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在常见禽病防治中的应用
2016-01-26覃梁媛
覃梁媛
(广西柳江县水产畜牧兽医局545100)
中草药在常见禽病防治中的应用
覃梁媛
(广西柳江县水产畜牧兽医局545100)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品种多、花样齐,毒副作用小,因此,中草药机理研究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中草药在常见禽病防治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本文将对中草药在治疗常见禽病的优势和问题做一分析。
中草药;禽病;应用;优势;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畜牧部门加大投资和政策导向,养禽产业的规模逐年增加,但仍存在养殖过程中用药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滥用药物已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且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长期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剂导致家禽产生较强的细菌耐药性,为提升治疗效果不得不加大药物量剂,这样就使得家禽细胞、组织和器官药物蓄积,如人长期食用该类产品,将导致这些有害物质在人体中不断积累,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目前,中草药在国内市场的倍受青睐,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意义,中草药在家禽疾病防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将对中草药在常见的家禽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和优势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和总结。
1 中药防治常见禽病的优势
经近年生态鸡规模养殖生产实践检验认为,某些安全、低毒副、低残留的保健型中草药 (食药材)合理应用于养鸡业,即可防治某些四季常见病,又可达到促长增重、养殖增收的目的。具体总结中草药在鸡病防治应用中的优势主要包括。
1.1 降低防治投入费用
尽量选择地方天然出产、易取易得、使用方便的食药材,经过科学辨证、对症用药,处方兼顾四季气候变化与鸡病的临症变化,侧重于标本兼治,较全西药治疗更为人性化。视具体情况,可将对症的食药材单用或合理组方加减应用,相对可节约防治成本20~30%左右。
1.2 安全及广谱高效性
多种可入中药的食药材本身就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比如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等;某些药材还含有一些抗病毒、抗菌、抗寄生虫的有效成分,甚至还有诱食、消食健胃的作用。因此,按照中兽医 “食药同源”的先进理论合理选择应用某些中药材,既可防治病,又可促长增收,具有低残留、低毒副特点,对动物产品安全、人畜健康非常有利,且排泄 (代谢)终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最轻。
1.3 避免耐药性
中药材灵活组方可达到代替抗生素 (抗菌素)的一般效果,通过将多味食药材有机组合,联合用药、协同增效作用显著增强,其抗病毒、抗菌作用不亚于西药 (药物有效浓度维持时间相对较长,但要用药3剂以上方可见效,见效速度相对于西药较慢),重复用药、多次用药并不产生耐药性。
2 中草药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产品较少质量不高
中兽药提纯产品比较少,某些提取液的治疗效果不如初加工品,但初加工品在治疗添加时量剂不好控制,一旦添加过多会影响到家禽的采食量。大部分中草药为综合性添加剂,缺少有针对性的高效性中草药剂。单一性的中草药剂有利于家禽的机体吸收,特别是超微粉碎制剂,液体制剂。但目前主要以传统散剂应用居多,且目前大多数兽药企业生产散剂时,对中药原料采用常规的粉碎技术,粒度过大,对家禽而言,自身排泄快,药物有效成分则不易被机体充分吸收,大大降低了药效。
2.2 药品创新能力不足,研究落后
近年来,养殖污染加剧及保护环境意识增强,药品的研制向精,细,深方向发展,中草药的应用在国际舞台上的异常繁荣,尽管中草药起源于中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先进的研究和高科技产品开发方面一直落后于国外的研究与开发,大部分药剂的应用仍然遵循我们的祖先医药技术,对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依旧处于落后状态。推出的具有高科技的产品比较少,产品质量不稳定,很难得到期望的治疗效果。
3 中药组方应用原则
笔者经实践认为,一些媒体和资料上介绍的组方超过10味以上食药材的复方中药不可取,其中一些药材在地方并不常见,要尊重农牧区实际,尽量就地取材为妥。首先要坚持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实惠”原则。其次是优选低毒副、低残留、保健型食药材,坚持 “产品质量安全第一”原则。第三是科学辨证四时时令变化(环境条件变化)及动物流行病学变化,做到 “辨证用药、对症施治、标本兼治”,坚持好科学辨证与组方原则。第四是精准把握用法用量,既不造成浪费又要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及效果。
覃梁媛 (1984.9-),女,广西柳江县人,大专,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兽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