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2016-01-26李恒璇
李 恒 璇
(慈利县农业局,湖南慈利 427200)
慈利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李恒璇
(慈利县农业局,湖南慈利 427200)
农业投入品、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和工业“三废”等成了当前慈利县农村的主要污染源。通过分析当前全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治理污染所面临的困难,并在财政投入、制度建设、清洁生产技术推广、舆论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
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慈利县
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游,属于武陵山脉东部余脉向洞庭湖冲积平原过度的农林牧综合农业区。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和农业综合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乡村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增加,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呈现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严峻形势,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要实现慈利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实力慈利、开放慈利、绿色慈利、幸福慈利”总体发展目标,必须要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开展城乡环境同治,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1 慈利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特点
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工业污染逐步增加,农村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从全县整体情况看,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1.1农村生活污染逐年加重,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一是农村垃圾种类繁多、数量大。过去生活垃圾主要是果皮、菜叶等有机废弃物,而现在主要是食品包装袋(盒、瓶)、废旧电池、烂果菜叶等,有毒有害物品增加。据调查统计,全县人平每天产生垃圾量0.48 kg,全县每年产生生活垃圾近12万吨,而其综合利用率仅21.7%,大部分垃圾丢弃在房前屋后、池塘、沟渠,最后进入澧水,造成溪沟河水严重污染。二是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据调查全县每年产生生活污水1000万吨以上,无害化处理率很低,平均不到3%,其余均是直接排放。这些都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活生产环境。
1.2农业生产自身污染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
一是农药、化肥过量使用,造成水体、土壤污染。据调查统计,全县每年化肥施用量(实物)约8万吨,而氮肥利用率仅为30%~40%,磷肥利用率仅10%~15%,钾肥利用率为40%~60%;全县每年农药使用量约900 t,其利用率亦不到30%,70%以上的农药残留于水土和农作物上,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加,农产品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人体健康。不能有效利用的大部分肥料、农药随降水、灌溉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长期积累,不仅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作物减产,而且容易造成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过高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农产品质量大幅下降,对人类的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形成潜在威胁。
二是农膜长期使用严重污染土壤。农膜的使用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因回收率低及其本身难以降解,造成无法回收的农用地膜会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和土壤水分的迁移,而且农膜中的增塑剂还会导致土壤污染等,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农产品的品质等。据调查统计,慈利县每年使用农膜、地膜约450 t,覆盖面积近5000 hm2。塑料农膜废弃率达80%以上,使用可降解农膜比例极少,由于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并逐年积累,对耕地土壤的污染非常大,加快了土地退化,削弱了土地的产出能力并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
三是畜禽业排污总量大,局部地区受污染严重。近年来,畜禽业发展迅速,畜禽粪尿的排放量逐年增加。据调查,全县每年畜禽粪尿产生量26.15万吨,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仅61.3%,直接排放畜禽粪尿量为10.12万吨/年,均排放到所在地池塘、沟渠,最后进入澧水、沅水之中,导致水体和大气中挥发性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大量增加。同时畜禽粪尿的不合理处理,促使大量蚊虫孳生,造成疫病传播,影响人类和畜禽健康。
四是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十分突出。本县每年大约有38.5万吨以上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不到50%,采取焚烧方式处理的秸秆占36.8%,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大气环境。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沟渠或道路两侧,污染大气和水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另外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如农药、肥料包装袋、瓶等随意丢弃,亦严重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全县建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并定期处理的村目前只有8个,仅占全县总村数的1.2%。
1.3工矿企业“三废”污染呈加剧之势
慈利县属丘陵山区,山多地少,稀有金属、煤等含量较大。近十多年来,镍钼矿、铁矿等开采企业蜂拥而上,由于环保措施不到位,造成周边农区水、土、大气不同程度污染,农作物深受其害,产量下降,品质降低,部分区域农产品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据县农业局、环保局近几年监测调查,全县工矿企业“三废”污染影响土地面积2.3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达0.38万公顷。受影响严重的主要有零阳镇、溪口镇、金岩乡、洞溪乡、高桥镇、国太桥乡、三合口乡等7个乡镇。抽样检测结果显示,高桥镇吉祥矿业周边地下水镉含量超标达2.1倍,土壤pH值偏低,一般在2.84~6.25之间,土壤重金属含量在0.07~3.99 mg/kg之间,最高值超标13.3倍,许多农田不得不弃耕抛荒。
2 影响慈利县农村环境治理的制约因素
2.1慈利县特有的地理环境
慈利县是一个较贫困的山区大县,山多地少,人口居住分散,村庄稀散,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薄弱,而且投入少、配套难,公共设施共享率低、效益差,政府财力有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公共投入不足,市场化运作难。
2.2农村环保法制不健全,机构未设立,环保监管难到位
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弱。针对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尚未建立起适应农村特点和环保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乡镇没有设立相应的环保机构及人员,县级环境检测体系不健全,检测能力有限。
2.3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率低
慈利是湖南省粮油生产大县之一,粮油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达7.67万公顷,但生产规模分散、技术老套,加之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和老化,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率低,农药、化肥超量使用和不规范使用,浪费多,造成环境污染。
2.4片面追求地方财政收入,放松了工业污染企业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监管
慈利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山多地少矿藏丰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多家镍钼铁矿企业进驻慈利,由于企业片面追求利润,环境污染保护措施没有跟上,加上地方政府过于考虑财政收入,监管不到位,导致工矿企业周边农区大面积土壤被污染。
2.5政府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污染治理工作难开展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程,看不到短期效益,更多的是体现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造成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污染治理工作。
