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源市农村沼气建设成效显著

2016-01-25牛均生侯素苓王红霞

种业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户用济源市沼气

牛均生,侯素苓,王红霞

(济源市农村能源管理站,河南 济源 454650)

农村沼气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是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重要载体。截至2016年,济源市共建设户用沼气2.5万余户,发展大中型沼气26处,可供应农户6000余户,济源市农村沼气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 科学决策,重在推动

2006年以来,济源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把沼气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为全市人民群众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切实推进农村沼气建设。

1.1 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济源市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农村沼气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专门成立了济源市农村能源管理站,负责农村沼气的规划、管理和服务。

1.2 出台政策,规范程序

济源市政府每年出台《济源市农村沼气建设实施方案》,对沼气的建设、验收、奖补进行规范。确保沼气建设的有序、快速推进。

1.3 签订目标,落实责任

构建了包括市、镇、村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农村沼气建设管理机制。

1.4 整合优势资源,加强部门协作

济源市发改委、财政、农业、畜牧、卫生、教育等部门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同时加部门强协作。

1.5 加强监督,确保落实

济源市督查局、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沼气建设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 科学引导,重在转变

2.1 宣传发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

广大农民群众是沼气建设的主体,起初,部分干部、群众思想有顾虑,认识不到位,为提高群众建设沼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济源市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宣传沼气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发展沼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同时通过印发技术资料、编写培训教材、邀请专家讲课、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工程建设人员职业技能鉴定等形式,大力开展技术培训。 截至2016年,济源市共组织各类培训班1000余期,培训安全工、生产工、明白人近10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技术资料30余万份,切实做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2 示范带动,引领沼气建设深入人心

为全面推进沼气建设工作,济源市制订了“示范带动、全面发展”的工作方针。一是多次召集镇、村相关领导、群众代表到北京、江苏、山东等地进行参观学习,现场观摩,亲身体验; 二是在济源市高标准建设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示范点,组织附近的镇、村干部群众参观学习,使群众了解沼气的好处,亲身感受沼气带来的变化,为全市农村沼气建设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 实践拉动,形成农村沼气建设高潮

在济源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各级部门大力支持和科学引导下,济源市农民建设沼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政府的号召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由“要我建”变成了“我要建”,由每年的政府下达任务,变成了农户主动要任务,在农村形成了沼气建设高潮。

3 科学规划,重在有序

为促进济源市农村沼气建设的有序发展,济源市农村能源管理站根据全市的地理、环境及种养殖情况进行了科学规划。

3.1 统筹兼顾,合理规划

济源市把沼气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密切结合,详细制定沼气建设“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和每年年度规划,并纳入济源市农村总体发展规划,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优先发展迁户并村再建村、一体化规划村、农业科技示范村、现代农业示范区、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村和养殖业普及率高的村、山区贫困村和生态环境较差村的沼气建设,保障规划的时效性和可行性。

3.2 因地制宜,分类规划

针对济源市山区、平原等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山区农户居住比较分散,主要以户用沼气规划为主,可以充分发挥户用沼气投资小、好管理的优点。平原区由于新农村建设,大部分院落都统一规划过,经济条件好、居住比较集中,便于管理,有利于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为此济源市每年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把建设任务明确到每一个乡镇,推进每年沼气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3.3 综合配套,模式规划

户用沼气池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同步进行,达到农村环境美化、庭院净化,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与养殖小区、蔬菜种植业、林果业、规模种植业相结合,保证了沼气建设的优质发酵原料供应,又满足了种植业的肥料需求,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菜、茶、粮)”等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建设,拉长产业链条,实现沼气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4 科学施工,重在质量

4.1 严格资质管理,确保建设质量

济源市农村能源管理站牢固树立“质量、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一是严格职业准入制,户用沼气池建设坚持持证上岗,由专业施工队统一施工;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必须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批复内容规范建设,属于国债项目的必须进行招投标及施工监理。二是统一标准,严格施工,由市、镇、村、户共同监督,严把工程质量关,保证济源市沼气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

4.2 严格验收程序,确保数量真实

济源市专门成立了沼气项目验收领导小组,采用“四个统一”的验收程序,即统一申请、统一初验、统一认定、统一归档,对全市的沼气项目进行验收,确保建一户、成一户、用一户。

5 科学管理,重在服务

5.1 强化服务,完善后续管理

为更好地搞好服务,济源市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网络服务体系,目前已拥有市级服务体系1个,镇级服务站11个,村级服务网点212个,形成以市级服务站为依托、镇级服务站主导、村级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大中型沼气主要实行全托管模式和个人承包模式,多元化运作为济源市不同镇村的沼气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5.2 明确责任,加大安全监管

为强化沼气安全管理,促进沼气用户的安全使用,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二是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培训,济源市农村能源管理站印发了《沼气池安全管理技术手册》、《沼气用户手册》、《农村沼气“一池三改”100问》、农村户用沼气池安全管理和使用知识明白卡20 000余份, 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加大安全检查督导力度,济源市能源站制订了详细的沼气安全检查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四是实行安全月报制。

6 科学提升,重在持续

济源市户用沼气池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和问题,特别是在平原区已经规划和建设好的乡村,改厨、改厕困难很大,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势在必行。2007年第一座大中型沼气工程落户梨林镇,拉开了全市大中型沼气工程迅猛发展的序幕。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26处,可供应农户6000余户,在规模、技术、工艺、效益上实现了科学提升,由原始的地下隧道式发酵工艺发展到USR、CSTR等新型工艺,在克井镇白涧村率先建成了高浓度秸秆发酵、全自动电脑控制、刷卡式沼气计量、企业化管理的集中供气工程,沼气“刷卡”也成为农民使用沼气的一个新时尚。2011年4月6日、4月9日《农民日报》、河南电视台《新闻联播》分别对济源市沼气“刷卡”进行了专题报道,有力推进了济源市沼气产业的持续发展。

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快速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降低了耗能,而且改善了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全市年产的沼气量相当于3.3万t标煤的燃烧量,可满足全市17余万人的生活用能,年可解决约40万t的污染物排放,改善了农村面貌、生态环境,防控了畜禽病源的传播,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

7 科学利用,重在为民

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延长沼气产业链条,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了农民的综合收益。济源市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因地制宜探索“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走农业小循环之路。通过示范带动,已初步形成了“一气带二料(燃料、肥料)”、“二料促三业(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三业出四效(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的循环生态农业新模式。下冶镇竹园村农民亲切地称沼气池为农民的“两个工厂”,既是“小型发电厂”(一口沼气池每年可节煤800~1000元,大大缓解了山区用燃料难的问题),又是“小型化肥厂”(沼气发酵后的沼渣、沼液是生产绿色果品的有机肥料,每年可节省化肥农药3300元/hm2左右)。竹园村有沼气130座,每年可节省能源10万元以上。农民将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生态农业新模式的好处概括为:“一净(净化环境)”、“二少(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三增(增产、增收、增效)”。

农村小沼气,社会大能源,沼气产业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德政工程,济源市沼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利用,实现了农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富民目标,小沼气为农民带来了大福气。

参考文献:

[1] 乔翠平. “三沼”温室越冬黄瓜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3(10):24-25.

[2] 谢明明. 推广新能源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J].种业导刊,2013(8):31-32.

猜你喜欢

户用济源市沼气
沼气发电工艺中沼气干燥设备的应用
济源市关工委领导看望帮教失足青少年
户用光伏从“微不足道”到“举足轻重”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
济源市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村社贸易的形成与社庙演剧的传承*——以济源市南姚汤帝庙为例
全民健身背景下济源市业余太极拳开展现状研究
观察:户用光伏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