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

2016-01-26王丽芬

学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材探究

王丽芬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尚不完善,在认识事物方面也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这门学科有很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会给他们的思维带来很大的冲击。为此,我们可以利用教学生活化方法,利用学习数学的事物,帮助他们加深理解,让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轻松,化繁为简,使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的映照下得到解构。这种教学方法从其本质上来说是对“数学来源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一个很好的诠释,它能缩短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能够以形象、直观的知识呈现形式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育生活化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042

一、课堂教学要有生活化的氛围

生活化教学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让学生的生活和课堂学习都能获得纵向的深入。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绪,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对教材进行生活化处理

教师开展教学多是以教材为主要资源的,因此,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整理,利用一些生动的、鲜活的生活案例替代教材上陈旧的教学案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触手可及,也能够让他们理解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如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时,我把教材中“校服颜色选择”的案例置之不理,而是选出了一位“小小调查员”,让他来调查、统计一下本班学生对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喜爱程度。这种转变实现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实际性,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收获了很多的快乐。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对教材有所舍弃,但是收获了教材原有资源所无法获得的益处,使教材的使用更合理,为学生营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二)对探究材料进行生活化处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探究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探究材料披上“生活化”的外衣,不仅能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贯彻“生活化”的主题,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探究活动的兴趣。如进行“找规律图形”的教学时,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并将“生活中的规律”的寻找作为本课的活动要点,并为学生制定了一系列的活动任务:(1)去生活中寻找有规律的图案。(2)利用简笔画的形式将所发现的图案画下来。(3)通过想象创造一些有规律的图形,要美观、简约。本次的探究活动成功地让学生将学习的目光转移到生活中,他们关注的不再是理论知识,而是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他们的课堂收获也不再仅限于学习能力的提高,而是获得了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因为探究而丰富,“生活”的味道为数学教学增色。

二、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生活化

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是由三个阶段组成,分别是导入、实施和反思,在这三个阶段中教师都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渗透,而且,每个阶段的渗透都有其独特的方式,侧重点也不相同。

(一)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完成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目光集中到课堂上也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心理学研究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熟悉的事物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快乐,使他们想要获得更多的知识。

如进行“统计”的学习时,我利用一些在校园中拍摄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统计”的世界,形成初步的、浅显的认识。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我向学生出示了学校小花坛的图片,图中有四种颜色的花,数一数共有27朵。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小问题:“大家都能看出这是什么地方吗?没错,就是我们的小花坛。大家来看这些花,老师想要知道每种颜色各有多少多花,大家来帮老师涂小方格好吗?把花的数量涂到相应的颜色下的方格内,并在方格下把数量写下来。”学生都很愿意参加这种活动,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涂完后,我把图片和学生涂的进行对比:大家来看一下,这两种方式哪个看得更清楚呢?哪个能更快地看出有多少朵某种颜色的花呢?学生自然会选择涂方格的,我就顺势告诉他们:我们这种数出来花的数量,然后涂方格表示数量的方式就是一种“统计”,统计还有很多的知识,我们一起来学习吧!这样,利用问答的形式,教师很容易就完成了本课的导入。

(二)利用生活实例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

完成课堂导入后,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则成为了课堂的重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加以灵活运用,为学生创造更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印象逐步加深。

1.开展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小学生的好奇心都非常强,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玩乐。教师要牢固抓住学生的心理,为他们设计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活动,让他们从生活中去体验数学的奥秘。

2.问题的设计要考虑生活化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教学进入更深层次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能够以提问的形式在学生的头脑中将数学与生活相互融合,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反思中要体现生活化评价的人文性

反思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总结,目的是确保课堂的有效性,促使课堂教学逐步优化。从生活化教学来看,反思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以及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形式要求生活化的评价体系必须具有人文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评价要有多元性。教学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生活化的问题多为开放性的题目,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为他们的奇思妙想点赞。

2.注重评价的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性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不是只针对结果的一刀切。数学活动多数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整体表现进行衡量,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等。

3.评价要多样。评价的多元性是指评价要全面,将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课堂相对宽松、自由,多样性的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的培养,还能够让评价更为公平、公正。

生活化教学巧妙地将生活搬到教学舞台上来,利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活案例对数学知识进行全新的演绎,不仅将深奥的理论知识分解为浅显的、具有探索意义的动态过程,而且为枯燥的数学原理穿上了趣味的外衣,使它更加审美和智慧的特性。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材探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材精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