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末梢血与静脉血用于血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2016-01-25袁晓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血常规

袁晓娟

末梢血与静脉血用于血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袁晓娟

【摘要】目的 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血常规检验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末梢血),观察组(静脉血)。结果 观察组WBC及PLT水平低于对照组,RBC、Hb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液样本抗凝后10 min、30 min WBC及PLT水平均高于0 min(P<0.05);观察组血液样本0 min、10 min、30 min WBC及PLT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末梢血与静脉血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静脉血检验准确性更高。

【关键词】末梢血;静脉血;血常规

血液检测对临床诊断意义重大,而血常规检测为临床常用血液检测方法[1]。通常血常规检测使用的血液样本主要为末梢血、静脉血[2]。为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价值,现作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2月我院血常规检验者115例,排除血液疾病患者及凝血障碍性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7例,男36例,女21例,年龄15~57岁,例行健康体检患者33例,门诊患者24例;观察组58例,男35例,女23例,年龄14~59岁,例行健康体检患者32例,门诊患者26例。两组受检者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以上两组受检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完成末梢血及静脉血样本采集,对照组:末梢血采集手指血40 μl,后加入EPK稀释液160 μl,充分混匀后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组:采集静脉血3 ml,后在凝管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三钾抗凝剂后混入静脉血样本,3次颠倒混匀,此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避免出现样本溶血。对两组受检者血液样本各指标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对比。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血液样本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及血小板计数(PLT),同血常规标准值进行对比。并分别于静止10 min、30 min后再次对两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观察记录检测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样本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

观察组采用静脉血检测后,WBC、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BC、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血液样本抗凝后不同时间点检测结果对比

对照组血液样本抗凝后10 min、30 min WBC及PLT水平均高于0 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凝后10 min同抗凝后30 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样本0 min、10 min、30 min WBC及PL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血液样本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s)

表1 两组血液样本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s)

组别   例数  WBC(×109)  RBC(×1012)  Hb(g/L)  PLT(×109)对照组  57  6.2±1.8  3.49±0.41  103.2±11.7  271.3±18.4观察组  58  5.2±1.3  3.85±0.59  127.5±4.6  226.5±19.2

表2 两组血液样本抗凝后不同时间点检测结果对比(±s)

表2 两组血液样本抗凝后不同时间点检测结果对比(±s)

组别   例数   观察指标  0 min  10 min  30 min对照组  57   血小板(×109/L)  204.2±30.7  276.3±38.1  274.4±32.6白细胞(×109/L)  7.8±3.7  7.1±2.4  6.4±2.8观察组  58   血小板(×109/L)  223.5±24.3  224.6±23.9  225.3±24.7白细胞(×109/L)  5.6±1.4  5.5±2.1  5.4±1.8

3 讨论

血常规检验为临床基础化验项目,但是采集不同部位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测是否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内容。当前用于血常规检测的血液样本主要分为动脉血、末梢血及静脉血三种,而动脉血大多数情况下是用于血气分析,所以临床进行血常规检测的常用标本为末梢血和静脉血。

从血液组成方面来看,末梢血与静脉血的细胞成分以及化学组成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3],末梢血的采集方式主要为穿刺指尖采集,该种方法存在着较多弊端,相对来说出血少且流速慢,通常需要进行指尖挤压来促使血液流出。该种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组织液流出,在混入血液样本中后,会使血小板产生伪足,同时伪足形成的细胞团会造成包细胞检测数值偏高,最终影响到血液样本的指标浓度。而静脉血采集主要以肘静脉为主,同末梢血采集相比其具有出血量大且采集速度快的特点,由于采集过程中的血液活动性大,在此过程中并不会造成微凝血块或者是组织液进入血液样本中,对血液样本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能使血常规检验结果更具准确性。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静脉血)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其WBC及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RBC、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静脉血)血液样本0 min、10 min、30 min血小板及白细胞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液样本抗凝后10 min、30 min血小板及白细胞检测水平均高于0 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在血常规检测中,静脉血比末梢血更具稳定性。综上所述,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末梢血采集更为便利,采血量小,但是在末梢血采集过程中容易受到较多客观因素影响,并不能保证检验质量。而静脉血同末梢血相比,其采集过程中受到的客观因素影响相对较小,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可作为血常规检测的首选血液样本。

参考文献

[1] 肖亚利. 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探析[J]. 中国处方药,2014,6(9):132-133.

[2] 关翠兰.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3(9):119-121.

[3] 谢招香.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68-169.

作者单位:132000 吉林市新世纪医院检验科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Blood Test for Peripheral Blood and Venous Blood

YUAN Xiaojuan, Jilin new century hospital laboratory, Jilin 132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of two different methods to detect differences in the blood. Methods 115 cases were chosen in our hospital,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peripheral blo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lood). Results WBC and PLT level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RBC, Hb was higher (P <0.05),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samples anticoagulated 10 min, 30 min WBC and PLT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0 min (P<0.05), observation group blood samples 0 min, 10 min, 30 min WBC and PLT benchmarking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and blood test results, higher blood test accuracy.

[Key words]Peripheral blood, Veinal blood, Routine blood test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0.040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0-0056-02

【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46.1

猜你喜欢

血常规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检验科普小常识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急性肠胃炎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分析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