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轼岁时节日民俗诗蕴含的人文精神
2016-01-22
汲汲用事,胸怀天下的淑世精神
汉代至唐,儒学虽几经变化,但“礼教德治”的精神一以贯之,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宗地位也因此而确立。入宋以来,以范仲淹、欧阳修等为代表的贤臣君子,不仅饱读儒学经典,且集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于一身。他们以特殊的身份、优越的地位、积极的态度、实践的精神成为儒学复古思潮的引领者,相继在政治领域及文化领域发起、领导革新运动。较之以往,士大夫更加看重“名节”,更加注重政治人格、道德人格的养成,更加重视以“道”自持的精神,具有强烈关注现实社会和人生的特质,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道德自律、参政议政、渴求建功立业、关心民瘼、挚爱苍生、忧国忧民,成为士大夫的自觉追求。他们在实践层面上表现出来的仕以行道,严格的道德自律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深沉浓重的忧患意识等,对当时世风、诗风的转变,士风的崛起振兴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并成为时代的精神。苏轼正是这种时代精神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文化巨人,家庭成长氛围、西蜀文化环境、时代高昂士气三者渗透浸润,使其“奋力有当世志”、“致君尧舜”、“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的精神。他对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前辈文化士人振作士气,培养士风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秉持欧阳修倡导的士风精神,仁政爱民,汲汲用事,胸怀天下的淑世精神成为苏轼终生不懈的追求!“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吏实不德,不足以蒙神之休,导迎善气”、“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民劳吏更羞”、“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这些情真意切的诗文哪一句不是诗人淑世精神的真心流露?其岁时节日民俗诗创作中淑世精神体现得同样强烈。如《九日黄楼作》“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熙宁十年(1077年)七月,苏轼到徐州上任不到三个月,黄河大堤决口,八月水淹徐州城下,时逢重阳佳节,因战水灾而无心过节,故云不可说;“千沤发、作雷鸣”形容水势极大;“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诗人因率领当地军民与洪水斗争,将全部精力投入抗灾而顾不上参与赏菊饮酒等重阳节习俗活动。“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去年重阳水灾泛滥,徐州城危在旦夕,因护城而亲身经历的高度紧张忙碌、应对各种突发复杂事件的情形历历在目。哪能想到今年重阳,水灾战胜、黄楼建成,可以有闲情逸致饮酒赏菊呢?诗人以对比手法,通过对前后重阳佳节习俗活动的不同心态、不同体验,表达了诗人感慨与欣喜双向交织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一位汲汲用事,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父母官形象。又如《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骏马,自怪骑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攲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熙宁十年春正月,诗人自密州赴京,在征途中度过新年,恰逢途中遇雪。“鹅毛垂骏马,自怪骑白凤”,形容马身上落满了鹅毛大雪,仿佛自己骑上了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攲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连年大旱,逃荒的人家连门挨户。农业生产因旱灾歉收,百姓忍饥挨饿惨不忍睹!“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新年途中大雪封路,虽使行途更加艰难,但诗人毫无怨言,内心深处更愿瑞雪飘洒,因为瑞雪兆丰年!黎民百姓可得温饱!全诗充满了诗人忧民爱民的仁心与真情。
珍爱生命,追寻人生价值的生命意识
与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大家比如屈原、司马相如、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等人比较而言,苏轼的生命意识可谓独具个性特征。其生命意识乃是对儒释道三教思想融会贯通并加以超越,多种元素相互激荡、渗透互融、整合内化的产物。不同的生命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环境条件,其生命意识呈现不同的倾向性。“乌台诗案”前,儒家思想占据其思想的主导地位,珍惜时间,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彰显生命意义,成为人生的主旋律,期望通过“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实现自我价值,以期获得生命的永恒。如《岁晚三首》,《岁晚三首.并序》:“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这是描写故乡四川过年习俗的组诗。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至除日……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可见除夕夜通宵守岁乃宋代节日习俗。其中《岁晚三首.守岁》:“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未添挝。坐久灯烬灭,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是一首生命之歌。旧岁与新岁交替的除夜,意味着生命的流逝,最容易引起人们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感伤,也最易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此诗以新颖的比喻,将时间比作“赴壑蛇”,形象地表明时间的不可挽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及生命短暂的困惑。全诗以“守岁”这一民间风俗为意象,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易逝、生命短暂的喟叹!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珍惜时间、渴望有所作为、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和情感!