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审定品种(续前)
2016-01-24
2015年国家审定品种(续前)
导 语: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通过富两优236、佳禾18、GK102、垦豆43、中薯20号、丝雨二号等145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蚕品种,公告期为2015年9月2日。本刊自2016年第1期起陆续刊登。
稻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42
品种名称:川谷优T16
申请者:铜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铜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川谷A×TR16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武陵山区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0.8天,比对照Ⅱ优264长2.5天。株高119.0厘米,穗长25.7厘米,亩有效穗数17.1万穗,穗粒数176.4粒,结实率82.1%,千粒重29.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中抗稻瘟病。耐冷性中感。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6.3%,长宽比3.2,垩白粒率90%,垩白度15.7%,胶稠度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9%。
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武陵山区中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1.1千克,比对照Ⅱ优264增产6.3%;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642.9千克,比Ⅱ优264增产6.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7.0千克,比Ⅱ优264增产6.5%。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0.2千克,比Ⅱ优264增产6.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贵州、湖南、湖北、重庆四省(市)所辖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43
品种名称:隆粳968
申请者: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春江100/8994//甬18/淮稻6号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5.3天,比对照徐稻3号早熟1.5天。株高100.4厘米,穗长17.9厘米,每穗总粒数154.9粒,结实率90.2%,千粒重25.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1,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 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10.71%;中感稻瘟病,中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6%,垩白米率30%,垩白度2.7%,直链淀粉含量15.4%,胶稠度64 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5.9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59%;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656.9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5.5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2.8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6.7%。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9.5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6.4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及信阳、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44
品种名称:玉稻518
申请者: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新稻03518诱变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5.4天,比对照徐稻3号早熟1.4天。株高102.9厘米,穗长16.9厘米,每穗总粒数143.7粒,结实率89.8%,千粒重27.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9,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 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21.43%;中抗稻瘟病,中感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1%,垩白米率19.5%,垩白度2.1%,直链淀粉含量15.6%,胶稠度82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3.7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25%;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673.8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8.3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9.3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7.73%。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9.2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4.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及信阳、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45
品种名称:连稻99
申请者:江苏东海县守俊水稻研究所、江苏年年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苏东海县守俊水稻研究所、江苏年年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镇稻99/中作85H68//丙00502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60.1天,比对照徐稻3号晚熟3.3天。株高95.4厘米,穗长15.8厘米,每穗总粒数144.7粒,结实率87.5%,千粒重25.4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7,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9.38%;中感稻瘟病,中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5%,垩白米率29%,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15%,胶稠度72 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6.7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4.59%;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644.5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3.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6.7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4.15%。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2.8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8.6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46
品种名称:扬粳113
申请者: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运村2443/扬粳4227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5.2天,比对照徐稻3号早熟1.6天。株高100.8厘米,穗长16.6厘米,每穗总粒数133.7粒,结实率90.5%,千粒重28.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4,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14.29%;中感稻瘟病,中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3.8%,垩白米率62%,垩白度6.5%,直链淀粉含量15.7%,胶稠度83 毫米。
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6.4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4.54%;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677.0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8.8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1.2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44%。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4.9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8.9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及信阳、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47
品种名称:京粳1号
申请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南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南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中系8702/雨田102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4.5天,比对照徐稻3号早熟2.3天。株高98.5厘米,穗长16.3厘米,每穗总粒数149.4粒,结实率86.8%,千粒重25.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5,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28.57%;中感稻瘟病,中感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5%,垩白米率30.0%,垩白度3.0%,直链淀粉含量15.2%,胶稠度87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2.7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2.39%;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643.3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3.4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8.5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2.84%。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1.9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3.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及信阳、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48
品种名称:圣稻22
