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乐主义与伦理危机:爱德华·阿尔比的《欲望花园》

2016-01-23张连桥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詹妮理查德杰克

张连桥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享乐主义与伦理危机:爱德华·阿尔比的《欲望花园》

张连桥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欲望花园》是一部描写享乐主义的伦理悲剧,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因为追寻物质欲望的满足而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并最终在兽性因子的控制下实施谋杀他人的伦理犯罪。通过故事讲述,作家刻意渲染一个幸福的家庭是如何在物质欲望的支配下一步一步走向毁灭的,最终代表非理性意志的“享乐道德观”战胜了代表理性意志的“行善道德观”。论文援引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逐一分析作品中戏剧人物理性丧失、道德堕落、伦理缺位等伦理问题,以此窥视作家的伦理图景:通过书写戏剧人物的极端的“享乐道德观”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寄寓人们对于“行善道德观”的向往与追求。

文学伦理学批评;《欲望花园》;伦理选择;道德寓言

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1928-)在美国戏剧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不仅因为他曾先后获得三次普利策戏剧奖,也因为他对美国戏剧所做出的贡献,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6年授予阿尔比“国家艺术勋章奖”的颁奖仪式上盛赞阿尔比:“今晚我们的国家——在反叛中重生的国家——高度赞美你,爱德华·阿尔比。在你的反叛中,美国戏剧获得重生”[1]。阿尔比戏剧长期以来被贴着“荒诞派”的流派标签,其戏剧主题更多地是体现了“残酷的现实主义”,正如哈桑所言:“残酷、仇恨或是恶意损害着人类的自满情绪;野蛮的谩骂、荒谬的陈词滥调,或是在大难临头时的幽默态度刺激着观众,使人感到日常生活的凶暴”。[2]根据贾尔斯·库珀*贾尔斯·库珀(1918—1966)是英国富有才华的一个剧作家,原著剧本于1962年首演于伦敦。由于贾尔斯·库珀英年早逝,美国普利茅斯剧场(Plymouth theatre)为纪念他于1967年上演了阿尔比改编版本,由彼得·格伦维尔(Peter Glenville)执导。(Giles Cooper)同名剧作所改编的《欲望花园》*此作品首次翻译过来的名字为《屋外有花园》,全文由吴朱红翻译,由高惠彬执导于2000年在我国演出,另有王晓鹰执导于2001年在我国演出,我国戏剧研究者多采用此名。《欲望花园》的译名由胡开奇所译,由韩杰执导于2011年、2012年分别在我国演出。根据剧本内容和阿尔比改编的特点,本文采用《欲望花园》为译名,特此说明。(EverythingintheGarden)正是这样一部表现“日常生活的凶暴”的作品,该作品于1967在美国上演,正值美国“享乐主义”的盛行。阿尔比试图通过《欲望花园》对这种享乐主义的泛滥提出道德警示,因为这部作品旨在展示现代社会里人们“为了追求金钱而牺牲自尊、道德和精神价值”。[3]

根据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作品的价值一方面在于通过具体的事例对时代的道德进行歌颂与弘扬,另一方面在于揭示时代转变时期社会观念变化引发的种种道德问题……人类的文明史表明,只有文学才能通过一系列道德事例和榜样达到教诲、奖励和惩戒的目的,从而帮助人完成择善弃恶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伦理选择过程”。[4]248《欲望花园》向我们展示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如何在享乐主义的驱动下,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欲望是如何逐步升级的。随着欲望的无限膨胀,《欲望花园》的男女主人公们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在兽性因子的支配下实施了伦理犯罪,代表非理性意志的“享乐道德观”战胜了代表理性意志的“行善道德观”。本文援引文学伦理学批评,试图窥见阿尔比在《欲望花园》中所凸显的伦理情怀:通过书写这则“道德寓言”中人物的道德观念及其善恶交锋来寄寓人们对至善至美的向往和追求。

