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宗元尊六室旧藏善本拾零

2016-01-25史翔燕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1期

史翔燕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徐宗元尊六室旧藏善本拾零

史翔燕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关键词:徐宗元;尊六室;收藏;善本

摘 要:徐宗元先生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献学家、古籍收藏家,他穷其一生收藏古籍,亦尽得其祖上藏书,却没有留下比较详尽的藏书目录。徐宗元先生尊六室旧藏于先生过世后被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购得,今捡其藏书之善本数种以窥其丰富藏书。

1 徐宗元其人其事

徐宗元(1918—1970),字尊六,祖籍山东寿光市化龙桥。出身于商人家庭,生于奉天省(今辽宁)凤凰城。十七岁返乡入寿光中学,因参加学生爱国运动被开除,后南下入苏州美专中学部,受业于著名学者孙儒臣、吴得一,经介绍拜见章太炎,章特许其入国学讲习会听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8月苏州美专被日机炸毁,他返回寿光。次年寿光沦陷,他参加了地方抗日活动。不久,奉父母命赴沈阳结婚。1940年考入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1944年春,因进行抗日活动,被北平日本宪兵逮捕,经各界救援获释。1944年秋毕业后,免试入中国大学研究院史学部为研究生。同时教授本校文学系、史学系的中国上古史、甲骨文课和中国通史课,兼任天津《戾国日报》副主编、《北平时报》副刊编辑。1946年获硕士学位。任中法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天津河北省女子师范学院副教授。1947年回中国大学任教授,1948年北平解放,他在中法大学讲授训诘文字学。他所讲授的课程有:中国古代史研究、文字学、目录学、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学史、古器物学、中国历史要籍介绍、《资治通鉴》、《史通》等。此外,他曾为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勘定《古今本竹书纪年合校》,先后在中央广播电台、福建师范学院、厦门大学、南洋师范学院作过学术讲演。1960年,中国与印度进行阿克塞钦通道、关卡等中印边境问题谈判时,他受外交部之命,为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代表团整理有关的历史地理资料,并向中外记者和北京大专院校师生作“中印边界问题”专题报告。1969年又为中苏边界问题整理历史地理资料。

他一生著述宏富,有《逸周书正义》《小尔雅正疏》《尹文子校注》《韩诗外传校注》《帝王世纪辑存》《春秋后语辑存》《尊六室甲骨文字》《古史考》《榕城杂著》《尊六室杂文》等多种,此外,他曾为翦伯赞、齐思和等主编的《中国历史年表》起草殷商和西周部分的初稿,而其遗著残编待整理出版者尚有多种。[1]

1970年徐宗元先生逝世后,其藏书归其子女所有,1977年,时任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的著名作家达理(著名作家马大京、陈愉庆夫妇合作写稿时用的笔名)得知徐氏后人要出售徐宗元先生的藏书,便通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领导,并最终通过达理为中间人,购得徐老藏书,当时花费一万多元。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在整理徐老藏书并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过程中,发掘出几种徐老所藏的古籍善本。

2 徐宗元尊六室旧藏善本举要

2.1 《音学五书》十三卷

《音学五书》十三卷,清顾炎武撰。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福建侯官林春祺福田书海铜活字印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小学类韵书著录此本,书名编号五一三七。[2]版框高17.1厘米,广11.1厘米,开本高25.5厘米,阔16厘米。每半页八行,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双边。六册一函。版心上题“铜板音论”或“铜板诗本音”,中题卷次,下题“福田书海”四字。书名页背面牌记题“福田书海,铜活字板,福建侯官,林氏珍藏”四行十六字。《诗本音》后有镌刊铜板姓氏:“古闵三山林春祺怡斋捐镌,兄季冠痴石校刊,长子永昌正画,次子毓昌辨体”。《音论》卷首,林氏著有一篇《铜板叙》,详细记录了其刻制铜活字之起因及经过,这是继沈括记毕昇泥活字,王祯、金简记木活字后,记述铜活字印刷的一份珍贵文献。[3]

《音学五书》是研究汉语上古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1643年,全书分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5个部分。[4]作者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绛,别名继坤,字忠清。南明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 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诘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其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5]

