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固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及模式探索

2016-01-25张彦珍王学东

中国果业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城固县猕猴桃农户

文/张彦珍,王学东,袁 静

城固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及模式探索

【导读】陕西省城固县是全国公认的猕猴桃最佳种植生态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工商资本介入和省市县的大力推动,城固县猕猴桃迎来第二次腾飞。通过梳理城固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发展猕猴桃的工作举措及模式,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文/张彦珍,王学东,袁静

陕西省城固县是农业大县,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富集,是全国公认的猕猴桃最佳种植生态区之一。近年来,城固紧抓陕西省发展百万亩猕猴桃和猕猴桃“东扩南移”战略机遇,大力引进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发展猕猴桃,先后引入浙江禾和、舟山余氏、户县浩润、汉中猕珍、洋县民本等公司,鼓励本地企业新天地、泛亚、九盛等公司或合作社投资猕猴桃产业,开企业领军猕猴桃产业发展之先河,引发了城固猕猴桃井喷式发展现象。禾和公司、新天地公司等企业进入猕猴桃产业发展,对原有的种植方式进行更新调整,探索了猕猴桃产业化经营的多种模式。

一、猕猴桃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城固县野生猕猴桃分布极为广泛,其中以大盘乡两河村、盘龙乡兴隆村最多,主要是中华猕猴桃,大约占95%,其次是软枣猕猴桃和京梨猕猴桃。城固县自1991年人工栽培猕猴桃成功后,猕猴桃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项目重点培植,栽培面积一度达到2533.3hm2。后因多种因素影响,栽培面积逐年减少。到2013年底,全县仅有猕猴桃866.7hm2,90%为秦美品种。

2013年以来,城固县抓住全省百万亩猕猴桃发展规划契机,把猕猴桃产业作为富民强县、农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产业来抓,按照 “城固示范、汉中突破、陕南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引进社会工商资本,助推猕猴桃产业加速发展。目前,全县猕猴桃面积接近2000hm2,年产猕猴桃1.2万t,产值1.8亿元,涉及13个镇 (办)6700户。栽植区域由原来汉江沿岸的柳林镇、沙河营镇、董家营乡、三合乡等乡镇扩展到湑水河沿岸的原公镇、五郞乡和文川河沿岸的老庄镇、文川镇等多个乡镇。近年来,老的种植区栽培品种,除了少量的高接换种外,主要以美味猕猴桃的秦美、海沃德为主;新区主栽品种,以中华猕猴桃的红阳、黄金果为主,美味猕猴桃以徐香、翠香为主。

二、近年发展猕猴桃工作举措

党政重视,科学谋划。一是县里建立了猕猴桃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由分管副县长牵头负责协调解决企业和大户在猕猴桃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连片规模发展、政策项目支持提供保障。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和考评奖励。将猕猴桃产业发展任务纳入基地镇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将土地流转、猕猴桃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评选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奖励范围,营造了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真抓实干,一任接着一任干,充分发挥坚持、务实、善谋精神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快速发展。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充分借鉴第一轮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基地规模建设上,从2015年开始,全县每年建设猕猴桃生产基地 666.7hm2,到 2017年达到3333.3hm2,实行规模连片,集中种植;在品种结构定位上,实行与关中地区错位发展,以品质优、前景好、收益高的高中端品种为主,大力发展以红阳、黄金果为主的中华猕猴桃系红、黄肉猕猴桃和以徐香、翠香为主的美味猕猴桃系绿肉猕猴桃;在建设模式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施肥,采用开沟搭架、起垄栽培、一干双蔓、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

园区引领,示范带动。大力实施土地流转,加快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重点打造千亩猕猴桃示范基地和万亩猕猴桃产业园,示范带动,推进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招商引资、招大引强,以企业和种植大户为主体,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共招引省内外工商企业6家,建成市级农业园区2个,发展猕猴桃733.3hm2,占新发展面积的84.6%,其中面积超66.7hm2的企业有3家。全县种植面积2hm2以上的大户和家庭农场达到14户,面积140hm2,占新发展面积的16%。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巧结利益链条,秉持失地不失业、农企合作的理念,通过支付土地流转金、入园就业、协调用工等措施,实现了企业有回报、农民增收有保障、产业发展有支撑的多赢局面。

科技支撑,技术服务。一是积极对外开展技术交流和学习,定期组织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到本省周至、眉县和四川省的苍溪、蒲江、都江堰等猕猴桃生产大县(市),学习猕猴桃生产技术和产业发展经验。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眉县果业中心等技术科研推广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二是深入开展技术培训,2013年以来利用群众会、现场会培训果农3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余份,使果农基本掌握了猕猴桃的栽培管理技术。三是加强技术指导,认真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对技术力量薄弱的企业、合作社,县果业局均选派技术过硬的骨干人员常驻企业开展包抓指导,确保问题发现及时、解决及时,全程跟踪服务。四是加强规范化建园管理,在吸收消化学习来的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统一规划、统一起垄、统一品种、统一密度、统一架材架型、统一技术标准等六个统一技术,指导新园建设,已在基地镇村得到广泛推广,走出了规范化管理的第一步。

