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栽培技术及利用
2016-01-26贾培珍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畜牧服务中心038300
贾培珍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畜牧服务中心 038300)
苜蓿栽培技术及利用
贾培珍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畜牧服务中心 038300)
2001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走 “以牧为主,农牧协调发展”的路子。同时把草食畜牧业作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加快以苜蓿为主饲草基地的建设,成为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十分重要的工程之一。本文对苜蓿的生物特性、栽培、利用进行了介绍。
苜蓿;栽培;利用
1 加强以苜蓿为主人工草地建设的重要性
苜蓿是牧草之王,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苜蓿是我国实施农业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首选饲料作物。苜蓿堪称牧草之王,是世界上栽培最早、面积最广、最重要的豆科牧草。
2 苜蓿的生物学特征和特性
2.1 苜蓿的生物学特征
苜蓿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寿命为5~7年,长者可达25年,根系发达,直根系,主根系粗长。茎直立或半直立,高100~150cm,茎上分枝多,叶为羽状复叶有毛,卵圆形或椭圆形。
2.2 苜蓿的生物学特性
苜蓿为异花授粉植物,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抗寒性强,可耐零下20℃的低温,如有雪覆盖可耐零下40℃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性喜中性或微碱性,pH值6~8为宜,不耐强酸或强碱土壤。
3 苜蓿的栽培技术
3.1 栽培技术
3.1.1 地面处理
苜蓿种子小,播种前需精心整选地,深耕细耙,上虚下实,并保持土地水份,在贫瘠的土壤上种植,应适量施入厩肥和磷肥做底肥,以利于根瘤形成,起到增产的效果。
3.1.2 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无霜期的长短选择不同的品种,北方地区建议选用秋眠级在3~4级的苜蓿品种,便于安全越冬,也可获得稳定的产草量。
3.1.3 种子处理
播种用的种子要纯净,发芽率高,其纯净度和发芽率应在80%以上,播种前应进行浸种,测定发芽率,以便确定播种量。
3.1.4 播种期选择
以春、夏播种为宜,在土地墒情好、风沙少的地方最好春播,如春季干旱,风沙多的地方可在雨季夏播。
3.1.5 播种量及播种深度控制
一般牧草田每公顷用种子量11.25~18.75kg,草籽田每公顷用量7.5kg为宜,播种深度2~3cm。
3.1.6 播种方法选择
有单播、混播、撒播、条播之分,采用什么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条播为好,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便于田间管理。行距20~40cm,割草用的行距宜窄,30cm左右,收籽用的行距宜宽,可放到40~60cm。
3.2 苜蓿的田间管理技术
3.2.1 适时施肥灌溉
苗期植株矮小,易受杂草侵害,应及时除去杂草。苜蓿耗水量大,每生产0.5kg干物质,需水400kg,故在干旱季节如有条件应抓好几个环节的灌溉:冬前灌冻水有利于越冬,早春灌溉和每次刈割后灌溉,对提高产量质量非常重要。
3.2.2 适时刈割
苜蓿应在初花期刈割,过早影响产量,过迟则降低饲用价值,留茬高度5cm为宜,以利再生。
3.2.3 抓好病虫害防治
苜蓿的害虫有蚜虫、蓟马、金鬼子等,可用乐果、敌百虫、西维因粉剂等进行防治,有时发生锈病、菌核病、霜霉病、褐斑病等,可用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4 苜蓿的开发和利用
4.1 加工成干制品
苜蓿的适口性好,各种家畜都喜食。由于苜蓿高密度草捆和草粒便于贮存,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利用苜蓿进行调制干草和加工成草捆、草块、草粒,也有的加工成草粉,以此作原料生产 “安全性”的颗粒饲料或全价混合饲料。
4.2 放牧或刈割饲喂
苜蓿是很多畜禽所喜好的放牧饲草,但用于饲喂反刍家畜时应采用适当的措施,如与禾本科牧草混喂、露水未干前暂缓放牧,以防家畜膨胀病的发生。
4.3 制作青贮饲料
苜蓿是最优质的高蛋白饲料。大力推广苜蓿的种植是退耕还草的首选品种,是舍饲厩养家畜的优质饲草来源,随着优质牧草苜蓿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我国的畜牧业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