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线建设中一条壮丽的对角线——鞍钢援建水城钢铁厂纪实

2016-01-27宋东泽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14期
关键词:钢铁厂水城鞍钢

文/宋东泽

三线建设中一条壮丽的对角线——鞍钢援建水城钢铁厂纪实

文/宋东泽

1970年10月1日,水城钢铁厂炼出第一炉铁水

1966年7月,陶惕成(右一)陪同冶金部副部长徐弛视察水钢

三线,曾是风雪呼啸,苦寒荒蛮,令人望而却步之地;三线,也曾是风卷红旗,军号嘹亮,令人血脉贲张的豪迈之地。

1964年以来,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场耗资2052.68亿元,投入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民工的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让中西部贫瘠的土地上闪现了工业现代化的曙光,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壮丽的诗篇。其中,辽宁对贵州六盘水的支援,特别是鞍山钢铁厂对水城钢铁厂的支援建设就是一个典范。

对角线式的迁徙

在三线建设中,作为重工业基地,素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辽宁,自然要无条件地承担大量的援助任务。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64年到1970年,辽宁就陆续迁往大三线职工9.98万人,随迁家属15.66万人。建设者们从生活便利的大城市奔赴祖国边远山区,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克服基本生活用品短缺、精神生活严重匮乏、家中长幼无法照顾、自然灾害频发等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人间奇迹。

鞍钢作为我国冶金系统机械制造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作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承担了很多包建援建的项目,特别是对水城钢铁厂和攀枝花钢铁厂的支援,成为三线建设的典范。水城钢铁厂所在的贵州六盘水,地处川、滇、黔、桂四省接合部,有丰富的煤、水、电、矿石等资源,有“黔西煤海”“高原之都”的美誉。当年,从鞍钢、抚顺矿区、阜新清河门工程处等地抽调万余名工人、干部包建水城钢铁厂。所谓“包建”,就是要从筹建、施工到建成投产,一包到底:从为新厂配备领导到培训技术人员,从提供设备、资料到承担实验研究,从购进原料到投产初期的备件,都要一应俱全,全盘负责。

从辽河平原到云贵高原,一条近乎对角线式的迁徙全速拉开。由数万名勘测、基建、安装人员组成的建设大军,冒风雨,顶酷暑,斗严寒,上高原。他们中有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还有人领着妻子、老人和孩子,乘坐火车、汽车驶向陌生的地方。开拓者们在贫瘠的土地上,有的支起帐篷,有的架起活动板房,有的在牛棚马圈里办公,有的夜晚干脆睡在洒满星光的野外大地上,创业之艰辛前所未有。

有建设者在回忆录中写道:“开工时正值雨季,我们住的是帐篷、草棚和干打垒(不用钢筋、混凝土)的土墙房。临时工棚内,工人们睡二层床铺,晴天像蒸笼,雨天稀泥塘,四面通风。当时有这样的顺口溜:‘守山餐,伴山眠,风梳头,汗洗脸。’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没有澡堂,就在河沟里洗洗抹抹。没有星期天,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天半。没有加班费,没有工程界限,抬设备,卸车皮,什么都干。没一个叫苦退让,没一个计较埋怨。”

贫穷磨砺斗志,艰苦锻造坚韧。锲而不舍的人们,硬是将工厂“挤”进了大山的肚腹,林立的厂房裸露在大山表层,像一片新的“山峰”。山和厂粘连在一起,这场非自然力的“造山运动”,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钦佩,无尽的感慨……

三线建设者们用双手把贫困交给了历史,用两肩担来了幸福!

荒寂山野里的人间奇迹

六盘水水城,位于黔西煤海的腹部,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完全能够满足发展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对精煤、原煤的需求。且此地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是建设大企业比较理想之地。

1966年1月13日,冶金工业部下达水城钢铁厂设计任务书,其规模为年产50万吨,分两期进行,由鞍山钢铁公司承建。

1966年2月13日,鞍钢首批援建水城钢铁厂的职工队伍到达水城。厂址选择在水城放马坝,此地周围青冈树挺拔茂盛,故水城钢铁厂代号为“青冈林场”。

1966年6月,水钢建设工程正式破土动工。鞍山三冶建设公司、鞍山矿山公司、鞍山阀门厂、第七冶金建设公司等20多个单位陆续抵达六盘水,贵州毕节支援大量民工,3万多人形成第一次大会战高潮。在荒寂的山野里,工棚遍地,人潮如流,机器轰鸣,奏响了开发建设的畅想曲。

