0 mL·h-1,自控剂量2.0 mL,锁定时间15 min。
1.3观察与监测项目术中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气道压力、呼气末CO2分压,术中必须监测PETCO2,及时调整呼吸,维持正常血气状态,监测气道压,及早发现腹内压过高者。术后随访患者切口疼痛及非切口疼痛的发生情况。给予wong-baker表情量表评分。评分以静卧时的疼痛程度为准。分别记录2组患者腹腔镜胆囊术后疼痛的类型、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是否实施自控镇痛(PCA)和要求额外应用止痛药的剂量及患者的精神状态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采用双盲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确切概率计算法),率的两两比较采用分割χ2检验。均数间三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有意义差异t检验。
2结果
2.1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2组患者常规术前检查,心肺功能、CO2注入速度、气腹时间、特殊体位角度、术中腹腔压力设置无显著差异,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均为I-Ⅱ级,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无特殊不适,术中wong-baker表情量表评分均为0~1分。
2.22组患者术后情况2组患者手术当晚的切口痛发生率和wong-baker表情量表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但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当晚和第2天出现切口疼痛达高峰,手术后第3天基本消失。非切口疼痛肩背部痛和膈下或腹部胀痛一般于手术第2天早晨出现,并且持续时间可达1周之久。
B组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和wong-baker表情量表评分较A组减少(P<0.05),术后第2天撤除镇痛泵后2组间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基本一致,总发生率达55%,手术后第3天仍达42.5%。见表1和表2。
表1 2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的发生情况和wong-baker表情量表评分
注:与A组比较,1)P<0.05。
表2 2组患者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发生情况和wong-baker评分
注:与A组比较,1)P<0.05。
2.3术后患者药物使用及不良反应情况术后B组5例(12.5%)患者自行实施了自控镇痛(PCA),A组有12例(30%)患者自行实施自控镇痛(PCA)。2组患者均无要求额外使用止痛药,B组有2例(10%)手术当日嗜睡。未观察到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腹腔镜胆囊术后非切口疼痛与切口疼痛相比有持续时间长、疼痛部位多等特点,对患者机体、精神的影响超过手术切口疼痛。非切口疼痛的确切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与CO2气腹和特殊体位有关。
腹腔镜胆囊术后达34.5%~65.5%的患者出现肩背部疼痛,37.5%有膈下疼痛。该实验观察发现患者一般于术后第2天出现肩背痛及膈下、腹部胀痛,高峰为术后24~48 h,持续2~3 d;撤泵后手术第2天晚上,2组的总发生率达52.5%(42/80),手术后第3天仍然达42.5%(34/80)。另外,观察发现术后第2天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和程度都超过手术切口的疼痛,还发现术后非切口疼痛造成患者烦躁、失眠、抑郁等精神症状,这也说明了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对于腹腔镜胆囊手术切口疼痛,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给药与地佐辛静脉给药均有非常理想的效果,能明显减低其发生率和程度,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说明由于腹腔镜胆囊手术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切口小、愈合快,疼痛程度较轻,中效镇痛药地佐辛对术后切口疼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该实验观察发现,针对腹腔镜胆囊手术非切口疼痛治疗中地佐辛能明显减低其发生率和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分[3]。实施治疗过程中应在手术开始前推注首次剂量5 mg,这是因为地佐辛在起效前有一个明显的潜伏期,在切皮及气腹等伤害性刺激前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镇痛效果。
总之,腹腔镜胆囊术后镇痛措施中地佐辛静脉给药不但可以缓解切口疼痛,而且对于肩背部酸痛、膈下、腹部胀痛等非切口疼痛也有明显效果,临床剂量下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新民.麻醉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71.
[2]赵俊.疼痛治疗[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 425-1 444.
[3]吴新民.麻醉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89.
[责任编校:杨红梅]
[中图分类号]R 6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276(2015)01-0017-02
作者简介:贾二菊(1977-),女,河南省叶县人,本科,主治医师,从事临床麻醉工作。
收稿日期:201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