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在用好省市补贴资金基础上,县里制定了猕猴桃产业发展奖补办法,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专项资金,对种苗培育引进、贮藏设施建设、品牌建设、科技攻关等产业关键环节给予扶持。实施项目带动加快发展,两年来共扶持经营主体实施项目12个,落实扶持资金852万元,撬动社会工商资本投入1.1亿元。同时,强化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退耕还林、农田水利建设等,集中用于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先后投资2200多万元,实施小型水源工程、灌溉渠系工程建设。其中灌溉主渠道衬砌33.5km,渠系建筑物143座,其中斗门23座、生产桥58座、人行桥62座;改造小型灌溉机井4眼,新打深水井5眼;改造加固塘坝5座,修建U型渠57条共计13.2km,道路6条共计11km,有效地改善了猕猴桃基地生产条件,为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城固猕猴桃发展模式

企业自建模式。从征地、建园、生产管理、销售到品牌营销均由公司独立运营,陕西禾和公司、汉中弥珍公司、汉中余氏公司均采用这种模式,其中以陕西禾和公司最为典型。主要特点,一是采用大园区规划、大合作推进的组织形式。瞄准国际大型果业企业,建成高标准塔型架示范园333.3hm2,成为全国最大的猕猴桃塔型架示范基地。与新西兰佳沛公司合作建设“中新千亩猕猴桃合作示范基地”。二是以突出科技支撑、强化技术创新、加强产品认证为发展核心。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技术支撑,和新西兰皇家食品研究院合作开展猕猴桃高效栽培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引进美国、德国果园行间感应割草机、弥雾喷药机等作业机械,计划安装水肥一体化和机械化耕作。三是社会效益良好。附近农民就近务工,增加货币收入。2015年公司支付基地务工人员工资300万元以上,务工农户年平均增收4000元左右。

企业统建、分户经营模式。以新天地公司为代表,公司推行“五个一”模式,统一建园,带动30多户农户发展猕猴桃。采取“园区+农户+电子商务”的组织经营方式,通过果园托管、分仓电商、生态果园示范和全产业链开发的模式,有效化解了组织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销售渠道单一、品牌杂等问题。在经营核心方面,以全产业链开发,打造著名品牌。新天地公司从最初的猕猴桃基地种植、收购、保鲜存贮及批发销售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猕猴桃农资农肥供应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2013年被评为汉中市市级龙头企业,注册有“臻猕猴”品牌。在营销方式方面,分仓电商,缩短贮运时间。成立陕西格瑞森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与发展,2015年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1200万元。在组织方式方面,果园托管扩张规模。2014年开始新天地园区投资1100万元,发展猕猴桃果园托管模式,模式核心是整村推进,农户参与,合作社运作。具体作法是选择立地条件适宜种植猕猴桃的行政村,以整村推进方式,每村集中连片流转土地33.3hm2以上,由公司统一标准建园,然后划分若干生产单元,分别由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农户按公司统一标准管理。果园挂果后,果品由公司以市场保护价收购,统一品牌销售,保证农户利益。

果畜结合循环发展模式。以万丰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代表。城固县三合乡秦家坝村的万丰果蔬专业合作社针对“汉江河滩地,保肥保水性差,有机质含量低,投入低,效益不高”的情况,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对20hm2猕猴桃基地采取高接换种技术改造。在基地建设养牛场,采用“果园种草养牛,牛粪还田”的果畜循环种养模式。2015年,实现经济收入390万元。

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模式。一种是在老园区,由面积多在0.1~0.2hm2的小农户自发组建成合作社,农户自主经营,合作社负责销售,如农富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另一种是在新建区,由一些种植面积在3.3~13.3hm2的种植大户组建成专业合作社,各种植户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建园、栽植、管理,果园挂果后,合作社统一收购、定价销售,后一步通过注册品牌,提高产品美誉度,增加附加值。

四、思考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这几种发展模式各有所长,都是经营主体的理性选择,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前,正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各种经营主体应该协同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培育期,要支持工商资本发展自建基地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发展基础,引导农户进入;在产业扩张期,可以引导工商资本发展连锁种植模式,控制自建基地规模,侧重于通过带动规模农户发展,打造产业发展生态,带动农民增收;在产业稳定期,要逐步引导合作社发展壮大,发展公司联合合作社带农户、合作社直挂带动农户等模式,带动中小规模农户开展联合与合作,规范产业发展环境,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城固猕猴桃产业如何提档升级,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最佳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陕西省城固县果业技术指导站(723200)

特约编辑:艾 华

张彦珍(1977—),女,农艺师,主要从事果业技术指导和推广工作。E-mail:1024643803@qq.com

2016-06-22

猜你喜欢

城固县猕猴桃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摘猕猴桃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提取猕猴桃的DNA
摘猕猴桃
城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城固县北部秦岭山区中药资源调查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养个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