《音学五书》现可查的最早版本为清康熙六年(1667)张弨符山堂刻本,其有五子目:《音论》三卷、《诗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韵正》二十卷、《古音表》二卷。而林氏铜活字本只有二子目:《音论》三卷和《诗本音》十卷,其《音论》卷端题“铜板音论”,《诗本音》卷端题“铜板诗本音”,这样将版本类别题于书名上的实不多见。林氏铜活字本,虽未有康熙本年代久远,然字体古韵古香,刻字柔美,加之其为铜活字本,谓之难得珍贵之精品也。是书叙页铃有晚清藏书家吴引孙“真州吴氏有福读书堂藏书”收藏印,首卷卷端铃有“守经轩主”印。吴引孙(1851—1921),字福茨,一字茨甫。江苏仪征人,官至军机处章京领班,后离京出任浙江宁绍道台,兼浙江海关监督。其测海楼藏书颇丰,其中不乏宋元善本。[6]是书本为江苏吴氏藏书,后徐宗元先生于苏州美专中学部上学时收得此本。

2.2 《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

《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宋吕祖谦撰。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陈龙光、苏进等刻本(四库进呈本)。版框高20.7厘米,宽14.8厘米,开本高26厘米, 阔16.7厘米。每半页十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六册一函。

《吕氏家塾读诗记》是一部兼收并蓄的学术著作,共计三十二卷。它为充分吸纳了《毛诗序》《毛传》《郑笺》《诗集传》等五六十家的评说,择善而从,终汇成己说的经部著作。其第一卷由《纲领》《诗乐》《删次》《大小序》《六义》《风雅颂》《章句音韵》《卷秩》《训诘传授》《条例》组成。第二到第三十二卷是书的主体部分,对《诗经》中的305篇作品逐一做出具体解释。全书以集注的形式,全面采录了历代诗经研究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通过摘录诸家成说,阐述诗义。[7]作者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生于婺州(今浙江金华),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家之一。[8]他所创立的“婺学”,也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学派之一。

是书中无牌记等明显版本信息,笔者定其为明万历四十一年陈龙光苏进等刻刻本的依据如下。①序及刻工。《重刻吕氏读诗记序》尾署“万历癸丑上元日江宁后学顾起元撰并书”,并在姓氏叶上刻有刻工名字,皆为该时代刻工。②纸张。从纸张上看,色呈深黄,纸薄,正面光滑,背面稍涩,质地略脆,韧性差,纤维均匀,帘纹较密,[9]为明末使用的竹纸。③刻书字体。字体具备介于明清之间特点,再者半叶行数字数等特点与明万历本一致。基于以上,基本可以认定该本为明万历四十一年陈龙光苏进等刻刻本。

据《钦定四库全书总目》[10]卷十五考略可知,当时蒋重光家藏本只是作为进呈本入了翰林院,而没有被选为四库底本。对于序叶上铃的“翰林院印”印记,经测量为长宽尺寸均为10.35厘米,外廓宽0.95厘米[11]的正方满汉对照文朱印,其左为满文,右为汉文,因系白银金属材质所制,而使四边轮廓清晰,印文方正而又严整,笔画筋骨而又分明,印泥为内府所特制,印色朱红而又明净,均匀并较少出现走油现象。是书原为清康乾时期著名藏书家蒋重光旧藏,重刻序页上有其“子宣”“重光”两方收藏印,乾隆时期,皇帝昭告天下而收书,蒋重光之子通过江苏巡抚捐书无数,其中便有此书,后入翰林院,于重刻序页上加盖满汉对照“翰林院印”,加之内封木刻“乾隆三十八年”印,然未被选为底本,实为四库进呈本。

