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

2016-01-27刘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4期
关键词:放化疗肺癌病灶

刘燕

放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

刘燕

目的研究分析放化疗联合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晚期肺癌患者,依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化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放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9.2±1.5)个月,对照组为(7.6±2.0)个月,研究组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采用放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升近期有效率和生存时间,效果显著值的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放化疗;杀伤细胞;肺癌

肺癌在临床上属于常见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当前主要治疗方法为放化疗,然而难以清除微小病灶,易出现复发等现象。CIK细胞有效作用于微小病灶,防止癌细胞扩散、复发,改善预后质量,延长生存时间[1]。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放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本院治疗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进行治疗晚期肺癌患者120例,入选患者为不能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或术后复发者,且治疗前1个月内未进行抗肿瘤治疗。依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0.5~78.6岁,平均年龄(58.5±3.4)岁;44例肺癌,16例小细胞肺癌。对照组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21.3~79.5岁,平均年龄(59.3±4.2)岁;45例肺癌,16例小细胞肺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多西他赛加顺铂化疗:第1天,多西他赛75mg/m2+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 h;第1~5天,顺铂20mg/m2+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使用多西他赛前行预处理:用药前1 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mg,每12小时1次,连用5 d。21 d为1周期。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法为放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其中放化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相同,患者在进行化疗前实施1次CIK细胞回输,放化疗后2周再次给予CIK细胞回输,每3个月重复1次。

CIK细胞制备和回输方法:采集机体PBMC,利用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分离纯化,利用AIM-V培养基将细胞密度调整为2×106个/ml,接种于培养瓶后放于37℃、5%CO2培养箱中加入1000 U/ml γ-IFN进行培养,24 h后加入50ng/ml CD3McAb和1000 U/ml 白细胞介素-2(IL-2)继续培养,培养10 d后采集CIK细胞,经过微生物和细胞活性检测,将合格的CIK细胞同200ml氯化钠溶液混合静脉回输给患者,每次回输CIK细胞为2×109左右,连续回输3 d。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主要为体重变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癌胚抗原(CEA)值;②近期疗效[2]:完全缓解(CR):治疗后,可见病灶完全消失,维持时间>1个月;部分缓解(PR):治疗后,病灶最大直径和最大垂直横经乘积相比治疗前缩小>50%,病灶没有增大,无新病灶产生,维持时间>1个月;稳定(SD):治疗后,病灶最大直径和最大垂直横经乘积相比之前缩小<50%,或增加<25%,无新病灶出现,维持时间>1个月;进展:治疗后,病灶最大直径和最大垂直横经乘积相比之前增加>25%,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③生存时间;④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经随访发现,研究组中体重增加、VAS评分降低<50%、CEA<50%的患者分别为51、50、52例,对照组分别为36、28、30例,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近期疗效对比 研究组中,CR、PR、SD和PD例数分别为22、20、10和8例,总有效率为70%,而对照组中,CR、PR、SD和PD例数分别为10、14、20和16例,总有效率为40%,研究组近期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中位生存期和不良反应对比 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9.2±1.5)个月,对照组为(7.6±2.0)个月,研究组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回输过程安全。

3 讨论

CIK细胞属于高效的、非MHC限制性的免疫活性细胞,能够有效清除手术、放化疗后残留于体内部的微小病灶,降低癌细胞的扩散和复发,显著提升机体免疫力[3]。CIK细胞再临床上可以同放化疗结合使用,提升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不适合手术和放化疗治疗的患者或年老体弱患者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4]。

当肿瘤形成中,机体失去正常免疫监视功能,晚期肿瘤患者免疫力更加低下,当通过手术和放化疗治疗后,剩余的微小癌细胞主要通过机体免疫系统进行清除,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显著降低免疫功能,从而导致病情复发。CIK细胞优势在于可以在体外扩增,同时可以杀灭肿瘤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在放化疗后应用CIK细胞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机体免疫力,杀灭微小病灶,降低术后病灶转移和复发率[5]。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中体重增加、VAS评分降低<50%、CEA<50%的患者分别为51、50、52例,对照组分别为36、28、30例,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近期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9.2±1.5)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7.6±2.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患者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于晚期肺癌患者采用放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升近期有效率和生存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陈浩,徐细明,龙志雄,等.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肝癌的系统评价.现代肿瘤医学,2015,23(6):828-834.

[2]李修明.基于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S1):119-121.

[3]张俊萍,毛光华,史天良,等.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18(4): 424-429.

[4]李霞,赵稳兴,蔡琳,等.化疗联合CIK免疫疗法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86例观察.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05):38-40.

[5]石亮荣,蒋敬庭,吴骏,等.CIK细胞辅助治疗Ⅲ期胃癌.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25(3):240-24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107

2016-04-25]

475002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猜你喜欢

放化疗肺癌病灶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