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理论视角下巾国学校体育角色归属
2016-01-27许婕赵均王芳平
许婕++赵均++王芳平
摘要:依据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将学校体育视为具有社会关系体系的客观存在,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厘清学校体育与社会、教育、体育之间的关系,旨在明确学校体育在三者中的角色归属:学校体育自我发展与社会制导的有限平衡、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的自洽组合、学校体育在“三分结构”中的一体化对接,即重点解决了学校体育在社会、教育及体育中应呈现的行为模式,为学校体育宏观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学校体育;角色;归属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5)06-0015-05
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换句话说,角色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个体的特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期待以及个体所扮演的行为模式的综合表现。”角色归属是指某角色在不同领域所要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依据角色理论,学校体育也是一种社会存在,是具有一定社会关系体系的社会结构。本文以厘清学校体育与社会、教育、体育之间的关系体系为研究基点,以此确定学校体育在这三者中的不同角色归属,从而重点解决学校体育在社会、教育及体育中的应具有或者应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1 中国学校体育在社会中的角色归属
基于社会学视角,学校体育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因此,学校体育必然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但学校体育作为社会结构的独立单位,具有自我特性,也具有自我的亚文化。学校体育在社会中的角色归属,是寻求学校体育自身特征与社会发展的切合点,即寻求学校体育自身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应表现出的最优化的行为模式。
1.1 自我发展的“个性”是学校体育在社会角色归属中不可忽视的“权利”
学校体育作为独立的社会结构单位,有其自身发展的个性和诉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体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是生物属性,体育首先以人生物属性行为而出现,是对人体生物性的直接改造,因此,人的生物属性是体育存在的直接前提,任何体育活动都被圈囿在“人”的生物属性之下。学校体育是同样以人的生物属性为存在前提。一个具有生物属性的事物,其发展必然受生物属性的限制。忽视其生物属性的存在,过度重视其社会属性,是缘木求鱼,舍本求末。
其次,世界文化融合的源动力,决定了学校体育文化的被动同化和整合。文化具有差异性和普遍性特征,文化的整合和变迁是一种必然现象。历史证明,人类文明推进的动力源于农耕与游牧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事实说明,西方文化的强势让诸多民族文化应战无力。学校体育是具有自我亚文化的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学校体育在中国的萌起本就是中国对世界教育文化借鉴和学习的结果。在文化交汇的潮流中,世界文化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同化和整合,逐渐赋予了学校体育亚文化自我更新的力量和方向。
学校体育在遵从自身生物属性的特征下,顺应和被顺应着世界文化整合和变迁的源动力不停地自我发展,这是学校体育自身必有和被动赋予的特征。在讨论其角色问题时,这便成了学校体育自我拥有的权利,即学校体育遵从客观生物属性和被动融合世界文化的“权利”。
1.2 社会制导是学校体育在社会角色归属中不可忽视的“权力”
“体育这种人体活动又只能在人群中、在社会中方可运作并得以存留的,离开人群和社会,所谓体育也就失去了其强化体能和非生产性的要义而不再有运作和留存的可能。”因此,学校体育也必然有社会属性,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导。
首先,学校体育受“客观性”的社会制导。社会发展是由物质水平发展而引起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人的意识无法转移或改变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学校体育是一种社会存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着学校体育发展,所以“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学校体育无法在物质和实体层面上超越其所在的社会物质发展水平形成自我发展模式而独步前进。
其次,学校体育受“主观性”的社会制导。“主观性”的社会制导是指人的意识对学校体育的制导,这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策法规,学校体育所受的制约也有所不同。这种制约很多时候会超越事物的生物属性和本质属性。中国学校体育在某些阶段,也曾因国家需要和民族需要担负了不同的历史角色。
因此,社会制导是学校体育作为社会存在所必须遵守的。从角色概念出发,社会制导是学校体育担任社会角色必须履行的义务,但与学校体育自我特征对其的规约相比,社会制导是社会对学校体育的所拥有的“权力”(见图1)。
1.3 学校体育的社会角色归属
图1展示了学校体育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学校体育具有自我发展的“权利”,社会制导具有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权力”,两者的冲突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体现。在西方哲学的“度”和东方哲学的“中庸”皆是解决冲突的良方,意在学校体育自我发展和社会制导皆不可“过度”、不可“偏倚”,意在“平衡”。但人的“有限性”,决定了“平衡”的相对性和有限性,所以,社会制导和学校体育自身发展间的平衡是“有限平衡”,即社会要尊重学校自身发展的特征和诉求,引导和辅助学校体育发展;学校体育要遵从社会制导,努力发挥自身本质属性的功能,两者互为前提的平衡,是学校体育在社会中的应然角色归属。