一、欲望膨胀:享乐主义与花园别墅

《欲望花园》的英文名为“Everything in the Garden”,意为一切尽在花园中,其中“欲望”这一核心内容贯穿全剧始终,围绕着欲望的膨胀和剧情的升级,讨论着受“享乐主义”观念所驱动的人们如何处理欲望与节制之间的关系。《欲望花园》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理查德(Richard)和詹妮(Jenny)由于自己的节俭和勤劳,千辛万苦积累财富,终于通过“按揭贷款”(mortgage loan)的方式购买了一套位于富人区郊区花园别墅(suburban house)。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在享乐主义的驱动下,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欲望需要逐步升级。根据剧情的发展,《欲望花园》的主人公理查德和詹妮夫妇的欲望膨胀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积累阶段。理查德夫妇经过艰苦奋斗终于购买并搬入别墅居住,这个时期,他们的欲望是基于一个普通中产阶级最基本的需求: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戏剧开篇就展示了理查德和詹妮目前的琐碎唠叨:由于理查德忘记了撕下劣质烟盒上的优惠券而受到詹妮的责骂。这一切和他们居住的别墅区内其他户主的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正是推动剧中人物欲望升级的内在动因。理查德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科技人员,在一家政府化学研究所工作,多年拿着固定的薪水,这一背景也为后面的剧情埋下伏笔。为了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理查德夫妇长期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正如詹妮所诉说:“我愿意,我愿意节省着过日子,大多数时间,我吃着不爱吃的东西,穿着像20世纪40年代电影里的人物穿的过时的旧衣服”。[5]132

从开篇的角色对话中,我们能感受到詹妮作为一个传统的、保守的、贤惠的女人,为他们的家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也享受这种和谐的婚姻生活。一方面理查德夫妇为购买这栋别墅,勤俭、谨慎与克制地生活,为他们购买房产提供了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理查德夫妇通过个人努力实现个人理想和突出个人价值,这为他们成功购买并入住别墅提供了外在动力。有趣的是,剧中淡化了理查德夫妇的发家史和婚姻史,这种面具化戏剧人物的叙述策略使得理查德夫妇具有普遍意义的代表性。阿尔比作品中的所有戏剧角色都来自美国的普通家庭,作家力图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示这些人的人生百态。

第二个阶段是攀比阶段。理查德夫妇搬入别墅后发现,这一带住着的人们“全是犹太人和大款”。[5]135自从进入高档住宅小区后,他们处处攀比,自我要求越来越多。这一阶段他们的欲望需求是以富人区的邻居为标准。为了维持自己的面子,他们不仅更加省吃俭用完成每月贷款,还要增加不少开支维持他们的花园。《欲望花园》中三分之一的篇幅是理查德夫妇关于如何提高自己别墅生活质量的对话,如何打点别墅和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他们讨论的主要内容。如何实现这些理想,唯有进一步紧衣缩食,开源节流。然而他们尽管居住在郊区别墅,却负担不起别墅的配套设施。

很显然,理查德的实际收入与他们居住的地方不相符合。正如詹妮所抱怨的那样:“我们过着寅吃卯粮的生活,我们不配住在这里,到目前为止,我们已身无分文,除非你去抢银行或其它什么事情,我们……”。[5]132受到别墅区富人家的影响,理查德夫妇自己动手安装了一个日光室(sunroom),这与花园构成一个整体,作为现代别墅门庭别院里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詹妮在他们的花园里种植了一些诸如蜀葵、郁金香等名贵花草,这是詹妮欲望攀比阶段的象征。自从搬入别墅以后,詹妮多次声称,宁可省吃俭用也不能没有花园。此外,詹妮还构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其他邻居家一样拥有自己的温室。对理查德来说,他所期待的首先是要购买一套电动的割草机,以此减轻维护花园草坪的劳累,他甚至构想着请专业园丁专门打理他们的花园,并像每一个邻居家一样请一个保姆来照顾他们的生活。对理查德夫妇来说,与邻居的交往是他们欲望升级的重要诱因。理查德要参加邻居们组织的俱乐部,作为男人炫耀自己、证明自己的场所。而詹妮与邻居主妇们的交往,花园的打理、别墅的装饰等作为她们的重要谈资。别墅配套设施的构想、与邻居交往的谈资等都为理查德夫妇受享乐主义所支配,其欲望不断升级,最终为悲剧的发生做好了铺垫。

