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近5年骨质疏松症研究新进展

2016-01-28邵玉潘志国魏秋实刘芳孙伟珊邓伟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椎体

邵玉 潘志国 魏秋实 刘芳 孙伟珊 邓伟民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州 510010

作者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8年至2013年有关骨质疏松症的文献10160篇,其中广东省995篇,占全国骨质疏松论文发表总数的9.8%。与5年前文献[1]对比,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方面进展较大,从骨质疏松的“治疗”转向“预防”,早期发现,防微杜渐,并出现一些新的治疗措施。

1 流行病学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严重的社会影响。近五年广东省发表有关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研究文献共248篇,占总数的24.9%,与5年前相比有很大进展(5年前大约4%)。由于基因背景、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不同,不同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现将广东省近5年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总结,为科学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

1.1 年龄

年龄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因素中尤为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增加[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亦显示,年龄与骨质疏松症具有相关性(P<0.05)[4]。河源地区中老年妇女跟骨骨密度测定显示,该地区40~49岁年龄段的女性开始出现骨量丢失,60~69岁年龄段的女性处于骨量快速丢失期[5]。

1.2 绝经年限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女性骨矿含量的下降速度明显增快,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迅速增加。绝经年限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6,7],为了提高基础骨密度,预防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 POP)的发生,人为推迟绝经年龄的办法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6]。

1.3 性别

有文献表明,对46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骨折再骨折的临床风险进行分析, 女性患者占 71.7%,明显高于男性[8]。广州市2304名体检老年人指骨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男性骨密度和T值高于女性(P<0.01),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P<0.01)。通过校正年龄,发现性别是骨质异常的危险因素,女性发生骨质异常的危险性是男性的1.57倍[9]。对湛江地区的162例患者比较显示,女性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10]。

1.4 体重

研究表明,骨密度与体重、体重指数呈正相关[11],体重指数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保护因素,绝经年限和平均每胎哺乳时长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了提高基础骨密度,可通过适度增加体重指数等办法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6]。

1.5 其他因素

通过研究长期从事高压变电工作人群的电磁场对骨代谢的影响,发现低频电磁场对骨质疏松有正面影响,血清N-端骨钙素(N-MID)、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检测可较好反映骨代谢情况[12]。另外,研究显示骨密度与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LP)呈负相关,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过程中,不可忽视血脂的影响及调脂治疗的重要性[11]。工作种类、散步距离及日光照射是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保护因素,平均每胎哺乳时长是POP发病的危险因素[6]。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即可出现骨质疏松,而由此导致的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骨质疏松主要与骨吸收增加有关[13]。糖尿病病史、低水平的FSH、LH及E2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14]。

2 基础研究

分子生物学及动物试验研究探讨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广东省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以及病理机制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与5年前相比有所下降(5年前大约25%)。近年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研究共约123篇,占12.4%。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

2.1 分子生物学研究

在衰老机体中,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可产生氧化应激(OS),降低骨量和骨质量,诱发骨质疏松。“以衰老和氧化应激为中心”已成为骨质疏松研究的新焦点,抗氧化剂具有防治骨质疏松潜力。骨形态发生蛋白能够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并能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为治疗骨质疏松症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5]。本研究组既往发现,通过股骨头颈标本扫描电镜发现骨质疏松组骨小梁微血管变形、狭窄、萎缩甚至断裂,骨小梁稀疏、变细、穿孔,骨小梁间隙增大,胶原纤维层明显紊乱,微骨裂和显微骨折明显增多;证实微血管在骨的生成、重建、修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6]。相对于持续高血糖,波动性高血糖促进骨吸收,抑制骨生成的作用更强;而血糖波动的水平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HbA1c水平无关。骨组织学切片显示,糖尿病可引起大鼠骨质疏松,而波动性高血糖相对于持续高血糖,能显著加重骨质疏松的程度[17]。

2.2 动物实验研究

动物实验证实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腔注射能够增加模拟失重大鼠骨密度,改善骨超微结构,减缓骨量丢失,有效防治骨质疏松[18]。药物研究发现,地塞米松对大鼠肱骨形态结构的影响发现,短期、低频率应用地塞米松不改变肱骨形态,当注射频率上升(4 次/周)时仅观察到松质骨丢失,而皮质骨无变化,高频率时松质骨、皮质骨均严重丢失,3 种频率用药均抑制肱骨生长板的生长发育[19]。另一项药物研究通过体外观察葡萄糖对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OB)分化的影响,探讨其对骨代谢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随着糖浓度升高,矿化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6 mmol/L组比较,50mmol/L组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及Runx2 mRNA表达减少,分别为73%(P<0.05)、69%(P<0.05)及70%(P<0.05),25mmol/L组的ALP、BGP及Runx2 mRNA表达下降也具有显著性(P<0.05)[20]。

2.3 中医药基础研究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研究逐年增多,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通过观察补肾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骨胶原PICP、ICTP的影响,证实补肾方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对卵巢切除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双重作用[21]。研究表明补肾健脾方对去势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明显提高BMD;显著减低Caspase-3和Caspase-9含量,同时提高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22]。对中药骨康的研究发现,通过对去卵巢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指标观察发现,去卵巢后大鼠肾组织存在氧化损伤,中药骨康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能显著提高肾组织SOD含量,轻度提高TAOC和降低MAD含量[23]。

