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应对策略之研究
2016-01-28张静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静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应对策略之研究
张静霄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该对气候变化问题引起重视,在现有分析基础上,正视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间的关系,确定有效的处理措施。在本次研究中将以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基础,对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策略进行分析。
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应对措施
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根据各类因素的具体要求,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影响因素的具体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分析。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需要做好环境规划工作,对各类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按照现有规划形式的指标要求,确定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因此在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各类因素进行考量,结合具体影响情况,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以下将对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1.气候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幅度比较大,在各项因素分析的过程中,要按照现有指标的具体要求,及时对各项内容进行审核,按照现有变化形式的要求,落实有效的审核形式。气候出现变化之后对河流的径流量影响比较大,甚至增加了洪涝和干旱的发生几率。在未来的水环境发展过程中,气候对水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北方地区水资源会出现短缺的现象,用水矛盾加剧[1]。
2.气候变化对林业的影响
由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森林覆盖率比较低,如果出现气候变暖的现象,会使得森林分布格局出现变化,考虑到林业发展形式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导致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发生几率逐渐提升。气候变暖后,草原区干旱出现的几率变大,地土壤侵蚀危害严重,土地肥力降低,草地初级生产力下降,草地景观呈现荒漠化趋势。针对气候变化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要对林业发展形式引起重视,考虑到环境变化的指标要求,及时对其进行处理[2]。
3.气候变化对海岸环境的影响
未来气候变化直接对海平面和海岸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由于沿海海平面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因此发生自然灾害的几率比较高,以台风和风暴潮为主。近些年来我国海平面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海平面的上升引起了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的情况,对现有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海岸生物种类趋于多样性,但是如果缺少有效的控制体系,必然会对海岸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二、环境规划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
考虑到各项指标的要求,在后续应用阶段,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对各项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按照现有指标形式的要求,落实有效的发展对策。以下将对环境规划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1.确定有效的减缓措施
根据气候因素的变化形式要求,要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有效的分析。其中减缓和适应是重要的应用途径,在干预阶段,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实现。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形式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人类需要根据已有的经济活动对各项因素进行处理,考虑到实用性的要求,对气候变化形式进行分析。人类根据现有的气候系统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考虑到主体的差异性,确定有效的污染排放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缓和适应行为本身是比较协调的,可以根据现有减缓方案的具体要求对环境规划形式进行处理。在后续规划设计的阶段,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提高了生态承载力,单效行为可以减少能源的损耗,但是同时也增加了相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处理。
2.确定行为控制机制
根据国家环境规划形式的具体条例要求,在实践控制的过程中,要对气候因素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引起重视,按照已有操作形式的要求,及时确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其中以排放需求的限制为例,由于相对比较脆弱因子的影响,多数国家需要考虑到工程适应性指标的要求,根据排放机制的后续要求,确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由于矛盾因素本身占据重要的地位,可以通过减排的措施对各项系数进行控制,对于我国来说,适当对行为机制进行控制,是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可供选择的措施[3]。
3.制定规划层次体系
根据全球变化形式的具体要求,可以对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考虑到自然承载力、生态系统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要适当对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系统和灾害风险机制进行有效的控制。生产系统层面问题比较严重,包括低碳经济和敏感形式等,因此考虑到城市发展指标的要求,要适当对规划层次和领域进行比较,最终确定合理的干预形式。在全球变化阶段,对经济效率和行业可持续发展指标有了更高的要求,考虑到农业、航空、建筑业和渔业的影响,工业部门需要能源的强力支撑和对水资源高度依赖,化工、冶炼等高耗能和高耗水行业的扩张受资源和容量约束凸显。
三、结束语
针对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各项指标分析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从实际情况入手,考虑到环境指标和应对形式的具体要求,以现有的规划形式为基础,对各项变化因素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分析。考虑到环境规划系统的具体要求,可以对应用方案进行调整,根据远期发展目标的要求,做好阶段性处理工作,从长远的角度对变化因子进行分析,最终保证相关应对措施落实到实处。
[1]伏洋,张国胜,李凤霞,刘宝康.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01):469-2472.
[2]刘彦随,刘玉,郭丽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01(14):905-910.
[3]谢晨,赵萱,王赛,袁梅.气候变化对森林和林业的影响及适应性政策选择--基于全球和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 2010,10(02):94-104.
张静霄,(1995-),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生态学专业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