第三个阶段是享乐阶段。由于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詹妮成为图丝太太(Mrs.Toothe)“精神病医生诊所”里的“姑娘”。之后,他们的欲望除了满足物欲的需要,开始关注社交,参加高级俱乐部,举办宴会等。一开始,面对图丝太太的诱惑,詹妮本能地反对,从内心里认为,一个贤妻良母将出卖自己的肉体是十分恶心的事情。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詹妮最后向金钱妥协,出卖自己的肉体和自己的灵魂。受物欲的驱使,詹妮在出卖自己的半年里,获得了大量的金钱。为了匿藏这些金钱,她在抽屉里、电视柜等地方塞满了一捆又一捆的大钞。在这半年里,詹妮过得十分快活,因为不为金钱所困扰,他们的别墅在詹妮的布置下越来越漂亮、精致,居家用品也更换一新,詹妮的花园的花草开得无比灿烂。不仅如此,詹妮还通过邮局给理查德邮递了五千元现金,企图编制一个谎言:一个好心人邮递给理查德的金钱,天上掉下了馅饼。物质上的富有、生活上的安逸,这一切在理查德看来,以为都是贤惠的妻子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所安排的。当理查德知道妻子从事色情工作后,先是大吵大骂、伤心绝望。但之后,在詹妮的说服下,理查德被金钱所俘虏,失去了最后的廉耻,逐渐接受这种物质所带来的虚荣和满足。

二、理性丧失:道德考验与伦理选择

在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过程中,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批评范式,批评原则与批评策略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构建过程不可不提及的问题。尚必武在梳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的接受与应用的过程中,建设性地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需要构建自身的批评原则,“第一步是重建伦理环境,人物的伦理身份,重构虚构世界里的伦理秩序。第二步是描述人物的道德变化身份、伦理道德秩序的破坏,以及他们各自的后果等。第三步是评价道德倾向的作品投影并揭示其在当代社会的道德含义。”[6]其中,通过重构伦理环境,分析人物的伦理身份,揭示人物道德变化及其产生的后果作为判断其伦理选择过程的重要依据。伦理选择是人类经历生物性选择之后的选择,伦理选择使人从兽中区别开来、成为伦理的存在,人的一生都在经历伦理选择。“在伦理选择的过程中,由人性和兽性因子组合而成的斯芬克斯因子通过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间的伦理冲突,既决定着人类的伦理选择在社会历史和个性发展中的价值,也决定着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4]49

理查德夫妇由于深受享乐主义观念的驱使,在购置了属于自己的别墅之后,理查德和詹妮对待金钱的态度也随着他们欲望的升级而发生了改变:之前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是谨慎的,是节制的,希望通过勤劳致富,购置自己的房产;当获得了大量金钱之后,他们的态度是及时行乐,充分享受这种物欲带来的快乐。金钱,像水银一样,渗透进了他们两个人的生活,也侵蚀着他们以前所拥有的纯洁的心灵。正如杰克所说:“不,钱既是它本身,又是一种象征。一种印了油墨的纸……纸加上油墨不值四分之一美分,后者更少……然而我们没有了它,整个世界都要瘫痪”。[5]180在搬入别墅区居住之后,理查德夫妇逐渐被这种虚荣所牵绊,他们的理想和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诸多的变化。理查德夫妇失去理性判断的过程是随着欲望的升级而逐步发生的。

詹妮失去理性判断源于图丝太太通过邻居知道詹妮手头紧张,找上门来给詹妮介绍从事妓女的工作,并给了詹妮一笔现金作为预付工资。面对天上掉下的“馅饼”,一开始詹妮激烈反抗,她拒绝这种赤裸裸的金钱诱惑,不禁大发雷霆,把图丝太太痛骂一顿;但是在图丝太太假装要把一叠叠钞票丢进壁炉烧毁的时候,詹妮又下意识地动手抢回。在图丝太太走后,詹妮心神不定,对着突然拥有的一笔现金发呆,然而慢慢地,詹妮的防线被击垮,最终被金钱冲昏头脑,成为金钱的俘虏。由于此时詹妮的理性被物欲所控制,对自己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的伦理责任视而不见。随着金钱越来越多,多得无处所藏,假装通过邮局为自己的丈夫邮递一笔现金,企图掩盖自己从事色情行业所获取的金钱。在理查德的追问下,詹妮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此时的詹妮,对金钱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同时也失去了基本的理性判断:不为自己所从事的色情行业所羞耻,反而用图丝太太的“享乐主义”理论来说服理查德。正如她所说:“我所讨论的钱——它让我们反目成仇。钱是一个标准,一个衡量男人价值的尺度”。[5]205詹妮认为自己没有错,通过出卖肉体换取金钱是理所当然、合情合理的。理查德被詹妮成功说服让他接受事实并理所当然地享受金钱。之后詹妮放下了一切思想包袱,甚至于对自己所付出的劳动津津乐道,怂恿她丈夫举行花园晚会,尽情吃喝玩乐。

