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霜霉病综合防治研究
2016-01-26陈文生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034000
陈文生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034000)
周春雷 (山西省忻州市畜禽繁育工作站 034000)
苜蓿霜霉病综合防治研究
陈文生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034000)
周春雷 (山西省忻州市畜禽繁育工作站 034000)
苜蓿霜霉病已成为我国苜蓿生产的主要限制性病害之一。本文介绍了苜蓿霜霉病的病源菌、发生规律、症状、分布与危害,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苜蓿;霜霉病;防治措施
1 引言
苜蓿霜霉病广泛发生于温带地区,在热带、亚热带的高海拔冷凉地区也有发生,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新疆、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四川、浙江、广东、江苏、云南等省(区)均有发生。苜蓿霜霉病可使苜蓿产草量、苜蓿草质量和种子产量大幅度下降。同时该病害也可使苜蓿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降低,有机物贮量减少,越冬不良,提早衰败退化。苜蓿霜霉病已成为我国苜蓿生产的主要限制性病害之一。
2 病原菌
苜蓿霜霉病由苜蓿霜霉菌 (PeronosporaaestivalisSyd.)引起。苜蓿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霜霉属。
苜蓿霜霉菌寄生在南苜蓿、紫花苜蓿、镰荚苜蓿、天蓝苜蓿、杂种苜蓿、奇源苜蓿等苜蓿属植物上。
3 发生规律
苜蓿霜霉菌以菌丝体在侵染的苜蓿病株地下器官中越冬,或以卵孢子在感病植株体内越冬。翌年春季随苜蓿返青生长,感病植株表现症状并产生分生孢子,随风传播,侵染新生植株,引起多次再侵染。另外,卵孢子随残体夹杂在种子中,是远距离传播苜蓿霜霉病的重要途径。
温凉潮湿、多雨季节或地面积水有利于苜蓿霜霉病的发生,炎热干燥的夏季苜蓿霜霉病停止发生。因此,春季和秋季在适宜环境下形成两个苜蓿霜霉病发病高峰。在我国北方,第一茬苜蓿受害最为严重。
4 症状
苜蓿霜霉菌主要危害苜蓿叶片和嫩茎,也可危害全株,形成系统侵染。苜蓿染病后叶片上出现不规则形状、边缘不清晰的小褪绿斑,黄绿色或淡绿色。随着病情发展,病斑扩大汇合以致整个叶片呈现黄绿色,叶缘向叶背卷曲。潮湿时叶片背面出现浅紫色或灰白色霉层,即苜蓿霜霉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有些苜蓿品种感病植株表现出系统侵染的症状,病株全部褪绿呈黄白色或淡绿色、茎短粗、扭曲畸形,植株矮化,株高只有正常植株的1/2~1/3。发病严重植株不能形成花序或发育不良,落花落荚,生产能力降低,甚至枝叶坏死腐烂,植株死亡。
5 分布与危害
苜蓿霜霉病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苜蓿生产,美国每年因霜霉病苜蓿干草减产25%,苜蓿草种子减产10%。在我国不同地区,苜蓿霜霉病都可造成危害。南志标报道感染苜蓿霜霉病的植株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粗纤维含量增加,导致家畜对苜蓿的消化率大幅下降。刘若等研究发现,感染霜霉病的苜蓿叶片光合作用功能降低,有机物贮量与根系养分积累减少,植株越冬不良,草地提早退化衰败,己经成为我国苜蓿生产的主要限制性病害之一。侯天爵等研究发现,苜蓿霜霉病是甘肃苜蓿主要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病株产量明显下降,单株重只有健康植株的51.7%,种子产量也同时受到显著影响,病株生殖枝数和生殖枝的花数分别为健康植株的42.2%和59.3%。南志标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新疆阿勒泰地区苜蓿霜霉病发病率高达79~100%,由于霜霉病的影响,苜蓿种群密度不断下降,在建植数年之内,单位面积的株数减少84%,苜蓿的产草量和质量以及种子产量大幅度下降,严重降低了草地的利用价值。
6 综合防治
6.1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大面积防治苜蓿霜霉病最有效可行的措施。不同种质的苜蓿对霜霉病的反应有显著差异。国外已育成抗霜霉病的苜蓿品种有萨兰斯(Saranac)、派斯(Pacer)、 托尔(Thor)、W-307、纳拉甘赛特(Narra早ansett)、 乌姆塔(Umta)、 明尼苏达综合 (Minn.syn.)、 M.犹他 (M.Utah)、综合J-2(Syn.J-2)等。我国已育成抗霜霉病的苜蓿品种中兰1号,该品种高抗霜霉病,无病枝率达95%,中抗褐斑病和锈病,轻感白粉病。品种抗病性因地区病原菌的生理不同而不同,使用抗病品种时需要经过田间试验确认。
6.2 栽培管理措施
(1)使用无病源种子建植苜蓿人工草地。
(2)早春及时清理发病的苜蓿植株,减少初侵染源。
(3)在气候条件利于发病时,提早收割头茬苜蓿,以减少发病和降低损失,同时也可减轻下茬苜蓿发病。
(4)合理灌溉,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改善人工草地草层通风透光条件,降低草层中空气相对湿度。
(5)适量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性。
(6)染病苜蓿草地不宜收种。
6.3 药剂防治
小面积的科研地和种子田可用以下药物防治:1∶1∶200波尔多液、65%代森锌400~600倍液、70%代森锰600~800倍液、65%福美铁300~500倍液、50%灭菌丹500~6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500~800倍液、乙磷铝40%可湿性粉300~400倍液。以上药剂在发病期间应7~10d喷施一次。
陈文生 (1966-),男,山西省繁峙县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牧草饲料技术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