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6-01-25陈晋荣
陈晋荣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陈晋荣
山西省屯留县中医院(山西屯留 046100),E-mail:tlchenxx@163.com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均给予病因治疗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输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左室射血分数(EF)、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V)。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参附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左室射血分数;喘证中图分类号:R541.6R256.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1.044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11-1307-0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近年来,我院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在常规病因治疗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地高辛口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并与西药治疗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近5年来我院内科住院的CHF病人。所有病人均通过病史、体检、X线检查及心脏彩超确诊为CHF。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Ⅳ级;排除感染、电解质紊乱和洋地黄用量不当情况。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9.4±5.2)岁;心衰病程0.5年~9年(4.1年±2.4年);心功能在Ⅳ级19例,Ⅲ级11例;冠心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糖尿病性心肌病4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58.4±7.2)岁;心衰病程0.8年~6年(4.2年±1.9年);心功能Ⅳ级16例,Ⅲ级14例;冠心病14例,肺心病3例,高血压心脏病7例,糖尿病性心肌病3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病人均给予病因治疗及使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口服治疗。对射血分数(EF)<40%者和有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者给予地高辛0.25 mg/d口服。治疗组病人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主要为红参、附片的提取物,每支10 mL,四川雅安三九药业公司生产)100 mL/d,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成分含丹参素、盐酸川芎嗪,每支5 mL,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 mL/d,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150 mL中静脉输注(每分钟15滴~20滴),10 d为1个疗程,共用1个~2个疗程,不足1个疗程者未计算在内。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观察心功能情况,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V),同时测定用药前后的血尿常规、血小板计数及肝肾功能。
1.4疗效标准参照1993年7月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标准。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或病情加重。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
2.2两组治疗后EF、AV比较治疗后,治疗组EF(45.73±12.13)%,AV(51.62±14.10)cm/s;对照组EF(36.64±11.81)%,AV(58.20±10.52)c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良反应用药期间两组病人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治疗组有5例出现面部发红及潮热感,但不影响治疗。
3讨论
随着医学的进步,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和目的已从纠正心力衰竭时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症状的短期治疗发展为改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和心室重构的进展,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西医治疗表现为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发展到长期的修复性策略,改变衰竭心肌的生物学性质,如使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神经内分泌阻滞剂为主阻断心衰与心肌重构之间的恶性循环,结合利尿、强心的治疗,成为治疗的关键[1]。对于轻度心力衰竭积极治疗防止进展为难治性心力衰竭,重度心力衰竭应根据病情予以个体化治疗尽力挽救生命,对于已有心脏病的病人应积极预防心衰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如上所述,心力衰竭的治疗可谓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若能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中成药来治疗,将会使疗效进一步提高。在中医领域本病属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等范畴。其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三脏,属本虚表实、虚实夹杂之症。阳气衰弱,水阻血瘀是其主要病机特征。心力衰竭病人由于长期微循环不好及治疗上的利水,使血液黏稠,瘀血较重,各脏器血液灌注差,反射性的使交感神经兴奋,动脉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形成病理生理上的恶性循环,这往往是心衰治疗效果欠佳因素之一。另外,由于消化道的瘀血导致消化功能不良,食欲不振,最后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参附注射液中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和去甲乌头碱,可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缺血对心肌的损害,增加心肌收缩力。动物实验表明参附注射液与毛花苷C(西地兰),多巴酚丁胺比较,有同等的正性肌力作用[2]。有效改善微循环,提高肾灌流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并清除毒素,起到补心气、温心阳,逐散阴寒之水气的作用。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素和川芎嗪,具有抗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流速等作用,能够改善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有利于强心剂发挥作用。也有利于减轻消化道的瘀血,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再者对导致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的治疗也颇有裨益。本结果提示,对慢性心力衰竭,在西医药正规治疗后,仍难奏效者,不妨结合中医对该疾病的认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中成药,可能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戴闰柱.心力衰竭治疗的新问题:神经内分泌不协调[J].中华心学管杂志,2003,31(1):1.
[2]黄琼.参附注射液对压力后负荷性急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2):6-7.
(本文编辑郭怀印)
(收稿日期: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