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根脉”的挖掘和“精神家园”的展现
——“中原作家群”文学创作的“地域心结”勘探
2016-01-22
“文化根脉”的挖掘
中原文化是在中原大地积淀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称。中原文化厚重、多元、经典,是一种典型的圣文化、福文化和魂文化。秉承“深、厚、重、实”的文化基因和遗传密码,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基础性等特点。
“留住中原文化的根脉”是“中原作家群”创作的自觉追求。中原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俗风情的情感结晶和劳动人民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河南作家创作的中心和底色,常常是对本土历史文化与情感的记忆、审视、回味、探索、感悟以及评判;因而,大地、自然、家族、民族、苦难、苦斗常常成为基本主题,这实际上是作家关于自己及其群体的‘根’的自我寻找和挖掘。”①世界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版块的竞争,谁能把握每个版块后面的文化底蕴,谁就能把握住竞争的主动权。“中原作家群”将中原文化底蕴深深地镶嵌在文学作品中,用生动的民族语言展示出来,中原文化便变成了方便触摸、极易感受、容易留下强烈美好印象的客观存在。
在当代文学史上,“中原作家群”对中原“文化根脉”的挖掘曾掀起过四次创作高潮,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李凖、魏巍、刘知侠为代表的以讴歌民族魂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创作高潮;新时期,以张一弓、南丁、乔典运、田中禾、李佩甫、张宇、郑彦英、杨东明、苏金伞、王怀让等以写乡土变革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创作高潮;20世纪90年代,以李洱、周同宾、马新朝、孙荪、刘思谦、鲁枢元、王鸿生、耿占春、何向阳、何弘、周大新、刘庆邦、刘震云、朱秀海、阎连科、邢军纪、柳建伟等走向多元的第三次创作高潮;新世纪以来崛起的邵丽、乔叶等作家以强烈现实感、深厚历史感为基调,具有浓厚中原文化特色创作风格的第四次创作高潮。当下,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构建,“中原作家群”正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正在汇集形成新的力量、新的高峰。
中原传统文化是文学创作发展昌盛的历史根脉。具有丰富中华传统精神、蕴含厚重历史积淀的中原文化在“中原作家群”文学作品的再现中不断传承、发展,其内涵在社会融合交流中也在不断扩大。当下,体现时代特征的中原人文精神,如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彰显中原人特有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等,正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原作家群”文学创作的重要审美对象。
毋庸置疑,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主干文化,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它既是中华姓氏之根、人文始祖之根、历史名人之根、先哲思想之根,又是文物之根、制度礼仪之根、文字科技之根、农耕文明之根和宗教之根。”②“中原作家群”对“文化根脉”的挖掘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有力推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梅帅元等推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以中原文化为底蕴的大型实景演出成了河南著名品牌。自2006年开始的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河南新郑举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全世界华人的关注,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缅怀始祖功德,象征炎黄子孙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文化盛典”,并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它以河南为核心,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中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滥觞和母体,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原作家群”的领军人物、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李佩甫的作品大都以中原乡土文化为描写对象,通过剖析当代农民的精神信仰、成长过程,反映了中原文化的独特生存环境。李佩甫喜欢把人喻为“植物”,由此,他挖掘中原的文化底蕴,揭示中原文化生态,把人对政治、权力的迷信刻画得力透纸背。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羊的门》通过刻画乡村权力运作的过程,塑造了一个“国中之国”、一位“东方乡村教父”,寄寓了中国社会40年的风云变迁,被誉为“窥探中国政治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命册》以主人公吴志鹏从平原农村走向城市的生活和心理转变为主线,勾画出近50年的社会变迁场景和身处其中的生命个体的心灵嬗变。在李佩甫笔下,文化与生活、乡村与城市、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杂糅,主人公背负着生养他的文化乡土,行走在充满欲望的现代城市,作者在文化历史和人性真实的交融中,绘制了一幅具有文化反思意味的人物群像图谱。
作为传统文化的缩影、精髓及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分支,“中原作家群”通过挖掘“文化根脉”,“使全球华人真正认识到根在中原、源在华夏,能够切实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从而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同祖国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③。
“精神家园”的展现
