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光村畜牧业生产调研报告
2016-01-27李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71000
李华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71000)
张俊明 (云南省大理市上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组 671011)
磨光村畜牧业生产调研报告
李华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71000)
张俊明 (云南省大理市上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组 671011)
磨光行政村隶属鹤庆县金墩乡,地处金墩乡东边,距金墩乡政府所在地15km,距县城18km。辖吉地坪、北山、南山等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69户非农户27户,人口1099人,其中农业人口1091人,劳动力790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00人。磨光村国土面积32km2,平均海拔2400m,年平均气温11.9℃,年降水量966.4mm,适合种植水稻、包谷、小麦等农作物。磨光村耕地面积1211亩,水田120亩,林地29939亩。磨光村属于山区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1 磨光村畜牧业生产现状
民间长期以来形成的“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赚零花钱”的特点。畜禽养殖属于单家独户分散饲养,少而全,无法形成规模,畜禽商品化程度低,畜牧业发展相对落后。2015年秋防动物集中免疫时畜禽存栏是:生猪存栏2030头,牛存栏731头,羊存栏2107只,鸡存栏4723只,鸭存栏135只,鹅存栏120只。2014年磨光村经济总收入645万元,其中农业总收入242万,畜牧业总收入64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300元。
1.1 羊生产现状
磨光村属于山区村,自然资源好,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植被多样性非常适宜发展山羊养殖,养羊是磨光村畜牧业生产主要产业。磨光村羊存栏2173只,现存栏50~100只的有8户,100~200只有4户,200只以上有1户,最多的是大麦地张金莲户存栏286只。今年已出栏214只,纯收入8.6万元,是磨光村的养羊专业户,现正在申报县级家庭示范农场。
1.2 肉牛生产现状
养牛主要在大麦地组,存栏30头以上有2户,存栏10~20头的有38户,最多的是大麦地自然村张金莲户,现存栏37头,今年已出栏19头,纯收入2.7万元。
1.3 猪生产现状
养猪主要在班登自然村,存栏100头以上的有2户,20~30头的有21户,最多的是罗丙松户,现存栏240头,今年已出栏340头,纯收入24.7万元。
1.4 家禽生产现状
家禽养殖主要是以鸡的养殖为主,磨光村存栏300只以上的有2户,分别是吉地坪自然村1户,班登自然村1户,目前,吉地坪自然村的罗润红养鸡专业户,由于没有养鸡经验,又没有主动请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指导,也听不进我们的技术指导和要求,自己盲目干,加上疫病防治工作又不到位,导致鸡的死亡率高,出现亏损,目前处于举步艰难,如再不改进,很可能会亏本倒闭。
2 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缺乏
磨光村属山区贫困村,自然资源好,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好村寨,但由于资金缺乏,发展很慢。资金缺乏是制约磨光村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更是制约磨光村规模养殖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村民想扩大养殖规模,走规模化养殖道路,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无法扩大,甚至由于资金紧缺有的村民还会减少养殖数量。
2.2 养殖科技含量低
目前磨光村的畜禽养殖依然还是处于传统的养殖方式,以放牧为主,畜厩简陋,没有排污设施,有啥喂啥,很少使用畜禽全价饲料和配混合饲料,驱虫保健药品基本没用。防疫主要靠政府组织的常规免疫和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农户处于被动状态,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差,养殖风险大。
2.3 品种改良工作滞后
通过逐户调查:①饲养的黑山羊属于云岭黑山羊,没有引进过其它品种,调种换种工作也只是在磨光村范围内进行,导致品种退化,个体小,生产性能下降。②饲养的肉牛大多数属本地黄牛,近几年来通过肉牛冻精改良,磨光村有西本杂1代43头,西本杂2代9头。③饲养的生猪除两个养猪大户外基本上属土杂交,磨光村没有标准的二元杂母猪和洋三元猪。④鸡主要是本地品种,有少部分的广西土杂鸡。
3 几点建议
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磨光村是山区贫困村,主要经济收入靠养殖业、种植业和劳务工收入,而磨光村田少地多,广种薄收,水田仅仅班登自然村有120亩,且遇干旱年份只能栽插秧苗60~80亩,今年就只栽了70亩。很多家庭吃的米都是依靠到街上购买和国家供应的救济粮,没有特色的产业和稳定的经济收入,无法依靠现有的种植业致富;同时磨光村外出务工人员少,没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极少且技术水平不高,仅仅依靠苦力,因此外出务工人员工资低,甚至遇到信誉差的老板时连工钱都拿不到。按照习总书记今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讲了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的要求,村三委和指导员一起通过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后认为磨光村目前只有依靠发展畜牧业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确保到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的目标。各级各部门应加大对磨光村发展畜牧业的领导和支持,增加扶持力度。