2.6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有待提高
由于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及长久陋习的影响,加之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随意处置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非常普遍,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背离。
3 加强慈利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建设和谐慈利、美丽慈利,营造一个洁净安宁、青山绿水的美好家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工农并重、长远结合、科学规划,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相结合。在农村治污措施上,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村居民环保意识
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群众观,真正把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提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工作重心,创造农村环境保护氛围,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建设美丽慈利。农民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者。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保的意义,用典型案例说明污染的危害,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安全卫生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支持和奖励政策,调动农民环保积极性,增强主动性,保持长久性。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高综合治污水平
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以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这是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的治本之策,也是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具体体现。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村级垃圾集中处理场,实行分类收集,集中处理。不具备条件的按照“村收集、镇(乡)中转、县集中处置”的运行机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偏远山区,可因地制宜少量建设小型垃圾焚烧炉,就地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要因地制宜采用分散式、集中式生物湿地处理,在人口相对集中、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的地区可采用环境工程设施处理,在人口密度较低、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的农村区域,可利用湿地、沟塘等自然生态系统就地处理,对于生活水平较高、水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及重点饮用水源地优先建设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如农村清洁工程等,达到典型示范,带动周边,逐步辐射的效果。
3.3推进土地流转,积极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
近几年来,慈利农村土地流转加快,一大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相继涌现,当地政府应因势利导,顺势而上,积极鼓励农民开展土地流转,引导企业组织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普及清洁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可降解农膜,倡导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合理规划畜禽养殖业,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无害化处理并科学利用养殖废弃物,解决畜禽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3.4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环保监测体系,提高管控能力
加快统筹城乡环保工作,加强对农村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逐步解决农村环境资金难的问题和明确部门责任,对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好的乡镇实施奖励。同时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和能力建设,县一级环保工作重点应向农村转移,提高农村环境监测和监控能力,在乡镇或者分区设立环境保护所,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应强化环保内容,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考核、奖惩机制。
3.5加强制度建设,提供防污治污的长效刚性保障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量大面广,必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建设美好家园。一是要制定各村切合实际的新的《村规民约》。要将禁止乱扔乱倒垃圾、禁止畜禽放养和粪便直排、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农村环境建设的义务投工投劳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把环境整治工作转变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完善村里各项环境卫生制度建设。建立卫生公约,实行门前“三包”,设立村保洁员,定时清运垃圾,妥善处置垃圾;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给予保洁员的补贴要与工作成效相结合。三是村支两委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村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卫生死角和长期遗留的问题,维护环境清洁。各有关部门必须自觉履行职责,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逐步实现城乡环境建设、保护、监督、管理一体化。
[1]卢艳丽,闫百瑞,宋志博.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北方环境,2011(S1):132-133.
[2]冯欣,师晓春.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5):40-42.
[3]刘艳霞.中国农村地膜残留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思考[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梅玫.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何云,胡啸,王军,等.山东省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1):221-223.
[6]梁卓,陈超,李娟,等.大城市郊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1):64-67.
[7]胡久生,邢晓燕,汪权方,等.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278-286.
[8]罗玉娣.邵阳市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作物研究,2014,28(1):78-80.
[9]李世东.青州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0]肖勤.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123-125.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Cili County
LI Hengxuan
(The Agriculture Bureau of Cili County,Cili,Hunan 427200,China)
Agricultural inputs,living garbage,livestock excrements of and “three industrial wastes” become the main pollution sources in Cili County rural.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bout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county,and the difficulties to improve the pollution,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includes financial investment,system construction,clean production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public opinion publicity,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rural area;environmental pollution;current situation;Cili county
2015-09-24
李恒璇(1975-),男,农艺师,主要从事粮油作物技术与推广,Email:510173997@qq.com。
X322
C
1001-5280(2016)04-0455-04
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16.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