“精神家园”的展现是“中原作家群”创作的突出特点。中原作家深深地扎根于中原文化的沃土之中,用文学的方式描绘中原历史风云变迁,并在这种描绘和展现中实现对中原人生活、思维、交往方式等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作家的生命体验、创作方式、审美体验都在深厚的历史文明滋润中不断生长。中原作家“用现代的文学观念再现了本土社会生活的丰富图景:现实与历史、日常与幻想、瞬间与记忆、真实与梦境、美好与邪恶、世俗与宗教,等等”④。
“中原作家群”的文学创作习惯于从中原文化的腹地出发,以都市和乡村、历史与现实互证的方式,书写当代中国人对社会、自然、人生、思想、观念、情感以及哲学、宗教等方面的认识。中原地区特有的平原、山川、河流、湖泊、矿藏等地理形态和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孵化出的独特文学观及其创作特征,构成了河南作家的黄土地心结、父老乡亲心结、乡风民俗心结等审美维度,与京津、晋冀、江浙、陕甘等地域文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如何观照这块孕育了中华文明的热土、展示这块土地上父老乡亲的精神风貌、呈现这里的乡风民俗一直都是“中原作家群”的“审美客体”和永远绕不开的“地域心结”。
“中原黄土地心结”是“中原作家群”天然的、有时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精神衣钵。河南作家根植于乡土,从乡土精神中汲取艺术生命的源泉,因而作品都带有浓厚的乡土生活韵味。颜色橙黄、质地疏松、颗粒密细、土质肥沃、适宜种植的黄土地是中原特有的地貌。富饶的乡土滋润着中原人自给自足、田园牧歌的生活范式和以农为本、乐天知命的生存理念,蕴含着世代中原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深刻眷恋和情感牵挂。李准《黄河东流去》、柳建伟《英雄时代》、宗璞《东藏记》、周大新《湖光山色》、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荣获中国文学界最高奖——“茅盾文学奖”;周同宾、何向阳、马新朝、邵丽、乔叶、郑彦英荣获“鲁迅文学奖”……这些作家作品的新思考、新探索、新发现接通了中原地气,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在创作中,重返故乡这个精神的伊甸园,表现农村、农民生活变化,挖掘其内在的文化本质,是中原作家的一致追求。
“中原父老乡亲心结”是“中原作家群”内心生命体验和情感倾诉的重要视域。中原作家既情感深重地展示着黄土地上正直善良的父老乡亲追求理想的丰富内心世界和日常爱情婚姻生活,又严肃认真地挖掘了他们生命过程中的沉重与悲哀、直面现代文明的心灵悸动和精神嬗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情、人性、风俗,特别是语言,塑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个性的人物,通过文学发出了自己的声音。”⑤生生不息在中原黄土地上耕耘、凝聚着地域精魂、勤劳朴实的中原父老乡亲是中原文学审美表现的重要对象。李准的长篇巨制《黄河东流去》在黄泛区农民群像的塑造中展示了中原人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和道德精神。周大新出身农村、农民,对中原乡土文化更是情有独钟,他用饱含深情的大笔描绘了故乡的父老兄妹,他的长篇小说《湖光山色》《走出盆地》《第二十幕》《21大厦》;中短篇小说集《汉家女》《香魂女》《银饰》《左朱雀右白虎》《向上的台阶》……多以豫西南农民为主角,展示了对人性嬗变、历史遗产和权力运作的新思考。可以说,对生活于故土中原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层把握、整体浓缩、情感凝聚和文化积淀的再现,是中原作家的共同努力。
“中原乡风民俗心结”是“中原作家群”的创作个性和主要描写对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的创作个性取决于他所处的地域环境和地理属性。绝大部分中原作家都以中原本土的乡风民俗风貌为书写对象,体现出“中原作家群”浓厚的乡风民俗心结。“他们都是在河南土生土长的,在河南度过了童年、少年以至青年时代而后离开河南;其作品的主要文学资源相当一部分来自河南本土,题材、人物、故事、语言,带着河南甚至豫西、豫北、豫东、豫西南等地的鲜明特点”⑥。比如,乔典运、田中禾、周同宾、张一弓、柳建伟等重在表现豫西南的生活现实、时代变革;阎连科、张宇等主要描写豫西地区的社会生活、乡情地貌;刘震云、乔叶等则侧重于再现故乡豫北的社会图景、精神境况;李佩甫、张宇等则深深扎根于豫中平原、故乡大地……可以说,故乡生活经验、地域风土人情是中原作家群文学作品的重要资源和主要表现内容。身在全国各地的豫籍作家,虽然写作风格迥异,但这一点却是共通的。如刘庆邦的豫东风情系列、周大新的南阳盆地系列、阎连科的耙耧山脉系列……可以说,没有故乡风土人情、生活经验的滋养就没有这些作家巨大的创作成就。中原作家的作品交织着丰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传承,反映了中原文化的独特生存环境,是中原文化生态的真实写照。
“中原作家群”在对中原“文化根脉”的挖掘和“精神家园”的展现中要科学分析中原历史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对其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局限性保持清醒的认识,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还要防止文化复古主义倾向。总之,通过挖掘中华根亲祖地的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打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承载地、华夏历史文化展示体验地、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新高地和中原文化对外开放地,“中原作家群”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孙荪:《文学豫军论(续)》,《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16-17页。
②刘明定:《中原根文化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32页。
③曹玉涛:《中原根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光明日报》2013年5月23日第11版。
④高俊林:《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墨白访谈录》,《小说评论》2010年第2期。
⑤孙荪:《文学豫军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4页。
⑥孙荪:《文学豫军论(续)》,《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