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涂岭红茶初制技术

2016-01-24吴辉木

中国茶叶 2016年6期
关键词:条索历时鲜叶

吴辉木

(福建泉州泉港涂岭红茶叶专业合作社,362805)

涂岭红茶是我国红茶大家族中的一朵奇葩,涂岭辉红加工工艺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210250314.8)。经考证早在宋朝,涂岭地区已开始采制野生菜茶。到了清朝涂岭红茶已形成独具特色的辉干加工工艺技术,辉干工艺代替烘干,当时更便捷和易操作,成品茶具有焦糖香和耐贮存特点,200年来都传承这一工艺特点。

据《惠安县志·山川》载“伏虎岩(涂岭镇)……有清泉石室,蔡忠惠(名蔡襄)母卢氏家焉,忠惠尝读书于此”。蔡襄在伏虎岩读书期间,就开始接触和了解涂岭红茶的加工,并对涂岭红茶有浓厚的兴趣,后来成为闽郡守著《茶录》,成为我国早期最完整的一部茶叶史书。

《惠安县志·诗集》元卢琦(泉港人)诗:“老僧不管兴亡事,独闭松扉自煮茶。”证明当时涂岭品茶之风盛行。

《茶叶科学简报》1987年第3期也印证了涂岭红茶萌芽于宋朝,加工技术定型于清朝,至清朝由晒干转为辉干,由散茶改进为条形茶,形成涂岭红茶条索紧结、圆直、色泽银灰、汤色红亮、焦糖香显、滋味浓醇厚、耐贮存等特色。至今在涂岭,茶农仍把涂岭红茶放置于谷物之上贮存,长年贮存的老茶5年以上具有消暑气、利尿、消炎、治痢疾等作用。

因为工艺独特性及历史的悠久,2013年“涂岭红”技艺被录入第四批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笔者自茶叶专业毕业后,35年来扎根基层,掌握了第一手的涂岭红茶生产技术,于2010年制定了涂岭红茶品质标准,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创新推出涂岭红茶新品系,并在第十一届、十二届“闽茶杯”荣获红茶类特等奖、一等奖;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中茶杯”蝉联三届全国名优茶评比红茶一等奖;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红茶金奖、银奖。现将涂岭红茶初制加工技术总结如下。

1.鲜叶

鲜叶采摘,选择晴天、露水干时采摘一芽三四叶的嫩梢,做到不采露水青、雨水青、开面和对夹叶。装于竹编茶篓中,每小时收青1次,置于阴凉处摊晾,厚度不超过5㎝,每半小时翻拌1次。当气温高于30℃时,要采用吹风降温散热措施。

2.萎凋

采用日光萎凋,在下午2~6时均可晒青,光照强时,每10min翻拌1次,正常不超过20min要及时翻拌,至叶色转暗,茶叶平伏于晒青布上,第2~3叶叶缘红点明显,手捏基本成团为适度,历时2~4h,晒青适度的萎凋叶要进入晾青间摊晾。

3.摊晾

摊晾厚度不超过3㎝,主要目的是散失部分水分,降叶温,平衡茶叶梗叶水分,提高揉捻成条率,通过水传导,内含物从茶梗向叶片转移,历时4~5 h。

4.揉捻

涂岭红茶仍采用木揉盘揉捻机,以35型揉捻机为主,达到小型快速地成形,减少断碎,增加成品率,采用轻压长时→重压短时→松压短时的揉捻原则。因涂岭红茶采摘鲜叶较嫩,前期轻压历时长,可以增加成条率和适度增加细胞破碎率,促使茶多酚酶促转化充分,一般轻压25min,重压10min,松压8min,历时40~45min,其成条率90%为适度。春季揉捻后要解块,利于下一工序发酵均匀。

5.发酵

揉捻适度的揉捻叶装于竹篓筐内发酵,堆叶厚度不超过40㎝,上盖湿布巾,置于红茶发酵室,发酵室温度控制低于30℃,相对湿度大于85%,且空气流通性好,至发酵叶80%为红铜色,青草气退,花果香显为适度,历时5~6 h。

6.初干

采用100型瓶式炒干机,这也是涂岭红茶特有的加工工具,前期锅温在130~150℃,投叶量有35kg,历时1.5~2h,温度先高后低,后期温度降至100~110℃,至条索已基本形成,手握有刺手感,六七成干即可下机摊凉。

7.摊凉

初干后的茶叶要摊凉于竹制直径1.1m的簸箕上,厚度不超过10㎝,放置于凉青架上,历时2 h,达到平衡水分、散失部分水分目的。

8.辉干

温度掌握还是先高后低,前期温度110℃,后期温度降至90℃,历时1~1.5h,至条索紧结、圆直,手搓成末为适度。

初干与足干仍采用传统的铁锅,木质燃料,其滋味和香气都有别于其他燃料,樟树与桉树等有异味的树种均不能作为燃料。

9.品质特征

“涂岭红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银灰、油润、匀齐;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香显、纯正;滋味:浓稠、醇厚、鲜爽、回甘;叶底:匀整、红亮。

猜你喜欢

条索历时鲜叶
茶鲜叶嫩梢捏切组合式采摘器设计与试验
量词“只”的形成及其历时演变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复合震动筛选机常见故障排除
心慌胸闷,弹拨极泉
对《红楼梦》中“不好死了”与“……好的”的历时考察
历时九年的星际穿越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
摊放对茶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
离断眶隔脂肪与上睑提肌腱膜之间的纤维条索治疗轻度上睑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