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2016-01-23

关键词:植入式输液导管

魏 涛

(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魏 涛

(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现在临床比较常用的静脉输液的植入方法本文将对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维护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是近年来在临床静脉输液方式方法上比较崭新的一项技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医疗便将这个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而国内尚未广泛开展[1],它是由静脉导管和注射座两个系统构成的,主要是通过皮下植入的方式,能够长期的留置在体内进行静脉输液的一种装置,在临床上主要是用来进行输液,静脉采血,肠外营养,以及相关的药物静脉注射等[2-3]。在安全率和感染发生率上相对于PICC都是比较有优势的,而且患者对这种方法的接受程度也相对比较认可[4]。现将植入式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方便为临床上输液港的应用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植入方法和步骤

征得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前提下,在手术室由血管外科医生进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操作。首先患者采取仰卧位的姿态,在医师局麻后,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皮下植入;①通过锁骨下静脉的方法进行植入,皮下局部麻醉之后,使用穿刺套针,在锁骨下缘中外1/3处穿刺进去,通过导丝牵引,将导管放入血管中。在0.5~1 cm处钝性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做1个皮袋及隧道,以固定输液座和导管,最后将导管与输液座连接,回抽见血后用肝素盐水封管。②通过颈内静脉的方法进行植入,首先要找到颈内动脉,使用穿刺针在颈内动脉外侧0.5 cm处缓缓进针,一边进针一边抽回血,在出现突破感之后,回抽血,然后,在导丝的牵引下将导管放入血管。两者底端的最佳位置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的地方。

2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注意事项

进行植入式输液港病人如果是恶病质的患者,或者是晚期肿瘤病人,一般都是比较消瘦,血管萎缩变狭窄,皮肤比较松弛,进行穿刺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错位导致穿刺失败。穿刺时如果出现阻力时,不能强行的进行穿刺,防止出现埋针以及倒钩等症状。在每次进行注射给药的时候需要回抽确认,有回血后再注入生理盐水10 mL。若抽不到回血,可注入5 mL生理盐水再回抽,使导管在血管中漂浮起来,防止三向瓣膜贴于血管壁。使用有配伍禁忌的液体之间要用10 mL的生理盐水冲管;连续输液期间每6~8小时用生理盐水冲管一次,避免用10 mL以下的注射器。

3 植入式输液港的临床优点

①解决那些需要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恶病质,以及需要肠外营养,肿瘤恶病质,以及水肿,静脉血管萎缩等患者反复穿刺输液的痛苦;②提供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给药途径;③方便静脉采血检查,减少反复穿刺引起的血管损伤;④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效率;⑤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率;⑥减少并发症或者是感染的几率。

4 VPA护理

4.1 VPA术前护理

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植入式输液港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适应证(恶病质,以及长期静脉输注药物或者是肠外营养等)、禁忌证(对输液港的器械有过敏,出现过败血症,血液系统疾病等)、并发症、优点、费用以及植入后的护理等。然后进行患者的心理的辅导,以及在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进行术前的检查包括:肝、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肺部的摄片、凝血三项、等检查。

4.2 VPA术中护理

①在进入手术室之前,需要和患者以及家属进行知情同意书的签字核对,进入手术室之后需要检查好各项指标,包括心电图,血压以及血气等监测。②在进行输液港的埋置之前需要在对侧进建立一个静脉通道,防止出现意外情况。③检查一下输液港的各项装置,调整各项器械。④麻醉师进行麻醉。⑤患者取仰卧位姿态,头尽量后仰并偏向穿刺的对侧,使颈部伸直平展有利于进行穿刺。

4.3 VPA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主要是监测一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以及注意观察切口是否出现渗血,或者是红肿以及出现过敏等症状,如果出现低血压或者是呼吸改变,以及过敏症状,需要及时的进行下一步的抢救治疗。

5 总 结

静脉输液港是临床输液应用上一项比较崭新的输液装置,与PICC相比,解决了无法长期留置以及反复穿刺的难题,减少了间歇性损伤,通过一次性的植入,可以长期的使用,避免了一些化疗药物外渗引发的不良后果,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液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伤,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护士的穿刺难度及工作量,确保治疗的顺利完成。

[1] 张光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及维护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8,23(3):77-79.

[2] Raad I.Intravascular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J] Lancet,2008,351(1):893-898.

[3] 沈 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的管理标准作业程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4):120-121.

[4] Chernecky C.Satisfaction versus dissatisfaction with venous access devices in outpatient oncology:a pilot study[J]Oncol Nurs Forum,2001,28(10):1613-1616.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2

A

ISSN.2095-6681.2016.32.020.01

猜你喜欢

植入式输液导管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护理的对比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体内植入式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安徽输液“负面清单”效果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