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德育研究
2016-01-27郭潇敏
郭潇敏
摘 要: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育人,这就要求各科任科教师都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数学在育人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数学教学与德育有机整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实现数学与德育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数学;科学精神;探索精神
各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德育功能,数学也一样,特别是在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执着的探索精神、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数学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古代数学曾经有过无数辉煌的成就,很多领域的研究都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的近似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在之后的800年里这一π值都是最准确的;13世纪秦九韶首创名为正负开方术的一元高次方程数值解法,而在西方,直到1819年英国W.G.霍纳才发现类似的近似方法。此外,在现代数学发展过程中,中国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微分、数论、几何等研究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吴文俊院士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领域做出的贡献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样,通过对我国数学成就的介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还能教育学生向数学家学习,培养献身科技事业的意识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二、数学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中包含的辩证因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例如,“复数”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数系扩充谈起。人类在最初生产劳动中产生了自然数的概念,随后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便产生了零;为解决除不尽的问题又加入了分数,为对应直线上所有的点产生了无理数,随之逐步建立起实数的概念。每次数系扩充的过程无不是为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矛盾,扩充后的数集总能解决原数集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于求解方程这样的问题,显然必须引进新数(虚数i)及其运算才能解决,于是出现了新的数集——复数。这一概念建立的过程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事物内部的矛盾正是其发展的动力。
2.普遍联系的观点
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例如,在数学中,两集合中的元素可以通过映射建立联系;变量与常量、变量与变量间可以由函数建立联系;曲线与方程之间可以通过坐标系建立联系,此外,数学与其他学科也存在联系,事实上物理中力的合成与分解就与数学中向量的加减紧密联系;生物中的遗传几率与数学中的概率内容密切相关。无论是数学内部的联系还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都是培养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良好素材。
3.运动变化的观点
例如,在椭圆概念的教学中,明确椭圆是“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即椭圆是平面内一点运动变化且遵循一定规律运动时所留下的轨迹,这样分析可以赋予图像以动感,并且使学生认识到运动变化的规律性,这样有助于形成运动、变化、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以使二者融会贯通,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分析能力,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数学教学与价值观教育
商品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投机行为会给学生思想上产生不良影响,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对成长中的学生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市场经济教育对实现这一目的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抽样方法教学中,可以结合实例揭露广告营销宣传中的秘密,明确广告中所提到的数据多是由方便样本得出的,抽样方法选择不合适就会导致样本没有代表性,这样的结论是带有欺骗性的、不可信的结论。
此外,数学中关于最值讨论,最佳方案等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决策意识;储蓄问题、贷款问题、股票问题、保险问题、彩票中奖问题、税收问题等又可以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认清事实、明辨是非,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养成理性消费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深化德育效果。
四、数学教学与个性行为教育
在个性行为养成方面,数学也有其重要的作用,在解决数学难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养成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在与同学解题方法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又可以培养相互帮助、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
数学的证明推理过程,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既能自己理解也能说服他人,所有人都按照同一个既定规则进行,这就要求学生习惯在生活中同样要按规则办事,不能随心所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服从规则。数学中的结论清楚客观,容不得半点虚假,数学的这一特点有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的理性精神。数学思维严谨周密,这就要求学生养成全面条理的思维方式,认识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深刻道理,以便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是一项隐性的、长期的工程,必须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渗”字上下工夫,要做到自然、巧妙,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罗奇灵.挖掘数学德育功能 彰显数学育人价值[J].中学教学参考,2012(04).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