申请者: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圣稻14/圣06134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8.9天,比对照徐稻3号晚熟2.1天。株高95.6厘米,穗长17.3厘米,每穗总粒数156.1粒,结实率86.8%,千粒重25.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1,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18.18%;抗稻瘟病,中感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5%,垩白米率20.0%,垩白度1.3%,直链淀粉含量15.6%,胶稠度76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7.6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1.59%;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648.2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4.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7.9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2.75%。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3.3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7.0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49
品种名称:徐稻9号
申请者: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40073/扬59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5.9天,比对照徐稻3号早熟1天。株高96.7厘米,穗长16.4厘米,每穗总粒数140粒,结实率87.7%,千粒重2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7,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10.71%;中感稻瘟病,中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2%,垩白米率24.5%,垩白度2.1%,直链淀粉含量15.7%,胶稠度73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2.2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4.88%;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662.6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6.8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7.9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5.75%。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9.2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7.2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及信阳、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50
品种名称:宁粳6号
申请者: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育种者: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武运粳21/镇稻88//宁粳3号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8.4天,比对照徐稻3号晚熟1.5天。株高102.5厘米,穗长16.6厘米,每穗总粒数155粒,结实率86.2%,千粒重24.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2,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21.21%;中感稻瘟病,中感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3%,垩白米率20%,垩白度1.6%,直链淀粉含量15%,胶稠度76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3.7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2.01%; 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642.7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3.6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8.8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2.73%。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4.6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6.4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51
品种名称:精华208
申请者:郯城县种苗研究所
育种者:郯城县种苗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粳5号/镇稻88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京津唐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78.4天,比对照津原45晚熟3.3天。株高110.2厘米,穗长15.5厘米,每穗总粒数131.8粒,结实率88%,千粒重25.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9,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19.35%;中抗稻瘟病,中感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8%,垩白米率47.5%,垩白度5%,直链淀粉含量15.7%,胶稠度80毫米。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国家京津唐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0.2千克,比对照津原45增产7.5%;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690.5千克,比津原45增产11.7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0.4千克,比津原45增产9.63%。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9.3千克,比津原45增产13.4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京、天津、山东东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一季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52
品种名称:5优68
申请者: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5A×R68
特征特性:粳型杂交水稻品种。辽宁南部、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63天,比对照津原85晚熟4.4天。株高109.4厘米,穗长18.3厘米,每穗总粒数144.4粒,结实率79.3%,千粒重26.1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感稻瘟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7%,垩白米率26.5%,垩白度3%,直链淀粉含量15.5%,胶稠度88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 2011年参加国家中早粳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7.2千克,比对照津原85增产12.12%;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663.6千克,比津原85增产8.8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0.8千克,比津原85增产10.26%。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9.8千克,比津原85增产3.5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辽宁省南部、新疆南部、北京市、天津市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53
品种名称:粳优586
申请者: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育种者: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品种来源:粳139A×C586
特征特性:粳型杂交水稻品种。辽宁南部、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9.2天,比对照津原85晚熟0.5天。株高116.6厘米,穗长19.3厘米,每穗总粒数144粒,结实率86.6%,千粒重2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9,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感稻瘟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5%,垩白米率49%,垩白度5.9%,直链淀粉含量15.4%,胶稠度79毫米。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国家中早粳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6.2千克,比对照津原85增产5.13%;2013年续试,平均亩产644.0千克,比津原85增产5.6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1.8千克,比津原85增产5.43%。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0.8千克,比津原85增产8.4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天津市稻区种植。
玉 米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01
品种名称:佳禾18
申请者: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佳禾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佳禾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佳788-2×F11
特征特性:极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8天,与对照德美亚1号相同。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淡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8厘米,穗位高90厘米,成株叶片数17~18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6.5厘米,平均穗行数15.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27.7克。接种鉴定,抗穗腐病,中抗镰孢茎腐病和灰斑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籽粒容重759克/升,粗蛋白含量9.72%,粗脂肪含量3.74%,粗淀粉含量73.98%,赖氨酸含量0.27%。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极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74.2千克,比对照增产3.5%;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4.5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8.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北张家口及承德北部接坝冷凉区、吉林东部极早熟区、黑龙江第四积温带、内蒙古呼伦贝尔岭南及通辽市北部、赤峰市北部地区、宁夏南部极早熟玉米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和丝黑穗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02
品种名称:元华8号
申请者:曹冬梅、徐英华
育种者:曹冬梅、徐英华
品种来源: WFC0148×WFC0427
特征特性:极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2天,比德美亚1号早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8厘米,穗位高81厘米,成株叶片数16片。花丝绿色,果穗锥型,穗长17.7厘米,穗行数12~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5.5克。接种鉴定,抗灰斑病、穗腐病,中抗茎腐病、弯孢叶斑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籽粒容重798克/升,粗蛋白含量10.92%,粗脂肪含量4.86%,粗淀粉含量72.77%,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极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4.0千克,比对照增产5.0%;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7.9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9.1%。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北张家口及承德北部接坝冷凉区、吉林东部极早熟区、黑龙江第四积温带、内蒙古呼伦贝尔岭南及通辽市北部、赤峰市北部极早熟区、宁夏南部极早熟玉米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和丝黑穗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03
