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践考核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16-01-26王明华
摘要:实践教学分为课程内实践和综合性实践两类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文章针对课程内实践的特点,以管理统计学课程为例,在分析原有考核方式弊端基础上,完善了考核测评指标体系,加强过程考核,教学实践表明,新的考核体系提高了实践教学效率,使学生实践环节的成绩评定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课程实践 考核模式改革 过程考核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009
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达到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实践教学分为课程内实践和综合性实践两类相对独立的环节,相对于综合性实践,课程内实践学时较少,一般并不单独体现成绩,因此其考核环节也经常得不到重视,极大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建立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考核模式是实践教学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关键[1]。
一、课程实践考核模式现状分析
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其改革进程滞后于理论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的不健全是制约实践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模式的现状归纳起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核方法单一
现行实践考核基本上是教师通过实验报告来评判学生的实践成绩,学校教务部门教学检查也主要通过复查存档的实验报告来评估教师教学效果,一份实验报告很难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过程,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核内容缺乏层次性和多样性
现行实践考核基本上都是学生完成验证性实验,教师检查实验结果,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很少,教师很难观察到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无法体现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结果存在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考核缺乏反馈
考核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其目标不仅是评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考核过程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安排的合理性,这些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调整有很大帮助。但是在现行考核模式下,学生关注的仅是如何通过考核,而不是通过考核发现不足。
二、改革的内容与思路
(一)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确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理念,实践环节应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团结协作、独立思考和遵守纪律等方面素质的养成,实践考核指标体系应综合体现以上因素[2]。
(二)构建比较完善的考核测评指标体系
实验教学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多层次的教学行为,需要从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实验报告和期末综合性考试等方面全方位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具体实验课程的特点,需要教师在实践考核的内容与方法设计上下足工夫,设计考核测评指标体系,以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水平。
(三)加强过程化考核
过程化考核的核心思想就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结果,这个过程既指整个学期各单元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也包含学生在每个实践环节的预习、实践操作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现一个既定目标[4]。不少学生平时不努力,自觉性差,如果教师对过程管理不严,那么到期末学生会利用一切方法手段来对付考试,对付教师,知识没有学到,反而滋长了不良的学习心态。因此,教师要把好过程关,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在过程考核中学到知识。
三、课程实践考核模式改革的实践
《管理统计学》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管理统计学课程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求学生在掌握具体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具备应用统计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里包含三个层次的目标,一是基础知识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统计方法;二是运用层,针对具体实践问题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三是实现层,掌握统计软件SPSS的基本应用。后两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均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的。上机实践环节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其分析思考能力的同时,在培养、锻炼其创造性思维方面也起到关键作用。
(一)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根据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将实验教学划分为SPSS基本操作、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四个单元,每个实验单元均从实验态度、实验预习、实验过程与实验报告几个方面进行考核,每部分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考核内容包括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前者的目的是考核学生SPSS操作技能,后者的目的是考核学生应用具体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次考核后教师及时向学生反馈考核结果,并在下一单元考核前组织一次补考,两次成绩(如果参加补考)取高者。期末再进行一次综合应用考核,学生分组完成一定情境下的任务,需要综合本课程所学知识,在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考核指标体系及分值见表1与表2。
表1 过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考核指标\&一级指标\&实验
态度\&实验
预习\&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二级指标\&出勤\&纪律\&理论基础\&实验准备\&SPSS操作\&结果分析\&方法选择\&数据处理\&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上交及时\&分值\&5\&5\&5\&5\&15\&10\&20\&15\&10\&5\&5\&得分\&\&\&\&\&\&\&\&\&\&\&\&]
表2 综合应用考核指标体系
[考核指标\&一级指标\&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二级指标\&方法选择\&数据调查\&数据处理\&SPSS操作\&结果分析\&分工合理\&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上交及时\&分值\&20\&15\&15\&15\&10\&5\&10\&5\&5\&得分\&\&\&\&\&\&\&\&\&\&]
(二)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与评价
该考核评价体系连续三个学期在我院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10个相关专业中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收到良好效果。
1.完善了考核内容
考核体系重视全过程评价,每一个实验单元,每一实验过程都在考核评价体系中,而实践报告的总结和集中笔试又体现了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这些指标涵盖了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部,并给予了权重不同的量化分值,即具体又量化,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便于实施,避免了以往实践教学考核的随意化,有利于建立长效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将实验考核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学生普遍比以往更重视实验课,改变了以往没有严格考核机制时学生不重视实践课程学习的弊端,随便请假的学生少了,预习的学生增加了。新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使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更有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对于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起到了督促作用,某一单元没学好,马上补考、重修该单元,而不是到期末才意识到该部分内容没学好。新考评体系使实践教学课堂纪律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聊天、外出、玩游戏的现象几乎不见了。因此,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促进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了其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书写实验报告细致规范。
3.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考核体系改变了以往指导教师只重视实验原理的讲解和实验报告的批改,不重视指导学生实践过程的现象。明晰、全面的考核体系使教师有了更强烈、更明确的责任感,促使他们在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基础上,更加认真地备课,更注重实验教学讲解的规范性,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要求更加严格,实验操作指导也更加耐心细致。
参考文献:
[1]李春晖,张学睦,李建楠.高等学校实践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3):222-224.
[2]荣瑞芬,闫文杰等.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模式探索[C].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178-181.
[3]付保川,张兄武等.以强化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重构—以苏州科技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5-47.
[4]张宏涛,曹仰杰.过程化考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66-67.
基金项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立项课题(项目编号:YB130415)。
作者简介:
王明华(1979- ),女,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中国注册会计师。(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