与此同时,理查德失去理性控制的过程也是随着他欲望的攀升而发生变化的,只是与詹妮失去理性控制的起点不同步。结婚多年,理查德一直履行着他所应该履行的各种伦理责任和伦理义务。然而,这一切被突如其来的“馅饼”所打乱:意外中收到了一笔现金。当他知道这些钱是自己贤惠、善良的妻子背地里从事色情工作所换取的“赃款”,他几乎疯狂。一开始理查德痛骂詹妮不守妇道。然而,理查德的理性判断逐渐被这突如其来的金钱所遮蔽,他的虚荣心完全被激发出来,其理性的判断力已经非常虚弱。之后理查德知道别墅区邻居们的太太都是图丝太太的“姑娘”,他在吃惊之余内心窃喜:原来这些趾高气昂的邻居先生们都是和他一样“吃软饭”的男人,都是一群外强中干的虚伪之徒。这些邻居先生们恬不知耻地谈论着妻子赚取的金钱,以及由于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些金钱又是如何改善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地位,还盘算着他们何年何月就可提前退休。此时,理查德的精神包袱彻底放下,理性意志的约束力也彻底松懈。“一个人一旦听凭原始本能的驱使,在理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种道德规范就会被摧毁,人又将回到兽的时代,这不仅不是人性的解放,而是人性的迷失”。[7]

在图丝太太的主持下,理查德被推选为“主席”先生而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商议重新选择“诊所”的地段和租金价格,一切准备就绪。正当他们为新达成的协议而举杯的时候,邻居杰克闯入了他们的花园晚会。因为杰克提议他们举行晚会,因而他从俱乐部回来后参加他们的晚会也是理所当然的。在杰克的指认下,图丝太太曾经在伦敦组织卖淫的过去,和现在正在组织的卖淫活动都被揭穿。图丝太太担心杰克说出去而吩咐众人拦住杰克。此时詹妮也跟着说杰克会说出去,因为詹妮十分了解杰克的性格:心直口快、保守不住秘密。在图丝太太的指使下,众人把杰克按倒在地,试图不让杰克跳出去泄露他们的秘密。紧要时刻,理查德从沙发上抓起一个靠枕和众人一起按在杰克的头上,试图让他不再喊叫,活活地把杰克闷死在地上。理查德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性判断,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实施了伦理犯罪。詹妮作为女主人,非但没有按照常规招待杰克的到来,反而默认了众人所采取的杀死杰克以灭口的行为,詹妮此时的理性判断已经完全丧失而沦为杀死他人的帮凶。此外,理查德夫妇非但没有悔改而报警,反而听从了图丝太太的安排心安理得地把杰克埋在了花园的角落,企图瞒天过海。

三、伦理犯罪:善恶交锋与道德寓言

根据文学伦理学批评,“人作为个体的存在,等同于一个完整的斯芬克斯因子,因此身上也就同时存在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4]45人性因子如果成功控制兽性因子,则人的伦理意识发挥作用,使人成为具有了伦理的人,做出符合伦理要求的言行。如果人性因子没有控制住兽性因子,则兽性因子发挥作用,使人身上的本能欲望被激发出来,受到动物原欲驱动做出不符合伦理要求的言行。理查德夫妇本是一对朴实、勤劳、善良的普通夫妻,由于经不住物质欲望的诱惑,他们终究成为享乐主义的俘虏。“体现兽性因子的人体感官能够产生强大的欲望和情感,即自由意志,因此在强大的肉欲面前,人的理性意志往往也显得无能为力。”[7]我们知道,代表人性因子的理性意志是人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的意志体现,而代表兽性因子的自由意志是人做出错误的伦理选择的意志体现。