但两者的平衡常常被单方面地被打破。因为学校体育的生物属性是客观地,无法自我改进,而社会制导,准确地讲,是主观性的社会制导,是人为改进和指定的,力的不均衡导致了“有限平衡”的失衡,学校体育与社会缺乏相对稳定的关系,从而经常或偶尔混淆了学校体育在社会中的应然角色。因此,学校体育自我发展和社会制导之间的有限平衡状态下,国家的政策法规要基立学校体育的生物属性,认同学校体育文化的被动同化,遵从客观性的社会制导,规避无限地扩张学校体育的社会属性或强加过多的社会要求而导致学校体育发展过于框格化和主观化。学校体育在遵从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社会制导下,最大限度的发展自我,寻求本我,形成自我的发展规律和行为模式。国家通过调整政策和法规来保持两者的平衡。所以在两者的“有限平衡”中,国家扮演的不是通过主观制导充分实现自我意志的角色,而是学校体育自我发展和社会制导间有限平衡的调节者。因此,在学校体育“权利”与社会“权力”的较量中,“有限平衡”下的行为模式才是学校体育应然角色归属。
2 中国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角色归属
学校体育的上位概念是学校教育,但其母学科是体育。作为体育的分支,学校体育如何在学校教育中体现其体育的血统特征?作为教育的领域,学校体育又如何在“学校教育”下体现其教育的血统特征?厘清学校体育与教育或学校教育的关系,是探究学校体育在教育中角色归属的必要前提。
2.1 学校教育具有总括性特征
首先,学校教育的总括性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上。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是一种主观性的社会制导,社会制导是对事物发展的一种总领性的引导。从具体的方针来讲,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都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总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教育方针是对教育总领性的要求,是学校教育要共同努力完成的总目标。
另外,组合型教育是学校教育总括性另一体现。学校教育是一个总称,它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共同组成的组合型教育,全面发展德、智、体育、美和劳才能实现完整的教育目标,任何一门学科的缺位都无法实现全面发展,都不是完整的学校教育。因此,学校体育只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合部分,缺少了学校体育,学校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
2.2 学校体育的独特性
首先,学校体育传授的内容和方式独特。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必然有“教”与“育”的功效。笼统地讲,学校体育“教”体育知识,“育”是育“体”,这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价值。学校体育作为“教育”所教授的知识是被称为操作性知识的运动技术。这与其他认知性知识传授有所不同,因为操作性知识的特征是实践操作。就学校体育而言,是对“人体”的教育,作用方式是“人体”的“运动”参与,是让人体完全“动”起来的一门学科,这与以“脑运动”为主的认知性知识的教授有着本质区别。
其次,学校体育的功效独特。学校体育教授操作性知识一一运动技术,在教授过程中,需身心参与,因此教学结果不单纯是运动技术的习得,身体机能也会随之变化。技术健身教学论:“运动技术传习虽具有却不追求而虽不追求却必有强化体质之功效”的思想充分证明了学校体育的这一独特性。无论是技能习得还是机能变化,学校体育更多地是带来了人“身体”上的变化,这与其他类别教育的功效有着本质区别。但学校体育的功能仅此而已吗?2015年1月,王正伦教授在常州大学的讲座中讲到:现代社会中,体育等于二分之一的智育,二分之一的德育,四分之一的美育,百分之百的劳育。不考究数字比例的精准,单从表达的意思来分析可得,体育的功效可以延伸到教育组合中任何其他教育,但其他教育对体育功效的可替代性甚少(见图2)。
2.3 中国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角色归属
学校教育有其总括性,学校体育有其独特性,组合与被组合是两者的关联点。学校教育的总括性与学校体育的独特性要在组合中自洽,才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总领性对学校体育独特性的吸纳,才能体现学校体育独特性对学校教育完整性的补充。自洽,即学校体育与学校教育间要融洽和兼容。“讲融洽,主要是指学校体育应以自身的文化品位和知识身价(操作性知识的传习载体),主动地与学校教育的其他各环节和谐相处、共振齐鸣,并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在运动技术有序传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强化学生的体能。要充分发挥自我的独特性。讲兼容,主要是指学校当局应以现代教育的眼力,主动承认学校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根基,真诚地为体育教学提供条件……。”“融洽”是学校体育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也是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角色归属。
3 中国学校体育在体育中的角色归属
长期以来,在我国体育被约定成俗地“三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本文基于此种划分,探究学校体育在三分结构中的地位,从而探寻其在体育中的角色归属。
3.1 学校体育与发展超前的竞技体育——互推互助
在中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虽还有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这一形式上的关联,但实际操作中却已渐行渐远、关联甚微。造成我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差距和决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它们能否互助互推呢?是否有接洽点可以缩小中国体育“三分结构”的间隙呢?当今世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契合发展确有标杆存在,譬如美国高校职业体育和竞技体育齐头并进。因此,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接点应是存在的。
一是,学校体育要留存竞技体育的“竞技”信仰与追求。竞技体育以“令人叹为观止的技艺、速度、高度和难度”“堪称整个体育的龙头先导”。竞技体育对“更快、更高、更强”永无止境地追求更具有代表性地阐释了体育真谛。“更”是“竞技体育”的核心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对自我技能“相对静止状态”不断突破,是一种“竞技信仰”。当今对“健康第一”的曲解,让学校体育与“竞技”几近绝缘。“技能论”已经销声匿迹,没有技能学习的学校体育失去了体育属性的同时,教育属性也被削弱,没有体育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学校体育就会失去应被尊重和重视的筹码。所以学校体育要留存“竞技体育”的“竞技”魅力,即“更”的“竞技精神”追求,不断追求学生技能静止状态的突破,这是一种相对的、纵向的突破,而非“完全技能”或“完全竞技”。这是学校体育重申和重塑自我地位的着手点。