2.3 《六家文选》六十卷

《六家文选》六十卷,梁萧统辑,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李周翰、吕向注。明嘉靖十三年(1534)至二十八年(1549)袁褧嘉趣堂刻本。版框高24.2厘米,宽18.3厘米,开本高32.1厘米,阔21.4厘米。每半页十一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三十册六函。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系梁太子萧统所辑。原集已佚,今存《昭明太子集》系后人辑本。[12]现存《六家文选》的版本有以下两种。①明丁觐刻本。10行18字,小字双行26字,白口,四周单边。②明嘉靖十三年(1534)至二十八年(1549)袁褧嘉趣堂刻本。11行18字,小字双行26字,白口,左右双边。嘉趣堂所刻之书最有名的,首推袁褧于嘉靖年间刊刻的《六家文选》六十卷。《六家文选》是根据宋蜀都广郡裴氏刻本翻雕的。袁褧翻雕的《文选》,在当时就被藏书家视作珍品。因此书贾往往作伪冒充宋本,以售好价。清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13]中列举了不少用袁褧翻雕的《文选》冒充宋版书的实例,他在《书林清话》卷十中的《坊估宋元刻之作伪》一章中是这样记述的。

“自宋本日希,收藏家争相宝贵,于是坊估射利,往往作伪欺人,变幻莫测。总之不出以明翻宋板剜补改换之一途,或抽去重刊书序;或改补校刊姓名;或伪造收藏家图记,铃满卷中;或移缀真本跋尾题签,掩其膺迹。就《天禄琳琅》所辨出者,已有十余种之多。盖贡之尚方之时,人人如野人之献芹,初未尝有所区别。及经诸臣鉴别,而后泾渭分明。今悉载之,藏书家当取为秦宫镜矣。”

是书序跋首页有“大雷经耡堂藏书”藏书印和“望江余氏藏书”藏书印,其后又在多册首页有“大雷经耡堂藏书”藏书印,二册首页有“诵情阁藏书印”,末卷尾页有“倪模字预抡印”藏书印(倪模为乾、嘉时期著名钱币学家和图书校勘家[14]),从此可见是书的递藏关系为“大雷经耡堂——望江余氏——诵情阁——倪模——徐宗元”。

2.4 《说文解字》十五卷

《说文解字》十五卷,汉许慎撰。清初毛氏汲古阁刻本。版框高20.5厘米,宽15.8厘米,开本高29.5厘米,阔18.2厘米。每半页七行,行八字,小字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四册一函。

《说文解字》为清初毛晋汲古阁刻本,书名页题“依北宋本校刊、汲古阁藏板”,印刻精良、字体承北宋之风,为毛氏刻书之精品也。毛晋(1599—1659),明末清初藏书家。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人。字子晋,号潜在。原名凤苞,字子久。家中藏书八万四千余册,多属宋元刻本。建汲古阁、目耕楼以储书。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为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他好抄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之为“毛抄”。著有《隐湖题跋》,并编写有《毛诗陆疏广要》等。[15]

是书标目页铃“小怀鸥舫所藏金石书籍印”和“元和陆氏藏书”印,为晚清文人陆润庠旧藏。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云洒、固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历任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以母疾归苏州,总办苏州商务。光绪庚子(1900)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后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皇族内阁成立时,任弼德院院长。辛亥后,留清宫,任溥仪老师。戾国四年卒,赠太子太傅,谥文端。其书法清华朗润,意近欧、虞。然馆阁气稍重。[16]

参考文献:

[1] 好搜百科[EB/OL].[2011-06-03].http://baike. haosou.com/doc/8822774-9147611.

[2]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0.

[3] 徐忆农.活字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163-164.

[4] 百度百科[EB/OL].[2014-07-08].http://baike. baidu.com/view/314349.htm.

[5][14] (清)钱仪吉.碑传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

[6] 李玉安,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M].香港: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53.

[7] 杨延.《吕氏家塾读诗记》特色初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5):15-16,19.

[8] 程颖颖.论《吕氏家塾读诗记》[D].济南:山东大学,2007.

[9] 田洪生.纸鉴:中国古代书画、文献用纸鉴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9:58.

[10] (清)纪晓岚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1] 刘蔷.“翰林院印”与四库进呈本真伪之判定[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1):60-62.

[12] 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编写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2:143.

[13] 叶德辉.书林清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5] 庄汉新,郭居园.中国古今名人大辞典[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1:42.

[16] 百度百科[EB/OL].[2015-01-15].http://baike. baidu.com/view/359593.htm.

(编校:周雪芹)

作者简介:史翔燕(1965—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馆员。

收稿日期:2015 - 12 - 15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1588 ( 2016 ) 01 - 0130 -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