理查德夫妇和他们的邻居由于受到欲望的驱使,为了维持奢华的享乐主义生活,竟然一起杀死了杰克以试图灭口,让这一群原本只是虚伪和贪图虚荣的“有钱人”沦落为“集体罪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杰克被众人埋在了花园角落后,他们竟然若无其事地继续谈论着他们“诊所”的开张事宜,似乎杰克的死去只是一个玩笑。图丝太太作为指使众人实施伦理犯罪的主谋,她的出现作为“恶”的象征意义而对剧情发挥作用。杰克由于揭发图丝太太“老鸨”的身份,和揭露图丝太太组织良家妇女卖淫的事实,因而受到图丝太太的报复。这是因为图丝太太担心杰克会说出去而让众人的丑闻泄露于世。当善恶交锋的时候,如果人的理性意志没有有效地控制人的自由意志,代表“恶”的自由意志就会发挥作用,进而压制和遮蔽人的理性意志,使“恶”战胜“善”。“人性因子借助理性意志指导、约束和控制兽性因子中的自由意志,让人弃恶从善,避免兽性因子违背伦理。但是,一旦人身上失去了人性因子,自由意志没有了引导和约束,就会造成灵肉背离。”[8]

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在《资本主义文化危机》(TheCulturalContradictionsofCapitalism,1976)中把具有享乐主义、放荡不羁和游戏人生的道德规范称作为“消费伦理”(consumption ethic)。[9]63理查德夫妇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理查德夫妇搬入别墅区后,深受其伦理环境的影响,一味攀比,注重感官享受,而忽略了他们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勤劳、节俭的生活品质。理查德夫妇在搬入别墅区的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原因在于搬入别墅前他们信奉的是强调克制和节俭的“清教伦理”,而搬入别墅区后,随着物质欲望的不断膨胀和虚荣心理的不断攀升,他们逐渐开始信奉“消费伦理”。然而,在他们担心杰克会泄露他们的秘密的紧要关头,竟然选择谋杀杰克以此换来他们继续享受奢华的物欲生活。这正是享乐主义替代了清教主义的后果,正如丹尼尔所强调的那样:这是“‘娱乐道德观’取代了强调干涉冲动的‘行善道德观’”。[9]71美国资本主义的传统价值观与其清教道德传统是分不开的,清教思想把工作视为神圣的任务,把通过勤劳、节俭换取的报酬视作上帝的荣光。然而,这一切都被鼓吹追求物质享受、追求感官快乐的享乐主义所遮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被享乐主义所控制,正是这种享乐主义颠覆了为社会提供道德根基的新教伦理”。[9]84

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的理性意志和自由意志的交锋与转换,其目的都是为了突出理性意志怎样抑制和引导自由意志,让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4]42《欲望花园》正是试图告诉我们,美国家庭由于享乐主义的盛行而受到了金钱的腐蚀:传统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如今却沦落为瞒着丈夫孩子的廉价妓女;一个温情的丈夫、一个合格的父亲,却沦落为一个杀人的凶手。正如杰克在剧中“灵魂出窍”后告诉我们的那样:

杰克哦,现在什么也别想了。我死了,相信我吧。死让你们感到多么严肃,这很奇妙。我当然没有想到我会这么死去。我想象过从俱乐部吧椅里轻轻往下一滑,或者哪天夜里一头栽进铁轨,但是从没想到是这样。天有不测风云!上天啊!你相信吗,这竟然是图丝太太、贝罗、辛西娅、露易丝她们干的?还有可怜的詹妮?我没法相信,不过,是我太自私,太自我。是我过去这样,我要习惯用过去式。可怜的理查德和詹妮,他们是唯一让我难过的人,那老女人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其他的……管她们呢。可是詹妮和理查德……很不同。我替他们担心。[5]253

