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2016-01-27王飞王乔朱凤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4期
关键词:异烟肼利福平抗结核

王飞 王乔 朱凤娟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王飞 王乔 朱凤娟

目的分析总结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136例出现不良反应的肺结核患者,均行初治方案和复治方案化疗,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136例不良反应中肝损害38例,肾功能损害7例,胃肠道反应66例,过敏反应22例,末梢神经损伤3例。出现不良反应后患者给予调整化疗方案或给予对症治疗,无一例患者中途退出化疗。结论肺结核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对症治疗和调整用药方案,以免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治疗。

肺结核;不良反应;抗结核药物

结核病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对结核病的治疗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当前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为核心的化疗方案是众多国家的常规化疗方案,结核病的治疗常需多种抗结核药物联用且时间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总结了结核病不良反应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422例肺结核患者,其中男242例,女180例,平均年龄(48.42±20.34)岁。全部患者的胸片和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肺结核的诊断标准[1]。422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136例,其中男82例,女54例,平均年龄49.22岁,初治76例,复治60例,复治患者病程0.62~4.23年,平均病程(2.8±0.8)年,痰涂片91例阳性,45例阴性。排除皮肤疾病、血液疾病、肝肾疾病史患者。

1.2 方法 136例患者均行初治方案和复治方案化疗。初治方案:2HRZE+4HR。强化期:异烟肼300mg,吡嗪酰胺1250mg,乙胺丁醇75mg,利福平450mg,1次/d,疗程为2个月,继续期异烟肼300mg,利福平450mg,1次/d。复治方案:2HRZES+6HRE。强化期:异烟肼300mg,吡嗪酰胺1250mg,乙胺丁醇75mg,利福平450mg,链霉素750mg(肌内注射),1次/d,疗程为2个月,继续期异烟肼300mg,乙胺丁醇750mg,利福平450mg,1次/d,疗程为6个月。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随访时间为8个月以上,出现不良反应后根据情况对症治疗,如并发症严重,则减少化疗剂量至最低剂量。

2 结果

136例不良反应中肝损害38例,肾功能损害7例,胃肠道反应66例,过敏反应22例,末梢神经损伤3例。出现不良反应后患者给予调整化疗方案或给予对症治疗,无一例患者中途退出化疗。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人口流动性增加以及部分地区污染严重,我国的结核病流行趋势严峻。因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这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影响了原发病的治疗,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要综合分析药物的不良反应,优化治疗方案,减少抗结核药物对患者的伤害是当前医务人员治疗的目的所在。据国外报道,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3%~10%,西班牙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3%的患者发生了肝脏的毒性反应。当前,国内对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报道相差较大,王庆枫等[2]对368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肝脏损害的发生率报道为16.4%。而王静等[3]对北京抗结核标准化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报道为34.19%。杨年忠等[4]对321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报道为45.5%,其中过敏性皮疹5.9%,消化道反应为7.8%,肝损害发生率为19.3%。谢莉等[5]对1222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显示,总不良反应高达57.14%。研究发现,抗结核药物发生不良反应躲在用药后的2个月内,约占在80%作用。郭述良等[6]对154例抗结核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表明,92.2%的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的2个月内。王倩等[7]对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研究发现,出现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时间在用药后的1周~1个月。石富国道[8],药物性肝损害发生在用药后的8周内者占到全部不良反应发生者的91.67%。因肝脏是抗结核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因此绝大多数的抗结核药物均可损害患者的肝脏。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为导致肝脏损害的主要药物,其机制为药物的代谢物引起的中毒反应,异烟肼的肼类代谢产物是联合化疗后对肝脏损伤的最主要因素,利福平经肝脏微粒体酶的诱导后还可增强异烟肼的肝脏毒性,如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联用,则对肝脏的毒性更大,严重时出现急性肝坏死和肝衰竭[8]。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畏食、上腹部疼痛、腹泻和恶心呕吐等,多种抗结核药物合用后因剂量大,疗程长,刺激胃肠道黏膜后多可导致此反应,但此种反应多改变用药时间和方法后均可有所缓解。变态反应包括淋巴结病、发热、哮喘以及过敏性休克等,大剂量的间歇疗法后还可出现流感样症候群,症状为呼吸困难、畏寒、头昏以及肌肉酸痛等,发作频率域剂量大小相关,发生机制为过敏反应。周围神经炎多见于慢性乙酰化的患者,其与剂量显著相关,多表现为针刺麻木感,步态不稳和烧灼痛等,此类反应在甲亢、铅中毒、营养不良等患者身上容易发生。机体的功能状态可影响药品的作用。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者和乙肝标志物阳性者出现肝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达100%。

总之,抗结核药物控制了结核病,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切断了结核病的传播,但其不良反应难以预测,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麻烦和身心伤害。

[1]夏愔愔,詹思延.国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综合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6):419-423.

[2]王庆枫,宋艳华.368 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7,3(29):252-254.

[3]王静,屠德华,李波.北京市一线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对化疗工作的影响.中国防痨杂志,2008,4(4):22-24.

[4]杨年忠,王金花,郑丽君.321例肺结核抗结核组合药不良反应临床监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7(7):14-16.

[5]谢莉,高微微,卜建玲,等.702例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8,4(7):32-33.

[6]郭述良,罗永艾,赵凤.抗结核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医药导报,2002,21(3):145-147.

[7]王倩,陈津红,韩琴,等.441例抗结核药引起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文献分析.中国药房,2008,15(5):22-23.

[8]石富国,古明,马世平.一线主要抗结核药不良反应分布特点文献分析.中国药物警戒,2011,8(7):434-43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135

2016-03-28]

124000 盘锦市传染病院

猜你喜欢

异烟肼利福平抗结核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异烟肼糖浆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2013~2015年陕西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性及rpoB基因突变的相关研究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注射用利福平治疗68例复治菌阳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疗效观察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gp1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联合异烟肼的体外抗结核菌活性
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在耐多药结核病中抑菌效能的观察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利福平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