二是,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要与竞技体育齐头并进。时至今日,中国是“竞技体育强国”已不是争议,但举国体制备受非议,此时此情,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是竞技体育人才早期培养基地的议题是否可以重提?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成功组织对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国外高校竞技体育的辉煌和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落寞都表明“体教结合”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本是同根同胞,但却因学校教育对学校体育的“领养”,削减了学校体育的“体育”本质,这也是学校体育在体育中角色归属不清的原因。因此,留存“竞技信仰”,重拾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本职,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互推互助关系的行为表现。
3.2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济互惠
纵向自我比较,百年学校体育一直备受国家的支持和督导,得到了长足地发展;横向交叉比较,学校体育发展可谓比竞技体育有所不足,比社区体育处处有余。由于国家经济、国家需求和社区体育自身特点造就了我国社区体育欲进而难的境地。学校体育在自视不足,不断追求与竞技体育互推互助的前提下,也不应放弃与社区体育的互济互助,以尽早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三足均衡”。
首先,学校体育要对社区体育主动接济。学校体育相对社区体育是较为发达的体育群域,在互济互惠中应主动接济社区体育,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体育专业人才的共享。首先,学校教育系统内的体育师资较具有更良好的施教基底,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较为连续和系统的体育教育,另者,体育院校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运动技术和理论知识,“校社联合”培养、实践不仅是学生实践难能可贵的机会,也是对社区体育发展的极大推进。二是体育实体资源的主动分享。学校体育单自身而言,所拥有的器材场地和实际所需还相差甚远,但和社区体育比较,还算富足。学校体育有偿或无偿提供场馆为社区居民,发挥学校体育实体资源优势,这是学校体育宏观上对社区体育的带进。
其次,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要互利循环。学校体育可与社区体育主动共享其实体资源,互动的障碍是场馆设施的损耗和维修。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两种途径,一是国家政府或学校增加经费投入,补偿学校体育实体资源的耗损,这一途径的现实有待探讨。另一途径是社区体育自愿分享其体育经费。这不仅解决了社区大型场馆设施缺乏的问题,也会避免部分学校体育场馆长期闲置而折损。因此,社区体育资金资源的互享,是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济互助的首要接洽点。另者,社区体育要延续和巩固学校体育对国民体育素养的培养成果。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素质培养的中坚,“它是人类终身体育观念的起点”,社区体育是国民体育素养培育的巩固和延续,离开了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的成果将随着学校教育的结束嘎然而止,学校体育的成效也将化作虚无。所以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联互动中,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主动接济,也是对自我成果的巩固和看守,社区体育也必须肩负起巩固和延续学校体育成果的承诺。
3.3 学校体育在“三分结构”中承上启下的一体化对接
“三分结构”总括了我国的体育现象和体育群域,每个群域在我国有着不同的战略地位。在“三分结构”中,学校体育位置特殊,上启竞技体育下接社区体育。因此,学校体育必须承担来自体育两大群域的发展重负,具有双重角色归属,即要留守“竞技信仰”,又要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即要培养国民体育素质,且要将其延流至社区体育(见图3)。
4 结论
(1)学校体育是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客观存在,是具有自我亚文化的社会结构单位,厘清学校体育与其它社会结构或社会文化:社会、教育、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学校体育在三者中的角色归属,即学校体育在社会、教育及体育中的应呈现的行为模式,是学校体育宏观发展的重要依据。
(2)学校体育具有自我发展的“权利”,社会制导具有对学校体育的“权力”,在“权利”和“权力”的较量中,两者的“有限平衡”是学校体育角色归属。要实现有限平衡的状态,社会要尊重学校自身发展的诉求,引导和辅助学校体育发展;学校体育应遵从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社会制导下,最大限度的发展自我,形成自我的发展规律和行为模式;国家通过政策和法规调节和维持学校自我发展和社会制导之间有限平衡。
(3)具有总括性的学校教育和具有独特性的学校体育,要自洽组合才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总领性对学校体育独特性的吸纳,和学校体育独特性对学校教育完整性的补充,即学校体育要与其他类别教育之间主动融洽,展现自我多面功能,学校教育要对学校体育主动兼容,正视学校体育功能。两者的融洽和兼容是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角色归属。
(4)学校体育上启发展超前的竞技体育,下接发展薄弱的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在体育群域中具有双重角色归属,在竞技体育中,它要留守“竞技”精神,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在社区体育中,它要培养国民体育素质,且要搭建国民体育素质延流至社区体育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