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果蔬采后产业发展趋势

2016-01-27赵从凯

中国果菜 2016年4期
关键词:果蔬发展趋势

赵从凯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00)



我国果蔬采后产业发展趋势

赵从凯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00)

摘要:果蔬采后产业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本文就我国果蔬采后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果蔬采后产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果蔬采后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果蔬;贮藏加工;发展趋势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据统计,2009年我国蔬菜、水果生产仅次于粮食作物,居种植业的第二和第三位;2014年,我国果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近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生产大国;2014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千多万hm2,年产量超过7亿t,人均占有量达500多kg,居世界第一位。其产量与产值超过粮食,成为我国第一大农产品[1,2]。但是果蔬具有易腐性,果蔬生产存在较强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往往因贮藏、运输不当,造成大量腐烂,出现“旺季烂、淡季断”的现象,导致果蔬的附加值和效益低下、商品性不佳、安全隐患多、产品竞争力不强、损耗和浪费严重等。

发达国家很早就把采后保鲜加工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如美国农业采前采后投入的比例为30%和70%,意大利、荷兰农产品保鲜产业化率为60%,日本大于70%。果蔬损失率美国为1.7%~5.0%,而我国则在25% ~30%,可见,我国果蔬采后的保鲜和加工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1]。果蔬保鲜加工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新产业,目前正处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逐步成型的时期[2]。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在分析国外发达国家果蔬产业先进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果蔬保鲜加工的发展方向。

1 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果蔬贮运保鲜与加工技术总体水平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果蔬采后产业发展迅猛,大宗果蔬贮藏已基本解决,基本实现南北调运与长期供应[3];果蔬加工业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外向型果蔬加工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但是,整体而言果蔬的贮藏加工还存在以下问题。

1.1可贮品种少

我国果蔬全国各地均有贮藏,但受果蔬产地、品种、采收时间、采收期的长短、耐贮藏性能以及经济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果蔬贮藏形成了比较集中的几个特色区域,主要有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新疆等地,并且区域性的发展导致了可贮品种少。水果主要有苹果、梨、香蕉、柑橘;蔬菜有大蒜、蒜薹、洋葱等,其他各品种贮藏技术大都不够成熟,商业性贮藏少,新品种贮藏技术缺乏,致使有些优良新品种,尤其是一些地方性果蔬和野生果蔬,刚刚开始规模化,就出现卖果难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品种产业链的发展。

荔枝、龙眼、板栗等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的优势水果品种,但首先要解决贮藏保鲜问题才能与国外水果竞争,目前荔枝、龙眼、板栗的保鲜技术尚未突破,因此要开发出特有且先进的贮藏保鲜模式,推广先进的贮藏保鲜技术,突破传统的贮藏保鲜模式,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1.2加工品种少,加工程度低

我国果蔬加工业中仍沿用“以鲜食为主,残次果加工”的传统概念,加工技术上也多是低级、初级加工,造成原料的大量损耗和浪费。加工技术和装备普遍落后发达国家10~20年,各种高新加工技术的应用很不普遍,尤其是特色果蔬的加工程度很低,果品与蔬菜的加工转化能力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1.3贮藏规模小、容量不足

有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果品产量从657万t增加到2.27亿t,增长了34.5倍;而目前我国果品贮藏能力约为总产量的31.24%,这就直接导致每年因为腐烂造成的损失高达果蔬总产量的20%~30%。这一点在一些地方尤其突出,如甘肃宁县,该县瓜菜产量2015年约30万t以上;苹果总产量预计达到16.3万t,其他果品产量也较高,而该县现有的机械冷库库存总量仅为33000t,显然与库存需要量相差甚远。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流通保鲜系统,降低果蔬的损失率。

1.4流通模式落后

农产品贮藏保鲜包括分级、预冷、包装、贮藏保鲜、物流、信息平台等各环节的设施装备、操作工艺、方式方法以及功能型数据的挖掘整合。传统的果蔬流通商业模式是“生产者-购销商-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消费者”。其症结主要表现在重复交易环节多和整体物流落后两个方面。从整体商业模式的运作来看,传统商业模式中层层流通环节所导致的高成本已经成为阻碍现代商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不断上升的物流成本,最终转化成终端消费者难以接受的物价。据调查,目前在果蔬物流企业中基本未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自动识别和条码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因此所能提供的物流信息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多样性等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

1.5果蔬商品化处理水平低

我国水果以本国消费为主,参与国际贸易的比例一直很低,出口量不到国际水果贸易的3%。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果采后的商品化处理量少、技术落后。我国果蔬商品化处理起步较晚,商品化处理量仅占总产量的10%。果蔬的产后商品化处理包括清洗、打蜡、分级、包装等程序。根据水果产销趋势可以发现,水果产值的大部分是由产后处理和产后加工创造来的。果蔬采后处理技术、“冷链”技术、加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果蔬等增值2~3倍。美国等发达国家果蔬采后处理已实现了产业化,且采后增值潜力非常可观,农产品的70%以上是通过采后商品化处理、储藏、运输和销售环节来实现的。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果品采后机械化商品处理量约15%,蔬菜80%以初级产品上市,采后损失约为30%。采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日本为2.2,美国为3.7,我国仅为0.38,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

2 果蔬贮藏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2.1重视果蔬贮藏加工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应用

中国果蔬贮藏加工产业在国际化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其竞争本质是科技竞争,今后中国果蔬贮藏加工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将比过去更加倚重于科技创新。要逐步实现果蔬采前管理,采后处理和贮藏加工统一协调管理机制;建立包括采前、采后、生产、贮藏、加工、流通及销售的全国果蔬产品信息网络系统和加工产品的规格、标准和质量化管理体系[5]。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果蔬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开展对主要贮藏加工企业、原料基地、批发市场和超市的例行监测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行果蔬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2.2广泛应用果蔬冷链物流技术