第一期工程大会战,开始进展比较顺利。不久遭到“文化大革命”冲击,党委被冲击,干部靠边站。以陶惕成为首的一批领导干部受到严重冲击,会战领导力量被削弱,建设物资失去保障。在艰难条件下,陶惕成等领导同志仍然坚持奋战,抵制了冲击。1969年,第一座焦炉出焦,1970年,第一座高炉投产、烧机厂一号烧机建成投产、观音山铁矿部分建成投产,并完成了50万吨铁的配套建设。

1971年1月,冶金部下达《关于水城钢铁厂建设问题的报告》。《报告》明确:“从一九七一年起,水钢不再由鞍钢保建。”“鞍钢第三冶金建设公司在水城施工的六千六百多人,为建设三线做出大量贡献,现在还需要他们继续留在贵州,并改编成第八冶金公司。”“原商定由鞍钢调给水城的三千零六十名生产技术骨干,目前已调去两千零五十四人,不足部分,请鞍钢继续配齐。”“鞍钢支援水钢的干部去留问题,原则上,凡属贵州省需要的都留下工作,并办理正式手续。”

今天,我们可以反思三线建设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受极左的思想影响,片面强调备战形势,忽视了客观经济建设规律,造成生产生活不协调的问题;再如,计划规模变动频繁,一些项目今年上、明年下,停停打打、反反复复,返工、停工,造成巨大损失浪费;又如,没有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出现“小马拉大车”局面,部分工程“小、洋、全”,收不完的“尾”,配不完的“套”。但谁也没有理由否认三线建设的巨大成就。

水城钢铁厂,这颗云贵高原上的钢铁明珠,是鞍钢人、辽宁人向历史交出的答卷:主体厂区炼铁、烧结、焦化、动力、炼钢、轧钢、机修等车间,呈多级台阶分布在海拔1880米的三块煤田和放马坝等山间坝子上;滇黔铁路干线横贯水城境内。可以说,广大三线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人间奇迹,为贵州打造了坚实的后方基地。

水钢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名字

在水城钢铁厂,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个名字——陶惕成。这位34岁就担任鞍钢副经理的汉子,于1966年3月在疗养治病期间临危受命,担任贵州水城钢铁厂建设总指挥。由于长期艰苦生活的磨难,他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每天要吃下7片安眠药才能入睡。他还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工作时一边敲打着关节,一边写材料。他的视网膜炎症也未能得到及时医治,右眼几乎完全失明。可他每天还要看大量的书报,批阅数十份文件。就是这样的一位病人,以顽强的革命意志,挑起了水城钢铁厂总指挥的重担。

为了寻找理想厂址,陶惕成拄着拐杖,披荆斩棘,跋山涉水。遇到坡陡路滑处,他就让人上拽下推,直到上坡为止,不放过每一个选址的可能。

为了让青年职工安心工作,陶惕成走帐篷、串工棚,和工人兄弟们促膝谈心,面对面做思想工作。人们还记得,在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他不顾多病之身,将一位披红戴花的劳模背在身上,绕场一周,大家无不为之动容。

为了让水城钢铁厂尽快发展起来,陶惕成立下了“三步走”的军令状,获得彭德怀同志的高度赞扬。陶惕成指出,第一步要站得稳,让职工安心工作,与少数民族群众和睦相处;第二步要展得开,向解放军学习,发扬工人阶级优良作风;第三步要力创国家一流钢厂,把国家下达的三年任务用两年时间来完成。

就是这样一个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抓得严的好领导,却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非人折磨。面对瘫痪的工地,他痛心疾首,却并未因此消沉。就在他刚刚离开批斗会场3小时,正准备和基建处的同志谈工程进展情况之时,病魔夺去了他年仅47岁的生命。

陶惕成与许许多多牺牲在三线土地上的人一样,他们的牺牲饱含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悲壮而豪迈。陶惕成也与千千万万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援建人一样,他们将中华民族性格中坚强不屈、乐观向上、进取奉献的品格,融入了三线人的基因。因此,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什么人间奇迹,都不足为奇。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本栏编辑/牛泽群

猜你喜欢

钢铁厂水城鞍钢
水城会客厅-南昌蔚来“牛屋”
钢铁厂掠影
关于钢铁厂含锌尘泥综合利用的探讨
水城扬州
东晋水城“浮”出大纵湖
《鞍钢故事》创作谈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网友:“鞍钢桥梁钢厉害了,我的鞍钢,加油!”
鞍钢“五老”学雷锋 捐资助学十八载
百炼成钢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