又如《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熙宁六年,东南地区发生饥荒,苏轼受命前往赈灾,途经常州,适逢除夕之夜,为了不惊扰地方,他泊舟常州城外,度过了一个寒冷孤寂的大年夜。诗中旧桃符、烟花、屠苏酒乃指宋代过年时新旧桃符更换、燃放爆竹、按次序饮屠苏酒系列民俗活动。此诗以新颖的比喻,深刻的寓意,流露出诗人对时光飞逝、生命渐老、处境艰难的伤感,似乎有些颓废消沉;“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突然笔锋一转,转悲为喜,格调高昂。虽然目前穷困潦倒,身处窘境,但只要身体健康,依然老有作为,散发出对未来的信心与执着追求。“乌台诗案”是苏轼经历生死考验的文字狱,经历这场巨变后,生命的无常、生命的脆弱、生命的短暂等常常引起他深沉的感慨与思考。远贬黄州、岭海的仕途打击,生命的渐渐老去,前途的虚无缥缈,使他痛感人生的悲凉空漠,意识到早年建功立业获得生命永恒与不朽的幻灭。苦境失落中,寂寞悲凉里,佛老思想成为他精神的慰藉。静观默照、齐物我、等荣辱、忘得失,使他获得心理上的安宁与平和。在参禅悟道、修心养性的时光中,构筑了随缘自适、超然旷达、物我和谐统一的人生境界!将道家珍爱生命、儒家推己及人、佛家众生平等意识集于一身,三者互融渗透、协调统一,完成了生命意识的重组建构,彰显了独家生命意识的特色:珍惜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追求生命价值!他的《寒食雨二首》《上元夜.惠州作》《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并引》《和陶九日闲居》、组诗《新年五首》《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等,这些创作于不同岁时节日,以不同节日民俗活动作为诗歌创作意象的诗作,多角度、多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无奈、生命悲凉空漠的体验、肉体与精神世界和谐统一的追求、有补于世、进行文化建树、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体现了诗人珍爱生命、努力实现生命价值的生命意识。
兄友弟恭的人伦宗亲情结
“二苏上连璧,三孔立分鼎”,苏轼、苏辙作为北宋文学大家,兄弟二人不仅并驾齐驱驰骋文坛,而且在政治生涯及日常生活中也是珠联璧合,共同谱写了兄弟手足情深的美好篇章。二苏少年同学于父亲苏洵,同时登科及第,仕途同进同出,父亲苏洵离世后,更是相依为命、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宋史.苏辙传》“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轼对朋友说:“吾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苏辙说:“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遥堂二首并引》《栾城集》卷七)“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人曰吾兄,我曰吾师”;“手足之爱,平生一人。”这种渗透于骨血的亲情互爱在苏轼与苏辙的一生中丝丝缕缕、连绵不绝,兄弟二人之间的挚爱情深,在苏轼岁时节日民俗诗中体现的更为浓厚。如《中秋夜寄子由三首》,在普天同庆、赏月玩月的中秋之夜,苏轼连写三首望月抒怀之诗。“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憔悴去年人,卧病破床中。”(其一)“六年逢此月,五年照别离”(其二)“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回顾座上人,聚散如流萍”(其三)同题三首均围绕“月”来写,通过“赏月”这一习俗活动,月成为诗人创作的诗歌意象,成为诗人感悟抒怀的载体。中秋之夜,皓月千里,它是弟弟与亲人的象征,诗人月夜对弟弟的离别思念、牵挂都寄寓千里明月,兄弟手足深情随着明月的升降展露无遗!“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诗人对弟弟的眷念怀恋祝福与其中秋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的《中秋见月和子由》《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等其他岁时节日民俗诗作,亦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域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对弟弟子由的关心、牵挂,兄弟情深感人至深。“四海知心弟与兄,连床夜雨忆同听。东窗读《易》互师友,饱啜藜羹灯火青”(谢启昆《读全宋诗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二百首·苏轼》)。二苏向以文学、政事并显于世,其兄弟友睦之情亦堪垂于青史。
苏轼岁时节日民俗诗蕴含的人文精神,一方面是对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弘扬,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人文精神内涵的丰富完善,它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用巨大,意义非凡。
注释:
①[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②苏轼撰:《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④[宋]苏轼著:《东坡乐府编年笺注》(石声淮、唐玲玲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⑤[宋]苏辙:《栾城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⑥[宋]吴自牧:《梦梁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⑦[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注》(邓之诚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⑧[元]脱脱:《宋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⑨[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12年版。
⑩文若愚编著:《论语全解》,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版。
11乾隆御轩:《唐宋诗醇》,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版。
1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程伯安:《苏东坡民俗诗解》,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版。
14匡亚明、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