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自憎中无望的设计
——赏析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
2016-01-22
托妮·莫里森(1931— ),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代表作曾获普利策小说奖、美国书评家协会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项大奖。其《最蓝的眼睛》描述了主人公佩科拉的不幸遭遇及所处的家庭和周围环境,描述了美国黑人文化的复杂性。
黑人成年人在自卑自憎中无望的设计
1.乔利——黑人成年男性自卑、自憎和绝望的代表
在《最蓝的眼睛》中乔利·布里德洛夫被认为是最丑陋的人:他绝望、放荡、惹是生非;他烧了自家的房子,重击了老婆的头,致使全家人都露宿街头。他强暴了自己的女儿佩科拉,把她推进了人生中的万丈深渊。
乔利出生刚四天,就被脑子似乎不太对劲的母亲放到了铁道边的垃圾堆上,幸亏被他的姨婆吉米发现才侥幸活了下来。直到小学四年级他才鼓足勇气向姨婆打听他的父亲是谁、在哪里,并在姨婆死后费尽周折前去投奔,却发现父亲为了赌钱根本不理睬他。他大失所望,从此便成了一个“真正自由”的人,随意生活在幻想中,对一切都无所谓,只对自己的感官和胃口感兴趣,处于上帝般无所不能的状态。
与宝琳的婚姻刚刚开始时,他真的有一种与她共筑爱巢的渴望,但单调、毫无花样和枯燥沉重的压力慢慢让他绝望,变得对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只有酒精才能让他在浑浑噩噩中感到略微解脱。尤其是孩子的降生让他完全不知所措,因为他从没见父母抚养过自己,所以他根本不懂如何抚养孩子、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充斥在这种无拘无束、完全没有章法的家庭绝对是不安全的,也就导致了一个周六的午后,在春天淡淡的阳光下,在他家的厨房里,满嘴冒着酒臭气的乔利在痛恨与怜悯交织的复杂心情中,抚摸了只有十一岁的女儿佩科拉,拥抱了她,把自己的某种东西强行留给了她,对这个弱不禁风的孩子产生了致命的后果。
2.宝琳——黑人成年女性自卑、自憎和绝望的代表
布里德洛夫太太认为自己是个正直、虔诚的女信徒,却鬼使神差地遭受上帝的惩罚,和乔利恋爱结婚,过着悲惨的生活。童年时一枚生锈的铁钉和家人完全漠然置之的态度让她拥有了一只没有足弓的跛脚和内心深处无时不在的自卑。但她喜欢整理东西,擅长并且乐于操持家务,总是不停地在家里整理和打扫;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变得柔顺温和,却总是沉浸在自己设想的幻想中;当那年最热的一天,当高大的乔利健壮地走来、吹着口哨带着自己的旋律走来时,宝琳感到那亮亮的眼睛、温柔又有力的抚摸和她从前的憧憬一模一样,她陶醉了、恋爱了,并很快成为了布里德洛夫太太。刚刚结婚的宝琳感到很满足、很安全、很幸福。在她眼里,乔利是那样的活力四射、那样的善良体贴;他们是那样的相爱、生活里充满了那么多的笑声。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究竟怎么了,一切都悄悄地变了:宝琳感觉越来越空虚和孤独,她想从丈夫那儿寻找安慰和快乐,但乔利却开始排斥她对他的依赖,总是找借口出去,两人说话越来越少。随着乔利为钱的事和她的争吵越来越多、她开始出去找工作挣钱。当一个人的钱总是买酒、一个人的钱总是买衣服,一个老想揍人、而另一个也不甘示弱时,一桩曾经很期待幸福的婚姻破裂了。乔利变得越来越卑鄙,越来越堕落,宝琳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糊口的所有责任和义务。她在一户好客、大方、重感情的有钱白人家里找到了一份长期的工作,并以自己的勤劳和敬业获得了最理想的仆人的美称,但同时她也越来越疏忽家庭、孩子和丈夫。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每天工作十到十二小时,并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为她觉得这样做既把自己的品德修炼得一尘不染,也可以挣钱养活两个孩子,从良知上已经尽到了母亲的义务。所以,沉浸在如此自足感的布里德洛夫太太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乔利会对自己的女儿那样做,即使佩科拉亲自告诉她也没有用。