果蔬是一种易腐烂、易损耗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从生产到消费应该经过采摘、预冷、挑选、病虫害防治、包装、储藏、运输、批发、配送等一系列处理,才能保持新鲜,即果蔬从采摘到消费都要在“冷链”状态下流通[6]。果蔬产业冷链要求从产地预冷、分级、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同时要配套发展在整个冷链流通过程中不间断的低温物流。目前,我国果蔬领域的冷链物流系统发展还比较缓慢,冷链流通比例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应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低温包装和保鲜技术基础上,针对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创新。运用先进技术改进现有冷藏库及其运输工具,逐步实现对冷藏设备设施的自动化、信息化监控。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积极研发与推广应用各种类型和功能的专用冷藏集装箱,大力推广适合小微企业和农户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库。同时,联合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方面的力量,组建一个由客户、运营商和投资者组成的联盟,使果蔬的采后生产-流通-销售的整个过程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冷链物流,保证果蔬处于持续低温状态,维持果蔬品质和最小的腐烂损耗。

2.3强化果蔬保鲜、加工先进技术的应用

果蔬保鲜方面,用气调库贮藏保鲜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贮藏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大大延长果蔬的贮藏期限和大幅度降低由于微生物和生理病害造成的损失,并能保持果蔬的营养价值。现在很多发达国家果蔬产品已基本实现了冷链、气调贮藏,像美国、日本等国80%的苹果都采用了气调保鲜贮藏技术[6]。而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引进气调冷库用于农产品贮藏,到目前为止,果品的贮藏能力仅为总产量的20%,并且多为简易贮藏,冷调、气调贮藏仅占贮藏能力的7%,气调贮藏远远低于总产量的1%,气调贮藏仅200余万t,由于技术和效益等方面的原因,气调库的利用率不高。现在,我国冷库大多集中在城市,主要用于贮运、营销,而建在果蔬产地——农村的却很少。在果蔬产地建冷库,这就要求建造重量轻、效率高、建造方便、造价低廉的组合式冷库,才能大大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在气调库建造规模上,应是大、中、小结合,产地应以发展中小型气调库为宜。另外,还要积极加强农产品采购品质控制、检测技术研究、生理研究、病害及发病机理研究;开发多功能聚烯烃基保鲜膜,集纳米防霉、微孔透气、防雾化和脱除乙烯等多层次保鲜功能;加强防腐型、防褐型、保绿型和增光型等多功能可食性涂被保鲜剂及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强农产品完熟、衰老调控基因以及抗病基因、抗褐变基因和抗冷基因的转导研究,从基因工程角度解决产品的保鲜问题。加强物理保鲜技术、天然化学物质、生物保鲜技术及综合保鲜技术的研究,将为果蔬保鲜提供新的途径或手段,全面提高果蔬产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途径[7,8]。

开展果蔬深加工,一方面可以缓解鲜果销售压力,调整销售时间;另一方面,还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果蔬的深加工、精加工,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果蔬加工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一些技术难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如我国果汁生产中的果汁褐变、营养损耗、芳香物逸散及浑浊沉淀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的果蔬汁加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果蔬汁加工生产线等,采用一些先进的加工技术如高温短时杀菌技术、无菌包装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将我国的果蔬汁加工生产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然而果蔬冰温保鲜综合技术、特色果酒深加工系列工艺等研究,还需要多学科的联合、企业的参与以及政府的支持。因此应鼓励更多的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对接,建立更紧密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3 小结

果蔬贮藏加工将是果蔬采后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会逐渐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果蔬贮藏加工将由大宗水果转向品种的多样化,特别是一些珍稀和新品种将会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切割果蔬和净菜加工与产业化也会加速发展。鉴于我国的科技与经济现状,果蔬的贮藏保鲜方法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仍会以贮藏和冷藏方法为主,MA简易气调贮藏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在今后一段时间会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应用范围,随着出口量的增加,气调贮藏和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设施和标准化工作也会加快发展速度。提升果蔬贮藏加工业的装备水平,加快果蔬加工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真正实现果蔬贮藏加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总之,果蔬贮藏加工是果蔬生产减耗、保值和增值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贮藏加工技术将得到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其蓝.果蔬贮藏加工与质量控制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保鲜与加工,2012,12(6):48-53,56.

[2]单杨.中国果品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3):1-12.

[3]王勇,李恒,马超.我国果蔬加工技术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J].农产品加工,2010,(10):64-65,68.

[4]金长娟,弭道彬.我国果品蔬菜贮藏保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2010,(1):51-52.

[5]刘忆冬,童军茂.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J].保鲜与加工,2004:1-2.

[6]邵永华,钟存良,夏再善.果蔬贮藏保鲜业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机化,2006,(5):71-73.

[7]罗海波,姜丽,余坚勇,等.鲜切果蔬的品质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0,3(31):307-310.

[8]高海生,赵希艳,李润丰.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7,2(28):273-278.

Research Tre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Fruit and Vegetable in China

Zhao Cong-kai
(Weifang Vocational College,Weifang 261000,China)

Abstract:The post production industry is a new industry,the status of the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dustry of postharvest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China were reviewed,and in reference to the postharvest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based o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industr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fruit and vegetable processing industry.

Key words:Fruits and vegetables;storage and processing;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TS2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038(2016)04-0006-04

收稿日期:2015-11-16

作者简介:赵从凯(1979—),讲师,研究方向为果蔬生物技术

猜你喜欢

果蔬发展趋势
果蔬PARTY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中国果蔬》征稿简则
出行方式大集合——创意果蔬组合
果蔬的畅想世界
Skin Food人气果蔬系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