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的指导与教学实践
2016-01-27杨家宁
杨家宁
摘 要: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还要是回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一方面,学生需要从课内外书籍中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自身学习的语文知识在社会上进行访问调查整理等活动,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实践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学科中,综合性学习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在理论中获取实践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更好地掌握理论。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学生需要获取一定量的理论知识,这要求他们在学习课内知识的同时,也要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其次,在获取到一定量的理论知识后,学生应该将自身的理论和现实实践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现实中的事物,对一些人和事进行调查和访问,学会体会不同人的情感和心灵世界,用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体验现实生活。最后,实践可以更好地为理论学习服务。学生要在实践中发现自己在理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改正不足,并能够在改正不足后灵活地变换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因此,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很强实践性的具体体现
1.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
我们每天都在获取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值得我们去探求前因后果的,有值得我们去用心感受的,当然,也有一些是没有用处的信息。学生正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对外界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正确地运用语文知识对他们进行引导。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甄别有用的信息与没用的信息,甄别正确的信息与错误的信息。与此同时,让他们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去分析所获得的信息,先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如自己家中发生的事和自己城市发生的事,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够让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更有信心。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案例一]
猜字谜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字游戏。在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应通过猜字谜进行抛砖引玉,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字谜的形成和发展并提供丰富的字谜材料,同时也应该指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猜字谜,更要让学生自己尝试去编写字谜。以字谜为契机,启发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汉字文化,了解汉字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一种开放、趣味的环境下探究知识,其实践性也在此过程中很好地体现。
2.语文的综合性学习需要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的过程
学生在进行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中最需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度。以往教师教学只是单纯地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形成一种单向的知识流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没有很好地参与到知识的思考和讨论中去。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更要求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加强同他人对于知识的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着引导者和鼓励者的角色,在学生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让单向的知识流动变为双向的知识流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会和他人的合作与学习。
3.语文的综合性学习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学习任何一项事物都有其方法,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也不例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定为三维目标,可见方法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举个例子来说,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学生掌握知识整合能力,包括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语文与其他学科等多方面的整合。不同的学生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上有其不同的学习方法,这并不是教师教会的,也不能依靠教师教授。需要靠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发现,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法。
[案例二]
茅以升的《桥梁远景图》介绍了桥梁从古至今的变化。教师以这篇课文为基础,举办了主题为“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文作为一篇科普文章,且语言活泼生动,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有着极大的兴趣。教师通过前期准备,用大量的桥梁图片以及具有趣味的文字资料进行课堂研究性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围绕“桥”这个主题,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法,探求古今中外的桥梁艺术,感受不同桥梁之间的艺术之美。最后,教师点评各个小组的观点,并指出一些小组之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在这次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而且对于自身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方法上了更多的认识和提高。
综合性学习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开放性和自主性也是其特点,需要每个教师合理地探求并为之所用。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