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
2016-01-23谭芳芝
谭芳芝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中心卫生院,江苏 连云港 222100)
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
谭芳芝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中心卫生院,江苏 连云港 222100)
目的 研究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20例,根据不同的感染情况分为细菌性感染组(细菌组)和病毒性感染组(病毒组),各60例,对上述患儿均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联合血常规检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为66.67%;血常规检测阳性率为50.00%;经C反应蛋白检测联合血常规检测检测阳性率为93.33%。二者联用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血常规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水平为(76.52±1.31)mg/L,病毒组患儿为(7.13±1.21)mg/L,细菌组高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血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验效果非常的显著,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检验;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效果
临床上,感染性疾病是非常常见的儿科疾病类型之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发性,感染性疾病发病主要跟细菌、病毒以及支原体等有关。C反应蛋白是人体相反应蛋白,是一种产生于肝细胞合成的非特异性急性时的相反应蛋白,主要调节因素为炎性因子。机体内存在感染源可以使用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促使其对感染源进行有效的判断,促使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断以及有效治疗得到基础保障。而血常规检测时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一种检测方式,但是对于一些急性感染疾病的早期白细胞量升高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所以仅仅采取血常规检测很有可能造成误诊或者漏诊。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的检验操作比较简单、便捷,将二者联合在儿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具有显著的诊断效果[1]。为了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选取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6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细菌组以与病毒组,各60例;其中女64例,男56例,年龄4个月~12.5岁,平均年龄(6.53±2.45)岁;非肺炎40例,支气管炎50例,肠炎30例,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自愿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在上述患儿都进入医院接受相应治疗之后,需要接受常规的血常规检查,详细为:取2 mL的静脉血,需要将抽取的样本置入抗凝管中,抗凝管中有EDTA-K2,将其混合在一起,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冷藏备用,同时选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tem-800i),使用上述一起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查,同时还要将血液中存在的白细胞类型以及白细胞数量进行有效地记录。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实施全血C反应蛋白的检验,检验使用全自动特定蛋白仪。在其检测的过程中,均使用配套的试剂[1]。
1.3 疗效评价指标
分别记录C反应蛋白检测、血常规检测以及二者联用检测结果,阳性的判断标准为C反应蛋白≥10 mg/L、白细胞的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的计数>0.7[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检测阳性率比较
120 例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为80例,阳性率为66.67%;血常规检测阳性为60例,阳性率为50.00%;经C反应蛋白检测联合血常规检测检测阳性为112例,阳性率为93.33%。所以,二者联用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血常规检测阳性率,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的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
细菌组患儿经C反应蛋白检测联合血常规检测检测后,C反应蛋白水平为(76.52±1.31)mg/L,病毒组患儿为(7.13±1.21)mg/L,细菌组高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儿童群体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在目前临床上,炎性疾病是最为主要的临床表现[3],详细包括:肺炎、肠炎、脑膜炎、泌尿系统等。对其进行生物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在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血清中,有一部分非常特殊的蛋白成分,这部分特殊的蛋白成分会跟肺炎链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产生一系列反应[4]。
C反应蛋白是人体相反应蛋白是产生于肝细胞合成的非特异性急性时的相反应蛋白的一种,主要调节因素为炎性因子。一般情况下,C反应蛋白的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5]。C反应蛋白受到白细胞介素炎症因子的调节,健康人体内C反应蛋白的合成量非常低,但是当患者出现炎症的时候含量就会急剧上升。如果患者受到感染、创伤等刺激,5~9 h内C反应蛋白会迅速上升,24 h就可以上升到正常值的数百倍,感染控制之后又会迅速下降。且不会受其他因素干扰,例如红细胞及脂类、年龄等指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得到,在受到炎症因子作用的影响,C反应蛋白会出现不同程度地升高趋势,目前很多文献研究均从根本上联系了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跟C反应蛋白检验,促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治工作得到坚实的基础[6]。
目前来说,在临床诊断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为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常规的临床检验项目之血常规检验,人体炎症程度需要在使用白细胞数量检查方法的基础上完成判断,经过相应的临床研究之后,我们发现,目前血常规检验的准确率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还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阳性率达到93.33%,且细菌组患儿的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二者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而两组患儿的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可对是否属于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两者联合检测效果显著,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1] 胡艳林.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8:27-28.
[2] 潘庆珍.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09:2057-2058.
[3] 阮开龙.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51-52.
[4] 吴辉云,刘隆萍,余志宏.高敏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5,32:15-16.
[5] 赵茹妹,王德彬.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8:2544-2545.
[6] 张慧敏.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1:2905-2906.
本文编辑:鲁守琴
R725.1;R446.1
B
ISSN.2095-6681.2016.22.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