品种名称:先达101
申请者: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隆化分公司
育种者: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隆化分公司
品种来源:NP1914×NP1941-357
特征特性:极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6天,比德美亚1号早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紫色,颖壳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56厘米,穗位高88厘米,成株叶片数16片。花丝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7厘米,穗行数12~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2.4克。接种鉴定,抗穗腐病,中抗茎腐病、弯孢叶斑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灰斑病。籽粒容重790克/升,粗蛋白含量11.98%,粗脂肪含量4.92%,粗淀粉含量72.71%,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极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3.1千克,比对照增产4.8%;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5.2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7.1%。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北张家口及承德北部接坝冷凉区、吉林东部极早熟区、黑龙江第四积温带、内蒙古呼伦贝尔岭南及通辽市北部、赤峰市北部极早熟区、宁夏南部极早熟玉米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灰斑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04
品种名称:吉东81号
申请者:吉林省辽源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吉林省辽源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M407×F62
特征特性:东北中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1天,与先玉335相当。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白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8厘米,穗位高116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8.7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5克。接种鉴定,抗茎腐病和穗腐病,中抗灰斑病和弯孢叶斑病,感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籽粒容重738克/升,粗蛋白含量9.84%,粗脂肪含量3.62%,粗淀粉含量73.48%,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东北中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85.7千克,比对照增产2.8%;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05.5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中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中东部中熟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和丝黑穗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05
品种名称:沈玉801
申请者:沈阳市农业科学院、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沈阳市农业科学院、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沈391×沈8078
特征特性:东北中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1天,与先玉335相当。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白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311厘米,穗位高120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8.4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8.4克。接种鉴定,抗穗腐病,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灰斑病和丝黑穗病,高感弯孢叶斑病。籽粒容重730克/升,粗蛋白含量9.00%,粗脂肪含量4.01%,粗淀粉含量73.59%,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东北中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02.4千克,比对照增产4.8%;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03.4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中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中东部中熟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灰斑病、弯孢叶斑病和丝黑穗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06
品种名称:农华205
申请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985×B8328
特征特性:东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4天,比郑单958早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3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9.4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7克。接种鉴定,高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灰斑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籽粒容重748克/升,粗蛋白含量9.40%,粗脂肪含量3.05%,粗淀粉含量75.90%,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东华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50.4千克,比对照增产2.9%;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42.7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内蒙古通辽和赤峰,山西、辽宁、吉林中晚熟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07
品种名称:承 950
申请者: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承系110×承系157
特征特性:东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5天,比郑单958早2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88厘米,穗位高107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9克。接种鉴定,高抗穗腐病,抗丝黑穗病,中抗弯孢叶斑病和灰斑病,感大斑病和茎腐病。籽粒容重764克/升,粗蛋白含量9.22%,粗脂肪含量3.80%,粗淀粉含量74.63%,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46.6千克,比对照增产3.7%;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34.7千克 ,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天津、河北北部、内蒙古通辽和赤峰,山西、辽宁、吉林中晚熟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08
品种名称:东单119
申请者:辽宁东亚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辽宁东亚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F6wc-1×F7292-37
特征特性:东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4天,比郑单958早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80厘米,穗位高118厘米,成株叶片数19~21片,花丝绿色,果穗锥型,穗长18.7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9.1克。接种鉴定,高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灰斑病和茎腐病,感弯孢菌叶斑病。籽粒容重759克/升,粗蛋白含量9.57%,粗脂肪含量3.88%,粗淀粉含量74.47%,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43.3千克,比对照增产2.8%。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39.8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1%。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天津、河北北部、内蒙古通辽和赤峰,山西、辽宁、吉林中晚熟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09
品种名称:巡天1102
申请者: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111426×X1098
特征特性:东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6天,比郑单958早1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花药浅绿色,颖壳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63厘米,穗位高111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8.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7.6克。接种鉴定,中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镰孢茎腐病和弯孢叶斑病,感灰斑病。籽粒容重766克/升,粗蛋白含量10.0%,粗脂肪含量3.85%,粗淀粉含量73.81%,赖氨酸含量0.27%。
西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3天,比郑单958晚1天。株高267厘米,穗位高118厘米,成株叶片数18~19片。穗长17.7厘米,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37.8克。接种鉴定,感腐霉茎腐病、大斑病、丝黑穗病,中抗穗腐病。籽粒容重772克/升,粗蛋白含量9.65%,粗脂肪含量3.99%,粗淀粉含量73.77%,赖氨酸含量0.25%。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47.1千克,比对照增产3.0%;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33.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4%。2013-2014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64千克,比对照增产5.7%;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54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山西、辽宁、吉林中晚熟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灰斑病。该品种还适宜甘肃、宁夏、新疆和内蒙古西部地区春播种植。 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10
品种名称:裕丰303
申请者: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CT1669×CT3354
