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效果分析与研究

2016-01-27海宏阁王新萍王雅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
关键词:臂丛穴位小儿

海宏阁 王新萍 王雅敏

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效果分析与研究

海宏阁 王新萍 王雅敏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效果。方法30例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和综合康复组,各15例。常规康复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综合康复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康复效果、患儿家长对康复治疗的满意评价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常规康复组总有效率为73.3%,综合康复组为1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组患儿家长对康复治疗的满意评价为(95.44±8.55)分,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的(83.23±7.66)分(P<0.05);常规康复组肌肉萎缩5例、肢体畸形1例,发生率为40.00%,综合康复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综合康复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康复效果,减少肌肉萎缩、肢体畸形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患儿家长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效果

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由胎儿过大或难产过度压肩、助产士用力牵拉胎儿等导致臂丛神经过度紧张所致,患儿以臂部完全或部分麻痹并产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1]。目前,临床关于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两种,本研究就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30例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和综合康复组,各15例。常规康复组患儿男10例,女5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4岁,平均年龄(1.73±0.28)岁;左侧臂丛神经损伤9例,右侧臂丛神经损伤6例;上臂型12例,全臂型3例;有手术治疗史7例。综合康复组患儿男11例,女4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4.2岁,平均年龄(1.69±0.25)岁;左侧臂丛神经损伤10例,右侧臂丛神经损伤5例;上臂型12例,全臂型3例;有手术治疗史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康复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单独采用肢体主动或被动活动并辅以功能重建治疗仪治疗。综合康复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具体包括:①针灸。选取合谷、手三里、肩贞、肩井、曲池、阳溪、外关、病侧夹脊穴等,常规消毒后以1.5寸毫针快速插入并采用提插、旋转等手法,得气后以电麻仪疏密波持续刺激10min。②穴位注射。以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2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并进行注射,每次注射2~4个穴位,每个穴位0.5~1.0ml,得气后回抽无血可注入。③推拿。根据不同肌肉受累情况采用捏拿等方式放松,顺着经络对手阳明穴进行快速轻扣,并辅以关节搓抖。④作业疗法。对患儿采用人工和器械辅助方式进行上肢功能训练。⑤物理疗法。采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治疗受损神经,0.5h/次,2次/d,以患肢伸肌收缩为度调整输出强度,以患儿耐受为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2]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康复效果、患儿家长对康复治疗的满意评价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儿家长对康复治疗的满意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满意评价越高。疗效评价标准:显效:肌力恢复良好,无畸形,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有效:肌力恢复较好,轻度畸形,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功能大部分恢复;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肢体畸形,肌电图检查为去神经纤维颤动电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康复效果比较 常规康复组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3.3%;综合康复组显效10例,有效有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综合康复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家长对康复治疗满意评价比较 综合康复组患儿家长对康复治疗的满意评价为(95.44±8.55)分,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的(83.23±7.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常规康复组肌肉萎缩5例、肢体畸形1例,发生率为40.00%,综合康复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综合康复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病率高,具有高致残特点,多因胎位不正或出生体重过重、接生技巧不当等导致分娩过程臂丛神经受到过度牵拉,发生臂丛神经纤维撕伤或断裂,引发完全性或者不完全性肌麻痹[3,4]。

从祖国医学角度看,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属于“痿证”范畴,是因局部过度牵拉导致筋脉损伤、经络痹阻,使气血运行不畅和肌肉筋脉失养,从而出现肌肉痿软无力的症状。在治疗上,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多采用气血调和、经络疏通方法。其中,针刺可发挥补血益气、疏通经络的作用,促进筋脉复养,其穴位多为臂丛神经分布以及支配区域上穴位,经刺激有利于瘫痪肌肉的兴奋,预防废用综合征的发生,有助于损伤神经活性的激发[5]。而推拿则可结合不同手法达到调和气血和疏通经气的作用,可对机体表面感受器进行刺激,调节大脑皮层失衡状态,促进其兴奋与抑制正常功能的恢复;穴位注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其为神经系统生物活性分子之一,可神经突起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双重作用,可调节神经细胞生长发育、分化以及再生,减少受损神经元变性和死亡,有助于诱导轴突生长,促进髓鞘形成和神经纤维再生。经穴位注射可提高受损神经局部药物浓度,发挥神经走向治疗作用。而作业疗法可通过损伤肢体的主动或被动活动,有效预防肌肉萎缩,促进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物理疗法可有效改善周围神经血液循环,促进周围神经炎症和水肿的消除,以有效减轻神经损伤,促进神经再生。

本研究中,常规康复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综合康复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显示,综合康复组患儿临床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组,患儿家长对康复治疗的满意评价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康复效果,减少肌肉萎缩、肢体畸形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患儿家长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1]任灵敏,陈静,景春燕,等.MK-A型肌兴奋仪在小儿臂丛神经麻痹康复中的应用.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8):47-48.

[2]付惠玲,宋舜意,田金富,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疗效观察.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33(3):221-223.

[3]李红.综合康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患儿56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13(5):415-416.

[4]李靖婕.恩经复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4):65-66.

[5]贠国俊,曹建国,吴凌云,等.综合康复治疗32例分娩性臂丛损伤的疗效分析//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3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93

2016-08-19]

471000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臂丛穴位小儿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夜盗小儿(下)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