死后的杰克“灵魂出窍”,站在舞台上面对观众表达着自己的道德忧虑,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一则有关道德失控的寓言,象征着“善”的他死后都依旧替理查德夫妇担忧,没有谴责杀死他的凶手反而是为理查德夫妇惋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杰克在自己的遗嘱里注明,把自己350万元的财产全部留给理查德夫妇。但由于杰克突然死去,理查德夫妇不仅得不到这笔遗产,还会因为谋杀他人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理查德夫妇实施伦理犯罪的原因在于他们身上的物质欲望和享乐欲望的膨胀,其人性因子因为被欲望所遮蔽,兽性因子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因而欲望不断膨胀,驱使着他们做出错误的言行,最终兽性因子发挥作用,理性意志失去了控制力,他们竟做出了异同寻常的举动,实施了伦理犯罪。

综上所述,《欲望花园》向我们展示了理查德夫妇作为中产阶级夫妇通过勤劳、节俭多年而购置了属于自己的房产,然而他们在购置了房产之后,受到享乐主义观念的驱动,与别墅区的其他邻居处处攀比,想尽办法开源节流,装饰他们的别墅。由于虚荣心作祟,他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欲望逐步升级,随着欲望的无限膨胀,《欲望花园》的男女主人公们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并最终在兽性因子的支配下实施了伦理犯罪,代表非理性意志的“享乐道德观”战胜了代表理性意志的“行善道德观”。实际上,作家为何要改编这样的作品?人作为伦理存在,自知之明是作为社会化的人应有的认知,一旦任凭非理性意志的失控,势必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剧作家旨在告诉我们,“只有经过伦理的洗礼,人才能把自己同兽区别开来,认识到自己同兽的不同,建立起伦理观念,变成理性的人”。[10]由此,可以窥见阿尔比在《欲望花园》中所凸显的伦理情怀:通过书写这则“道德寓言”中人物的道德观念及其善恶交锋来寄寓人们对至善至美的向往和追求。

[1]GUSSOW M.Edward Albee: A Singular Journey—A Biography[M].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99:385.

[2]伊哈布·哈桑.当代美国文学:1945-1972[M].陆凡,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225.

[3]BIGSBY E. Edward Albee[M].New York:Chip’s Bookshop,1978:109.

[4]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ALBEE E.The Collected Plays of Edward Albee(Volume 2,1966-77)[M].New York:Overlook Press,2005.

[6]SHANG BIWU.The Rise of a Critical Theory: Reading Introduction to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J].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2014,4:26-36.

[7]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12-22.

[8]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外国文学研究,2011(6):1-13.

[9]BELL D.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M].New York: Basic Books,1976.

[10]刘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建构[J].外国文学研究,2014(4):14-18.

(责任编辑杨文欢)

Hedonism and Ethical Crisis:A Study on Edward Albee’sEverythingintheGarden

ZHANG Lian-qiao

(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JiangsuNormalUniversity,JiangsuXuzhou221116,China)

Edward Albee’sEverythingintheGardenis an ethical tragedy caused by hedonism. Both the hero and heroine lost their rationality for the sake of pursuing the satisfaction of desire, who finally committed the fearful ethical crime, murder, under the control of animal factor. Through the play, the playwright deliberately emphasizes the process of how a happy family moves towards abyss step by step due to the domination of material desire. The destruction of the family means that the “fun morality”, which represents the irrational will, finally defeats the “goodness morality”, which represents the rational will. This paper uses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as the study method, through analyzing the ethical issues in the play, such as characters’ rational loss, moral turpitude, and lack of ethics, intending to seek the ethical prospect of Albee: by writing characters’ pursuit of extreme “fun morality” and the serious result brought by it, Albee attempts to arouse people’s yearning for “goodness morality”.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EverythingintheGarden; ethical choice; moral fable

2016-01-0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爱德华·阿尔比戏剧诗学研究”(15NDJC072YB);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研究”(13&ZD128)

张连桥,男,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欧美文学研究。

I106

A

1009-1505(2016)04-0028-06

猜你喜欢

詹妮理查德杰克
杰克和吉尔
用蛋管住鸡
十张感恩笑脸
十张感恩笑脸
十张感恩笑脸
十张感恩笑脸
变成什么好
On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
被冤枉的小杰克
用蛋管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