特征特性:东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5天,与郑单958相当。幼苗叶鞘紫色,叶缘绿色,花药淡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淡紫到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6.9克。接种鉴定,高抗镰孢茎腐病,中抗弯孢叶斑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灰斑病。籽粒容重766克/升,粗蛋白含量10.83%,粗脂肪含量3.40%,粗淀粉含量74.65%,赖氨酸含量0.31%。
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2天,与郑单958相当。株高270厘米,穗位高97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穗长17厘米,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33.9克。接种鉴定,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感小斑病、大斑病、茎腐病,高感瘤黑粉病、粗缩病和穗腐病。籽粒容重778克/升,粗蛋白含量10.45%,粗脂肪含量3.12%,粗淀粉含量72.70%,赖氨酸含量0.32%。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80.1千克,比对照增产6.3%;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56.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8%。2013-201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4.6千克,比对照增产4.7%;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2.7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山西、辽宁、吉林中晚熟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灰斑病。该品种还适宜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治粗缩病和穗腐病,瘤黑粉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11
品种名称:登海685
申 请 者: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H382×DH357-14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4天,比郑单958晚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65厘米,穗位高97厘米,成株叶片数18~19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紫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0.8克。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感茎腐病和穗腐病,高感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和粗缩病。籽粒容重729克/升,粗蛋白含量9.42%,粗脂肪含量3.76%,粗淀粉含量73.7%,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74.6千克,比对照增产3.7%;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8.2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治叶斑病和粗缩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12
品种名称:滑玉168
申请者: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F2458-1×MC712-2111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2天,与郑单958相当。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92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3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2.5克。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穗腐病,感弯孢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和粗缩病。籽粒容重790克/升,粗蛋白含量10.64%,粗脂肪含量3.13%,粗淀粉含量73.54%,赖氨酸含量0.35%。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5.6千克,比对照增产5.3%;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4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治粗缩病和玉米螟。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13
品种名称:伟科966
申请者:郑州伟科作物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郑州伟科作物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K3958×WK898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4天,与郑单958相当。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61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4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7克。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中抗穗腐病,感弯孢叶斑病和茎腐病,高感瘤黑粉病和粗缩病。籽粒容重744克/升,粗蛋白含量10.04%,粗脂肪含量3.34%,粗淀粉含量73.71%,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1.5千克,比对照增产4.5 %;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3.1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治瘤黑粉病和粗缩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14
品种名称:农大372
申请者:北京华奥农科玉育种开发有限公司
育种者:宋同明
品种来源:X24621×BA702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3天,与对照郑单958相当。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0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绿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5.7克。接种鉴定,抗镰孢茎腐病和大斑病,中抗小斑病和腐霉茎腐病,感弯孢叶斑病、茎腐病和穗腐病,高感瘤黑粉病和粗缩病。籽粒容重764克/升,粗蛋白含量8.61%,粗脂肪含量3.05%,粗淀粉含量75.86%,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1.1千克,比对照增产6.1%;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9.3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适宜河北保定以南地区、山西南部、山东、河南、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治瘤黑粉病、粗缩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15
品种名称:联创808
申请者: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T3566×CT3354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2天,比郑单958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5厘米,穗位高102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浅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3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2.9克。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粗缩病和茎腐病,高感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和粗缩病。籽粒容重765克/升,粗蛋白含量9.65%,粗脂肪含量3.06%,粗淀粉含量74.46%,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5.8千克,比对照增产5.6%;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7.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治粗缩病、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茎腐病和玉米螟。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16
品种名称:农华816
申请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7P402×B8328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1天,比郑单958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5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18~19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3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0.9克。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弯孢叶斑病和腐霉茎腐病,感镰孢茎腐病和穗腐病,高感瘤黑粉病和粗缩病。籽粒容重743克/升,粗蛋白含量9.62%,粗脂肪含量3.86%,粗淀粉含量74.77%,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3.8千克,比对照增产3.8%;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0.8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治瘤黑粉病和粗缩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17
品种名称:郑单1002
申请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588×郑H71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3天,与郑单958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57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6.5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3.2克。接种鉴定,高抗小斑病,感瘤黑粉病和茎腐病,高感弯孢叶斑病、穗腐病和粗缩病。籽粒容重776克/升,粗蛋白含量9.64%,粗脂肪含量4.11%,粗淀粉含量74.22%,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73.6千克,比对照增产2.3%;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6.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治瘤黑粉病、粗缩病、茎腐病、弯孢叶斑病和玉米螟。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5018
品种名称:豫单606
申请者:河南农业大学
育种者:河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豫A9241×新A3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3天,比郑单958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半紧凑。株高284厘米,穗位高104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茎秆坚韧。雄穗分枝中等,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6.9厘米,穗行数16行。白轴黄粒,硬粒型,百粒重32.9克。接种鉴定,高抗弯孢叶斑病,中抗小斑病、穗腐病和茎腐病,高感瘤黑粉病和粗缩病。籽粒容重792克/升,粗蛋白含量9.56%,粗脂肪含量3.79%,粗淀粉含量73.65%,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79.3千克,比对照增产4.5%; 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京、天津、河北及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治瘤黑粉病和粗缩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