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6-01-27李工
李工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李工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与对照组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胺碘酮;酒石酸美托洛尔;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包括室性早搏、心室颤动等,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目前,临床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主要是高效控制心率和稳定血流动力学,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治疗该病常采用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进行治疗,但往常将这两种药物单一使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本次针对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展开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2月心内科收治的12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60.3±5.6)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 12例、Ⅱ级37例、Ⅲ级11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7.4±5.3)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 17例、Ⅱ级30例、Ⅲ级13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经心电图及各项检查确诊为室性心律失常;②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由电解质紊乱或低钾血症以及应用洋地黄药物等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②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以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③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糖以及强心利尿等。对照组给予胺碘酮(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108)治疗,首次给予负荷剂量为3 mg/kg+20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如30min后未达到效果可增加剂量至150ml,并维持治疗剂量为1.5 mg/min,待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胺碘酮,剂量为200 mg/次,3次/d,连续用药3 d后,逐渐减剂量至200 mg/次,1次/d[3]。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胺碘酮剂量与对照组相同,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早期给予23.75 mg,1次/d,持续用药两周后增加剂量至47.50 mg,1次/d,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4]。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恶心、心动过缓、静脉炎)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以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判断。显效: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经心电图检查显示室性期前收缩减少≥90%;有效: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明显的减少,心电图显示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减少50%~89%;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的改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也无明显的变化,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减少<50%[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恶心5例、心动过缓2例、静脉炎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发生恶心4例、心动过缓3例、静脉炎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后,上述不良反应痊愈或显著改善。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病,其中室性心律失常被认为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等致命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祛除病因、纠正心律失常来治疗室性心律失常[6]。胺碘酮和倍他乐克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尤其是胺碘酮在非竞争性的抑制肾上腺素受体、提高左心室射血能力、阻滞钠通道等方面效果明显,因此,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以改善心功能,还能延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同时消除折返、抑制钠离子内流最终降低传导速度和窦房结自律性,特点是剂量小、安全且抗心律失常作用持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也不大,但是长期使用会带来不良反应。倍他乐克属于β受体阻滞剂,可选择性的结合肾上腺素受体,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和阻滞心肌细胞的增殖,进而减慢心肌传导速度,抑制心肌凋亡,最终使心室率保持稳定并有效地拮抗心律失常。两种药联合应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大大的增加了治疗效果,经本次研究也证实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高泉水,方杰.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急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64-65.
[2]王心悦.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方案治疗120例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40-141.
[3]阿布都热合曼·买买提托乎提.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5):44-45.
[4]赖翩翩.倍他乐克与胺碘酮联用对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0(16):129-130.
[5]刘辉.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安全性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2):179-180.
[6]庞小云,剡永利.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34(3): 779-78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60
2016-11-02]
137400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