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经——《中医学理论体内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2016-01-24文/刘欣
文/刘 欣
黄帝经——《中医学理论体内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文/刘欣
中医经过从原始社会以来长期的经验积累,到战国开始上升到理论总结阶段。《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是中医学的一次巨大飞跃。
《内经》书名首见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多数学者认为其成书年代在战国到秦汉,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有关。书名以“黄帝”冠名是由于当时盛行崇古之风,实际作者非一时一人,而是众多不同年代的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各9篇。《素问》传至唐代佚失了第7卷,唐宋人补之。《灵枢》到宋也成残本,现在的通行本是宋高宗时史崧整理旧校证家的本子。
《内经》将阴阳五行从哲学领域引入医学领域,成为阐释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的思维方法和哲学基础。《内经》系统而详细地阐释了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组织、器官各有所司又彼此影响,协作完成人体机能。人和自然也具有统一性,只有随四时气候、地理环境作息、饮食、修养,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整体观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内经》重视脏腑经络。脏腑即内脏总称,按功能特点分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脏腑各司其职,同时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脉中十二经脉最为重要,络脉是经脉的分支。书中详细记述了人体经络的循行部位、走向交接、表里关系,以及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其与脏腑的关系。脏腑经络在中医理论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由经验累积上升到理论总结阶段,中药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完成了。后来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整理、补充,结合两千多年的反复实验,《内经》对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不断得到证实,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对《内经》的学习。到今天,《内经》已成为中医学习的基础,影响波及海内外。
作者单位/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