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仁

2016-01-23

科学家 2015年11期
关键词:高速钢中国科学院研究所

1992.08.05-1973.12.03

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江苏江宁人。1910年毕业于江南高等学校。1915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电炉炼钢的创始人之一。1929年,在他领导下,建立了三相电弧炉,炼出不锈钢、锰钢、高速钢等。抗战期间,负责在昆明创办了中国电力制钢厂,任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生产出自流井提盐卤用的钢丝绳及其它合金钢。50年代初,率先研究成功并推广应用球墨铸铁。后又在研究所内建立了实验小高炉,对包头含氟稀土铁矿和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冶炼与开发利用,进行了探索研究,为两个矿高炉冶炼工艺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他积极倡导开展国瓷研究,撰写了多篇论文。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猜你喜欢

高速钢中国科学院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刊》新媒体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睡眠研究所·Arch
梅钢1780产线高速钢轧辊使用维护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含氮半高速钢冷轧辊材料回火组织转变研究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中国科学院院刊》创刊30周年
高速钢热轧工作辊氧化膜剥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