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钠肽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2016-01-27楚艳贞
楚艳贞
脑钠肽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楚艳贞
目的研究血浆脑钠肽(BNP)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意义和预后评估影响。方法选取150 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为研究组,选取150例体检正常的老年人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液采集离心,收集血浆,检测血浆BNP水平,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随访观察1~3年,记录分析两组中因慢性CHF病因死亡情况、平均住院次数和时间。结果研究组血浆BNP水平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对照组,LVEF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3年内因血浆BNP升高患者的病死例数为4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4例(χ2=9.0186,P=0.0027<0.05)。结论血浆BNP 水平检测不仅是判断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而且对患者的危险分级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脑钠肽;预后评估;临床诊断
老年慢性CHF是由于心肌的舒张与收缩功能减弱,损伤心肌泵功能导致心排血量长时间减少,无法满足组织代谢所需的临床常见疾病[1]。一般患者进行检查时,通过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未发现异常,通常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和间接检查进行诊断,但往往会由于诊断效率低而延误治疗时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个快速有效的诊断途径尤为重要[2]。血浆BNP作为一种心室肌细胞分泌物具有利钠利尿的作用[3]。临床发现,血浆BNP对诊断慢性CHF疾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存在争议[4]。为研究BNP在老年慢性CHF患者中的诊断意义以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本院通过对各级别心力衰竭患者和正常人群进行对比,测定了血浆 BNP 水平,研究其在CHF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3月本院接诊的150 例老年慢性CHF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男85例,女65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0.6±6.5)岁;病程1.4~4.2年,平均病程(2.5±0.6)年; 依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72例、 Ⅲ级52例、 Ⅳ级26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冠心病10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4例,心脏瓣膜病11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50例正常的老年人为对照组,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1.3±6.7)岁;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排除其他疾病可能。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在晨起空腹状态下,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试管进行静脉血采集,采集血量为2ml,高速离心10min,分离出血浆 ,用美国 Biosite 公司上锐普荧光干式分析仪检测血浆BNP水平,并同时用 GE 公司生产的 SPECT HAWK-EYE测量心血池显像测定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随访观察1~3年内患者的病死率、再住院率作为终末事件。
1.3 观察指标 观察测量两组的血浆BNP水平(定义BNP> 100 ng/L为上升)、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随访观察1~3年,记录分析两组因慢性CHF病因死亡情况和平均住院次数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BNP水平、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 研究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随着心功能级数的上升而升高,LVEF随着心功能级数的升高而降低;研究组血浆BNP水平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对照组,LVEF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BNP水平、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分级 例数 血浆BNP水平(ng/L) LVEF(%)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m)研究组 150 472.36±54.83a 42.65±6.32a 69.18±5.98aⅡ级 72 318.36±35.68 57.26±4.62 54.88±3.96Ⅲ级 52 583.29±37.69 40.62±4.87 69.75±4.65Ⅳ级 26 851.54±49.03 38.62±5.26 72.54±3.68对照组 150 285.58±47.24 67.33±7.47 50.24±4.62t31.6079 -30.8913 30.6965P0.0103 0.0122 0.0127
2.2 两组平均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因血浆BNP升高患者的病死情况比较 随访观察3年,研究组平均住院次数为(286.2±62.7)次,多于对照组的(107.5±58.6)次(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6.9±7.7)d,长于对照组的(32.8±6.3)d (P<0.05)。研究组在3年内因血浆BNP升高病死例数为4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4例(χ2=9.0186,P=0.0027<0.05)。
3 讨论
据统计,西方国家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左右,年龄>70岁者发生率为10%以上。当前临床诊断心力衰竭的方法为身体检查与全面查询病史,临床诊断心功能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为超声心动图,该检查对医生技术水平与经验要求较高,且检查设备昂贵,心力衰竭症状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易误诊,因此寻找一个快速有效的诊断途径尤为重要[5]。BNP是在心肌细胞进行合成,在机体心室进行表达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多肽[6]。研究发现,血浆BNP水平与CHF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其心脏负荷度增大情况下,会刺激心室分泌出BNP,导致BNP水平上升[7]。同时大量研究证实测定BNP对辨别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伴随心功能级数的升高而上升,LVEF随着心功能级数的增高而降低;同时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都高于对照组,LVEF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观察3年,研究组患者因为血浆BNP水平上升而死亡例数、平均住院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血浆BNP 水平检测不仅是判断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而且对患者的危险分级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姜玲,丁立群,王礼彬,等.血清脑尿钠肽水平监测对老年心衰患者β1受体阻滞剂合理使用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286-1287.
[2]蔡冬梅,林杰,林书坡,等.奥美沙坦酯对高血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254-2256.
[3]尚刘文心,沈美芳,陈文瑶,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674-679.
[4]钱海兰,王君俏,缪爱凤,等.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水平及其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47-450.
[5]杨艳,龚辉,史益军,等.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血脑钠肽(BNP)升高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复旦学报(医学版),2013,40(4):472-476,481.
[6]骆高江,姜昌浩,陈智理,等.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医药导报,2013,32(1):44-47.
[7]黎慧莲,王利玲,叶小宁,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社区医学杂志,2014,12(24): 20-2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10
2016-10-08]
45000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