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6-01-27闫瑞锋安海民郭子军潘吉勇
闫瑞锋 安海民 郭子军 潘吉勇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闫瑞锋 安海民 郭子军 潘吉勇
目的探析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胃出血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凝血酶+奥美拉唑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再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7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9,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结论针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所出现的早期胃出血,应先明确其具体病因,之后方可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而通过手术治疗所能达到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奥美拉唑+凝血酶,应将其作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案。
胃大部切除术;胃出血;再手术;凝血酶;奥美拉唑
现阶段临床医学关于胃癌、反复性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即胃大部切除术[1]。然而有相关研究表明[2],凡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其残胃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糜烂及吻合口溃疡等,而其中尤以胃大部切除术后的胃出血及残胃炎这两种并发症所造成的威胁最大,往往能够对患者的生活与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由于经历过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其胃部多会有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出现,因此其肠胃内的酸碱无法达到有效的平衡,再加上手术切除后其残胃的功能与生理结构均不完整,因此其胃泌素的分泌亦会相对不足,而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则会导致患者的胃黏膜受到损伤,进而引发出血。就目前来讲,关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临床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为主,且其效果不一。此次研究特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5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胃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最佳临床治疗方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5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胃出血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48.5±11.6)岁;胃大部切除时间距出血时间2~8年,平均时间(5.4±2.2)年;其中单纯黑便患者6例,单纯呕血患者13例,黑便+呕血患者1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48.9±11.2)岁;胃大部切除时间距出血时间2~8年,平均时间(5.3±2.1)年;其中单纯黑便患者7例,单纯呕血患者14例,黑便+呕血患者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认可,且患者皆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需禁食,并给予其常规对症治疗,包括输液、输血、卧床静养、胃管安置等,在治疗期间不使用非此次研究内的止血药物,具体治疗方式如下。对照组采用凝血酶(安徽桑尼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3082,生产批号20140306,规格:500 U)+奥美拉唑(常州金远药业制造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321,生产批号20140222,规格:40 mg)的方式进行治疗。为确保初次止血效果,应将凝血酶的初次使用剂量控制在2000 U,随后可视病情轻重,减至500 U,用药方式为混入20ml生理盐水中,经胃管给药,1次/6 h。在使用凝血酶进行凝血治疗时,需使患者处于平卧状态,并转动其体位,以确保凝血酶能够与患者出血创面充分接触。奥美拉唑剂量应为40 mg/次,静脉注射,1次/12 h。观察组采用再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中,出现胃小弯闭锁区出血的患者5例,在明确其出血点后采用缝扎止血的方式进行处理;出现因吻合口缝合不当而导致其松脱者14例,应进行加固缝合,以达止血的效果;对于未切除十二指肠后壁溃疡病灶的5例患者,则应将其遗漏病灶予以切除,在直视的视野下,以“8”字型进行缝合止血;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未完全切除的3例患者,则应将其原十二指肠溃疡部及吻合口予以切除并重建;对于溃疡旷置出血的2例患者,则应给予其溃疡腔外旷置处理,对其十二指肠的周边血管进行结扎止血,同时为十二指肠进行造瘘构建。
1.3 疗效判定标准 在整个治疗期间,需定期对患者的便、血、尿等进行观察记录,同时观察患者的消化液情况、胃液情况(有无咖啡色)、便样(有无柏油状)、血红蛋白(有无停止下降,有则进行标记),具体效果判定标准如下。显效:患者在经 1 d治疗后,其残胃停止出血,胃肠功能渐趋正常;有效:患者在经2~3 d治疗后,其残胃停止出血,胃肠功能有明显恢复;无效:患者在治疗 3 d后,其残胃仍有出血现象,且胃肠功能未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以本院自制的治疗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治疗满意度调查,以获知患者对两种治疗方式的认可度,调查结果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其中总满意度= (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9.31%;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9,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十分满意18例,满意6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82.76%;观察组十分满意24例,满意5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100.00%。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
3 讨论
胃大部切除术作为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一种外科手术,其并发症亦相对较多,而手术后的胃出血便是一种具有较高威胁性的并发症。相关研究指出[3],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胃出血的患者约占消化道出血的5%,严重影响到了胃癌、反复性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阶段临床医学关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为主,此次研究旨在观察再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两种方式的实际应用价值。在常规药物治疗上,多以凝血酶+奥美拉唑的方式展开治疗,其中凝血酶作为一种由凝血酶前体所形成的一种蛋白质水解酶,能够对人体内的纤维蛋白进行催化,从而促使血液凝固,在整个凝血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奥美拉唑则能够对胃酸的分泌进行有效抑制,其通过对胃壁细胞中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酶活性进行抑制,以达到降低胃酸分泌的效果,在起效上相对较快,仅需短短几分钟即可,并且其效果能够保持24 h。
而相较于药物治疗而言,再手术的治疗方式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其效果亦更加直观。由此次研究可知,在治疗总有效率上,采用再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7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9,P<0.05);在患者满意度上,观察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
综上所述,针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所出现的早期胃出血情况,医务人员应当先明确其具体病因,之后则应视患者身体情况,考虑是否采用再手术治疗及再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案,从而确保整体治疗效果。由本次研究可知,采用再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因此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1]王雪冰.胃大部切除根治术治疗胃癌术后78例护理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1,16(2):153-154.
[2]孙勇军.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危险因素的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3,40(3):1156-1158.
[3]王强.32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瘫综合征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64-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33
2016-10-31]
116033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