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2016-01-27赵博
赵博
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赵博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以及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选取同期10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斑块分布、斑块大小等情况。结果脑梗死组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现率92%高于正常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分布情况和正常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颈总动脉总干内中膜厚度及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分别为(0.85±0.13)、(0.94±0.17)mm高于正常组(0.61±0.14)、(0.69±0.18)mm;脑梗死组颈总动脉阻力指数为(0.75±0.11)高于正常组(0.66±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尽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判断斑块性质,有助于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检查意义。
脑梗死;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目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升高,患者主要是因缺血性脑血管病,而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系,如斑块形成可导致血管狭窄,斑块脱落也可引起血管狭窄等[1]。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声像学特点,探讨其与脑梗死发生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排除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中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为(59.6±8.4)岁。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正常组,本组对象无脑梗死、无冠心病、无肝功能衰竭、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龄为(57.4±7.5)岁。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探查,设定探头频率。患者取仰卧位(去枕),把两肩下适当垫高,头后仰并偏向检查部位的对侧,检查过程中嘱咐患者要情绪放松使颈部肌肉放松。在扫查过程中观察其无名动脉、颈总动脉及颈总动脉分叉部位、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内膜改变情况,对血管管腔内径和内膜中层厚度,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在的部位、斑块大小、斑块性质以及斑块内部回声情况,同时测定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颈总动脉舒张末期峰值流速及颈总动脉阻力指数。
1.3 评定标准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1.5 mm,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局限性增厚>1.5 mm,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结果比较 脑梗死组中92例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现率为92%;92例患者共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87处。正常组中15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现率为15%,15例共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7处。脑梗死组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现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比较 脑梗死组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颈动脉分叉共96处(51.3%)、颈总动脉主干共57处(30.5%)、颈内动脉起始端共23处(12.3%)、颈外动脉起始段共11处(6.0%)。正常组中颈动脉分叉共13处(48.1%)、颈总动脉主干共8处(29.6%)、颈内动脉起始端共4处(14.8%)、颈外动脉起始段共2处(7.5%)。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颈总动脉总干内中膜厚度及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比较 脑梗死组颈总动脉总干内中膜厚度及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分别为(0.85±0.13)mm、(0.94±0.17)mm高于正常组(0.61±0.14)mm、(0.69±0.1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颈总动脉阻力指数比较 脑梗死组颈总动脉阻力指数为(0.75±0.11)高于正常组的(0.66±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发生后可导致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使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了解导致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及时给予有效干预有助于减少脑梗死发生[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结果显示,脑梗死组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现率92%高于正常组15%(P<0.05),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极为密切[3,4]。有研究认为,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不稳定斑块居多,而正常者主要是稳定斑块,所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影响着脑梗死发生[5]。不稳定斑块容易破裂脱落,堵塞远处血管,导致脑梗死发生[6,7]。本文结果显示,不管是脑梗死组还是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主要位于颈动脉分叉处,这可能与此处的解剖结构以及颈动脉分叉处的特殊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关系。脑梗死组颈总动脉总干内中膜厚度及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分别为高于正常组(P<0.05)。脑梗死组颈总动脉阻力指数为(0.75±0.11)高于正常组(0.66±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弹性和顺应性显著降低,可导致血管狭窄而容易引起致血流变缓,使脑部供血减少。
综上所述,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有助于预防脑梗死发生,具有重要检查意义。
[1]谭风华.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2,8(2):211-213.
[2]朱艳珊.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中国现代医生,2012,6(9):23-24.
[3]崔亚,于洋,董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8(1):64-65.
[4]郑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药科学,2014,10(8):90-91.
[5]陈文实,张锋,丁中,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9(7):1-3.
[6]李俊山.健康人颈动脉血管超声指标的横向研究与随访观察.河北医学,2011,6(4):502-504.
[7]罗凝春,宋晓玲.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探究.吉林医学,2011,10(18):373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030
2016-04-25]
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超声检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