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诊断和防治措施
2016-01-26程艳华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人民政府畜牧站123204
程艳华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人民政府畜牧站 123204)
浅谈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诊断和防治措施
程艳华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人民政府畜牧站 12320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并以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而闻名,严重阻碍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简要综述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临床诊断以及防治措施等,旨在为养鸡生产中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和建议。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症状;诊断;防治措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又称禽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所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1]。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该病毒感染后可继发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性疾病,给我国乃至世界的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病原学特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为单链正义RNA病毒。由于IBV的核酸在复制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突变和高频重组,因而导致该病毒有很多的基因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发现的血清型超过30种。该病毒主要存在于鸡的呼吸道分泌物中,而且无论所分离的病毒株来自何种组织,都能很容易地感染鸡的呼吸道并使气管发生特征性病变,并在发生呼吸道症状后继发肾脏及其他器官的病变,只是在毒力上有所差异。
2 流行病学特点
鸡是IBV病毒的自然宿主,但不同品种或者品系的鸡对其敏感度不同。各种日龄的鸡均易感,以雏鸡和产蛋鸡的发病最为常见,其中肾型毒株多发生于20~50日龄的幼鸡。本病常年流行,尤以冬春寒冷季节最为严重。感染后的病鸡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泄殖腔等途径向外界排毒,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受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饲养、运输用具等是主要的传播渠道。该病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潜伏期较短,一般3d左右,同时在鸡群中的传播速度很快 (一般2周内可波及全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所感染血清型毒株的毒力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如气温变化、通风状况、饲养环境、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等)有关。
3 临床症状
该病类型复杂,通常可分为呼吸型、肾型、肠型等多种。
3.1 呼吸型感染
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潜伏期很短,一般为1~5 d。感染鸡突然发病,然后迅速扩散至全群。幼龄鸡 (4周龄以下)感染主要引起呼吸器官的功能性障碍。主要是出现咳嗽、流鼻涕、喷嚏、喘气、气管啰音等,并且病鸡怕冷扎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5周龄以上的病鸡症状较轻;成年鸡也可出现以上轻微症状,最显著的症状是产蛋率下降,各种畸形蛋、软壳蛋、粗壳蛋的比例增加,蛋白稀薄,并与蛋黄明显分离等[2]。病程一般为1~2周,时间长的可持续3周以上。蛋鸡幼雏感染,有可能造成输卵管的永久性损伤,从而导致产蛋性能的丧失。
3.2 肾型感染
如病鸡发生肾型毒株的感染,其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或者不出现。该型感染主要发生于2~6周龄的雏鸡。发病鸡精神萎靡,羽毛蓬乱、食欲不振,并出现饮欲增加、白色或者水样腹泻。该类型发病雏鸡的死亡率常随感染日龄、病毒毒力大小和饲养管理条件而有所差异,一般为30%左右,6周龄以上的死亡率则较低[2]。
4 病理变化
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情复杂,其病理学变化主要发生在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上皮组织。此外也有可能出现在肌肉、肠道和腺胃的病变。
4.1 呼吸型
该类型病变主要是出现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出现病变。例如鼻腔、气管和支气管内有浆液性和卡他性或干酪样渗出液,气管黏膜粗糙、肥厚等。产蛋鸡偶尔可见鸡卵泡充血、出血或变形,并可能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和输卵管腔的粘连。如果是幼龄鸡发生感染,则在性成熟后,其输卵管的长度不及正常的一半。
4.2 肾型
该类型在发病初期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随后消失。主要是出现痛风、肾脏肿大,而且表面呈现出弥漫性的尿酸盐分布,或在内部形成尿酸盐沉积,并呈现输尿管高度扩张等。发病蛋鸡的两侧肾脏往往出现一侧肿大,一侧萎缩。
5 临床诊断
根据本病在某一地区内特定血清型的扩散情况,呼吸道特征性症状、泌尿和生殖系统病变情况,再结合剖检变化可做初步诊断;如需要进一步确认则需要通过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等实验室技术来确诊。
6 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还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一般发病后的治疗效果也不甚明显,因此,做好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是防控本病的关键。
6.1 严格控制引种
引种时,严禁从IBV多发和爆发过重大疫情的地区或者种禽场引种,要选择来源清楚、体质健壮的雏鸡;引种前要彻底清洗鸡舍,并做好各种卫生消毒和环境温度控制的准备;引种后严格执行免疫程序,适时免疫,并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
6.2 做好环境卫生和防疫工作
要时刻保持好鸡场内外环境卫生和饲养、运输用具的清洗消毒习惯。外来人员未经批准,做好卫生消毒措施不准鸡场。发现病鸡要及时进行隔离和积极治疗;对于失去治疗价值的鸡只要立即扑杀,以迅速切断传染源;对死鸡要做好集中消毒、焚烧或者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工作。
6.3 做好预防免疫
本病的防治还是以预防为主,关键是做好免疫。7日时,可以选择皮下注射0.3~0.35ml/只注射新城疫和支气管炎二联油乳苗,或者选择新支二联苗 (Clone30-28/86)1.5倍量点眼、滴鼻。若突然鸡群发病,并出现明显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症状,要立即用卵黄抗体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6.4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继发感染
鸡舍内要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能忽高忽低,降低应激反应发生的可能性。目前治疗此病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能够使用。发现鸡群感染后,除了加强做好以上的饲养管理,做好通风、保暖,补充电解多维和矿物质饲料[3],来增强抵抗力,减轻应激以外,还要及时使用抗生素,进一步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
[1]杜丽银,王冬梅,翟可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12,14(9):36-37.
[2]崔金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综合防治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2):25-26.
[3]孙长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1-1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