3 诊断

目前较为公认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包括:①非暴力性骨折史:即脆性骨折,指轻微外力下的骨折史,特别是指从站高或者是小于站高的高度跌倒所发生的骨折,有过非暴力性骨折史,即可诊断骨质疏松;②基于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的骨密度: 与同性别青年人的峰值骨量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T评分:T评分=(所测BMD值-正常同性别人群峰值 BMD) /正常同性别峰值人群 BMD 的标准差(S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的骨质疏松防治指南,当T评分≥-1,认为骨量正常;-2.5

近几年骨质疏松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发展迅速,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双能X线吸收法仍是WHO推荐的检测骨密度以及诊断骨质疏松的首选方法。定量CT、高分辨率周边定量CT、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等逐渐应用于临床[24]。

临床研究发现,选择收治腰椎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199例,给予X线摄片测量侧凸Cobb角和侧方稳定性,观察腰椎曲度变化,统计骨密度检测结果,结果发现腰椎退行性脊柱侧凸中,大多侧凸角度小于10°,患者侧凸角度越大,可能是越严重的骨质疏松[25]。通过回顾分析85例因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PV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行X线和CT检查,25例术后再发疼痛的患者行MRI检查。结果认为CT应作为PVP后观察骨水泥渗漏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在诊断新发骨折方面具有优势[26]。另外,血清雌二醇(E2)、白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碱性磷酸酶(BAP)及氨基端中段骨钙素(N-BGP)的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辅助指标[27]。

4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4.1 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晚年正常生活。而手术治疗作为骨折最常用的方法,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疾病方面具有安全高效、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近5年广东省共发表文章253篇,占25.4%,与5年前相比有大幅度增加(5年前17%)。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不仅要考虑局部骨折的处理,且要把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其整体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4.1.1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28,29]。采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快速、明显缓解疼痛,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避免了因长期卧床而产生的并发症[30]。临床发现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止痛效果确切,能显著快速且持久地控制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便,可临床推广应用[31]。而且,发现单侧 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骨水泥部分弥散至对侧的情况下,可提高对侧椎体骨密度,从而降低再骨折风险[32]。另外,应用可调式脊柱复位矫形气囊外固定器配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发现气囊配合单纯椎体成形术(PVP)组伤椎高度恢复率好于单纯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PKP和PVP2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缓解疼痛,2种方法各有优势,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34]。

4.1.2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患者大部分存在骨量减少甚至骨质疏松情况,或合并多种内科情况,骨折发生后其并发症概率高,死亡率高。有研究表明,PF与防旋髓内钉(PFNA)在术后内固定物周缘骨质压迫形成的骨折或骨质塌陷方面有显著差异,PF膨胀式髓内钉更适合用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35]。采用PFNA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对于超高龄、合并不同程度内科疾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有优势[36]。通过颗粒性植骨在动力髋关节螺钉(DHS) 内固定治疗 Evans Ⅲ ~Ⅳ型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时,通过粗隆间骨缺损区颗粒性植骨,提高骨折的早期愈合强度,维持内固定的稳定性,是减少该类患者术后螺钉松动、切割移位、内同定失效、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手术操作方法简单,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探讨[37]。

4.2 西医药治疗

钙剂、维生素D仍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用药,阿伦膦酸钠、鲑鱼降钙素仍是临床常用药物,近5年广东省发表骨质疏松症西医药治疗相关文章102篇,占10.3%,与5年前发表文章总数大致相当。出现新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唑来膦酸钠(密固达):2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静滴1次密固达,1年后观察其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方面的影响显示,密固达能有效地降低骨吸收,提高骨密度,可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38]。通过临床实验分析,与伊班膦酸钠比较,唑来膦酸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β-胶原分解片段可能具更强的短期抑制作用[39]。

鳗鱼降钙素(益盖宁):应用鳗鱼降钙素联合基础治疗,对老年男性骨松患者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症状,增加骨密度,提高治疗依从性,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疗效安全,值得推广的方法[40]。

依普黄酮:通过6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研究显示,采用依普黄酮治疗女性绝经后骨折疏松性骨折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41]。

4.3 中医药治疗

近5年关于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文献175篇,约占17.6%,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血瘀是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42]。补肾建脾化瘀法治疗骨质疏松5年能明显提高骨密度,降低新骨折率[43]。补肾活血法可减轻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44]。而养血固肾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45]。2012年由中医老年病专业、中医骨伤专业、临床流行病学专业等多学科人员组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编写组,通过文献检索、证据评价、合成推荐建议等程序,历时4年制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循证临床指南”并提出六味地黄丸、强骨胶囊、仙灵骨葆胶囊等药物均可缓解及治疗骨质疏松症[46]。

4.4 复合振动治疗

近年来物理疗法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成为热点。低于引起骨组织损伤的机械振动信号具有很强的成骨效应,是一种新型治疗骨质疏松的模式,在防治老年性骨量丢失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对骨代谢的影响,证实复合振动可促进骨组织钙化、促进钙和磷以骨盐形式沉积于骨组织;连续治疗可能使人体产生耐受,降低复合振动的治疗效应,采取短时、间断的加载方式可能更有利于促进复合振动的成骨效果[47]。动物实验结果证明,特定的复合振动舒适感较好的低强度下可以有效预防卵巢切除SD大鼠骨密度下降,减轻骨微结构破坏程度,维持骨强度,具有改善卵巢切除大鼠骨质量的作用和潜在的预防骨质疏松作用[48]。

综上所述,近年来,广东省学者针对骨质疏松症在临床及基础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在流行病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展。加之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的重新认识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医的特色,会更好地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若能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自我保健水平,积极用科学的方法干预,骨质疏松症是可以延缓和预防的,这将对提高骨质疏松症病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椎体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