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的现状及对策
2016-01-23李昌睿朱知标
李昌睿,朱知标
(1.云南会泽县城乡供水总厂,云南会泽 654200;2.云南会泽县水务局工程管理站,云南会泽 654200)
1 会泽县城乡供水基本情况
会泽县是云南省第三人口大县、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扶持县。虽然境内金沙江、小江、牛栏江、以礼河四水穿境而过,但大多江水看得见喝不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747m3,比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780m3少33m3,比云南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6931m3少41843,会泽仍然是全省缺水严重的县份之一。
2 改革前城乡供水状况和弊端
第一,水源保障难。因受地形、地貌、水文、气候自然条件及持续干旱的影响,全县区域内水质性缺水、资源性缺水状况突出。部分山区乡镇由于山高水低,生活用水在干旱的时候很难得到保证。同时,由于水厂管理分割,全县区域内的水资源缺乏统筹调度,全县水资源的利用率相对低下,工程性缺水也比较突出。
第二,水质保障难。一些地区水质不达标、方便程度不达标。现有集镇管网进户工程不完善,计量设施不配套,许多工程由于年久老化失修,漏水、渗水日益严重。同时,全县21个自来水厂中有7个水厂没有水处理能力。只有金钟水厂拥有水质检测设备,其余各乡(镇)水源情况不一,没有检测监控设备、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在对待水质的问题上难以统一和控制。尤其是部分水厂人员较少,有的原来只有1名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基本没有对水质不达标等问题进行处理的能力。
第三,管理水平低。除县水务局直管的金钟、者海等几家水厂外,其余水厂为水务局、乡(镇)双管单位,80%的水厂没有建立物资台账,材料出库入库没有登记。
第四,水厂效益低。由于供水无保障、管理水平低,导致效益低下。
3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的主要做法
为了建立科学有效的集镇供水管理体制机制等,会泽县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以“工程有人管、水费能承受、企业能运行、效益能发挥、群众得实惠、地方得稳定”为目标,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
3.1 县乡村布局“一张网”,着力破解无机构管的问题
2011年把原来的21个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城乡自来水厂撤并改制成立了会泽县城乡供水总厂。供水总厂成立后,通过在县城及各乡镇建立生产和营业网点,与供水厂供水主管联网,水源跨区域调度、统一水处理工艺及设备设施、智能收费软件的推广应用等方式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基础,面向农村农户的集中供水工程、供水管网设施为一体的“一张网”战略布局。县城以总厂厂部为中心,集中规范管理、统一有效调配,科学合理布局,为供水覆盖面的延伸夯实基础,更好地服务于城乡供水事业。
对于建成的分散式供水工程,由于点多面广,有用水户协会的村组,由用水户协会进行管护、没有用水户协会的,由村组安排人员进行管护,对用水户实行有偿供水,所收水费用于管护人员的报酬和管网的维修。做到“有机构管,有人员管,有经费管”的“三有”良好状态,真正实现城乡水给、供、管系统化建设管理体制。
3.2 人财物调配“一盘棋”,着力破解无人员管的问题
一是在财务管理方面。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所有支出(含人员工资)控制在其创收的收益内,分厂间收入不平调、不拉用,超支一律不予弥补;各自来水分厂和泵站报帐员按月或按总厂要求上划收入、核销支出,实行收支两条线;二是在日常供水工作管理方面。特别是面对多次自然灾害的考验中,各单位、部门、科室各司其职,充分体现一体化管理的成效。成立专业维修抢修队伍,根据各供水区域的需要,调配人员,推行科学巡检、管理、维修输水管线,保证抢修管道时区域居民及时用水。实现了全面覆盖、上下协同、管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目的。三是在资金、物资调配管理方面,项目资金统一安排,物资统一采购,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资金的安排调整,对物资进行合理调配。在金钟、者海、娜姑、待补等较大水厂建成物资中心仓库,专人管理,物资调配更加方便快捷。四是在人员管理方面。制定《人员招录用管理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从学识、品德、能力、经验、体格、符合岗位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切实加强对人员进出的管理,改变了过去人员随意进出的散乱局面。
3.3 建管用运作“一条龙”,着力破解无经费管的问题
总厂成立以来,一直探寻水利融资新模式。采取银行贷款、民间投资、集体筹资、引导其他经济组织参与多元化投资等融资方式。一是向发展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直接用于供水工程的建设,并以水费收入作为偿还贷款本息和自身收益资金的来源;二是鼓励用水大户参与供水工程设施投资建设;三是与其他一些水利行业投资公司合作建设重大供水工程项目。四是依托安全饮水集中供水工程等项目对各乡镇供水设施进行建设。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改革有效打破了城乡地域界限,整合了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瓶颈,变“多龙管水”为 “一龙管水、团结治水”,改变了供水设施群众管不了,村上管不好的局面,基本实现了“工程有人管、水费能承受、企业能运行、效益能发挥、群众得实惠、地方得发展”的目标。
[1] 陈进,黄薇.长江环境流量问题及管理对策[J].人民长江,2009,40(8):17-20.
[2] 崔树彬.关于生态环境需水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利,2001(8):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