3.2 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加大投入
发展畜牧业是磨光村到2017年底实现整村脱贫的新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磨光村发展畜牧业给予项目和资金的支持。村三委和指导员要多研究多分析,结合农户的实际情况分户制定发展计划和目标。2016年中船集团、县委组织部各派1名干部到磨光村任第一书记,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是磨光村到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的好机遇。我们要通过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到省、州和国家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促进磨光村畜牧产业大发展,为实现2017年整村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加强养殖新技术培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结合磨光村的实际情况采取现场培训、技术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畜禽疫病防治、畜禽品种改良,畜禽饲养管理新技术,优良牧草种植和利用、病死畜禽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及公共卫生安全等。通过培训使养殖户更进一步了解和应用养殖新技术,增强信心,确保养殖业增收。
3.4 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一是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变革和完善,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从单家独户的生产,发展为诸多生产者组织起来的联合生产;从雇工式的家庭农场或作坊,发展为利益紧密联结的合资合作。二是产品交换方式的创新。也就是流通组织形式的创新。这是指农户生产的东西从单家独户到市场去出卖,发展为生产者组织起来,共同去闯市场。三是分配方式的创新。这是指生产与流通联合的紧密程度及利益关系,生产者把产品出卖后,从一次性取回应得利益,发展为过后有返利等形式的二次分配,或者有大家共享的公共积累。通过合作社发展壮大,社员逐渐增多,发展为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股份制生产和通过认证后生产出无公害的名牌畜禽产品,社员向国家公务人员一样有稳定的收入。结合磨光村目前的实际情况,应发展7~8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3.4.1 规模
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30人,猪舍建筑面积1200m2,年出栏肥猪1000头以上;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30人,牛舍建筑面积1500m2,年出栏肉牛600头以上;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30人,羊舍建筑面积600m2,年出栏800只以上;生态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30人,鸡舍建筑面积800m2,年出栏2万只以上。
3.4.2 经济效益预计
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现价计算每出栏1头肥猪可获纯利800元左右,年出栏肥猪1000头可获利润80万元,每个合作社成员可分到2万元以上;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现价计算每出栏1头肉牛可获纯利2000元左右,年出栏肉牛600头可获利润120万元,每个合作社成员可分到3万元以上;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现价计算每出栏1只羊可获纯利500元左右,年出栏800只可获利润40万元,每个合作社成员可分到1万元以上;生态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现价计算每出栏1只生态土鸡可获纯利25元左右,年出栏2万只可获利润50万元,每个合作社成员可分到1.5万元以上。
3.5 龙头带动
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社+农户”的形式,积极引进和鼓励具有一定经济和技术实力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加工型、市场型的龙头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专业合作社和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这一关系,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创办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3.6 营销
建立多元化的畜禽和产品销售流通网络积极开拓和发展市场,成立养殖协会。
(1)村委会和养殖协会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信息采集量,及时准确提供合作社市场供求信息。
(2)立足当地,辐射周边,以点代线,以线成面,形成销售网络。在县城和乡镇综合集贸市场建立合作社畜禽及产品专卖区,同时对合作社销售的畜禽及产品给予相关政策保护。
(3)依靠龙头企业创建品牌,走品牌效应之路,促进磨光村畜牧业生产健康、稳步、长足发展和农民增收,早日实现整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