黑人小女孩在自卑自憎中无望的设计
1.克劳迪娅姐妹——正常黑人家庭里自卑、自憎和绝望的小女孩代表
克劳迪娅姐妹住的房子又旧又冷,晚上很多房间深陷在黑暗中,因为只有一盏给大屋照明的煤油灯。屋子里到处是蟑螂和老鼠。父母总是发号施令,让她们去做这做那,却从来不加以解释,也从不跟她们谈话。即使她们感冒或生病了,大人即使爱她们,也只是厌恶地摇摇头,觉得她们不懂事,给她们的处方就是轻蔑的态度和散发着恶臭的黑药水
他们的爸爸一年到头没日没夜地工作,全是为了养家糊口,妈妈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尽管心里深爱孩子,却整日吹毛求疵、唠叨不停,很是羞辱人,让女儿们恐惧得想捂上耳朵,逃得远远的。一家人尽量勤俭节约,积攒财物,指望有朝一日能过上像样的生活。
她们住在黑人集中的地方,羡慕隔壁住在父亲咖啡店楼上的罗斯玛丽能坐在一九三九年生产的别克牌小汽车里吃着黄油面包、嫉妒她眼睛里的那股傲气和那种拥有财富的自豪感。尤其让姐妹俩感到不能接受的是学校新来的名叫莫丽恩·皮尔的有着浅褐色皮肤的混血小美人,既漂亮又很有钱,完全裹在舒适和溺爱的襁褓中;不但衣服的质量对姐妹俩构成了威胁,让她们嫉妒得发狂,而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全校都为之神魂颠倒。“老师点她的名字时脸上总带着鼓励的微笑。在走廊里,黑人男孩从不给她使绊,白人男孩也不朝她扔石子,而白人女孩被安排跟她结伴到学校时也不会倒抽气。当她要用女厕的水池时,黑人女孩们会让到一边,眼帘低垂,谦卑地看着她。在餐厅里吃饭时,她从来不用找什么人一起——大家都会围聚在她选中的餐桌旁。”巨大的反差让她们迷茫、恼怒,又为她着迷,甚至煞费苦心地借助丑化她的名字来扩大她的缺陷以此维持心里平衡。
2.佩科拉——问题黑人家庭里自卑、自憎和绝望的小女孩典型代表
她是个黑皮肤女孩子,生活在贫穷和自卑中,在几乎没有朋友及温暖的世界里,现实的冷酷让她经常在深夜里或无人之处真诚地乞求上帝让她消失,让她的眼睛消失。因为眼睛意味着一切。只要有眼睛在,一切都还是那样:她还是得和像她父母那样的人待在一起,还得属于他们;她还是那样丑陋得让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她、不理睬她、成为班上唯一单独坐双人课桌的学生、成为老师们尽量避免瞥到的对象、成为学校里女孩子想狠狠侮辱某个男生时肆无忌惮地用来挡箭的牌子,一句“鲍比喜欢佩科拉”会引起阵阵笑声,给嘲笑者、被嘲笑者和路过的人带来莫大的快乐。她还得承受白人男人们的眼睛里透出的那种潜藏的、虚无的嫌恶。她还得听到白人女人,例如朱尼尔的母亲辱骂她是个恶心的小黑婊子——这些感觉让她害怕和无奈,尽管她安静、善良、单纯、其实也并不丑陋,但她的黑皮肤和黑眼睛静止不动,让她经常感到一种难以言传的自卑感、羞耻感和自憎感。
有一天她忽然想到,如果她的眼睛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如果眼睛漂亮的话,她自己也许就会完全不同,也许爸爸(乔利)和妈妈(布里德洛夫太太)对她的态度会大为改变,“也许他们会说‘喏,瞧瞧长着漂亮眼睛的佩科拉。在这么漂亮的眼睛前面,我们可不能干坏事啊。’”。因此,整整一年,她每天晚上都不间断地祈祷,想拥有一双漂亮的眼睛,漂亮的蓝眼睛,又大又蓝的漂亮眼睛,清晨般美丽的蓝眼睛。
白人成年人在虚伪、堕落中无望的设计
1.亨利——白人成年男性虚伪、堕落的代表
亨利先生是克劳迪娅家的单身房客,是她母亲在每每谈论他时感到无比放心和满足的一个白人。很多黑人妇女认为他为人和善低调、工作踏实稳重,是很理智的一个绅士。但就是这样一位绅士,曾一直跟富有的、但已经糊涂得都搞不清亨利先生是谁的德拉小姐住在一起;当他另结新欢、和佩吉私奔时,理由很简单:他再也无法容忍德拉经常使用紫罗兰水,他觉得她太干净了,他喜欢闻起来有十足女人味的女人;当克劳迪娅姐妹从外面回来时,曾看到他和两个妓女在客厅里,他正吸着其中一个女人的手指,而另外一个女人正在系衣服扣子;当克劳迪娅父母都不在家,他就对弗里达动手动脚,被他们的爸爸和妈妈狠狠揍了一顿,挨揍时边跑边唱《愿上帝离你更近》——
2.查娜、波兰和马丽——白人成年女性沉沦、堕落的代表
查娜、波兰和马丽是三个很友好的白人妓女,是佩科拉很喜欢和经常拜访的对象。她们不同于小说中塑造的妓女形象,她们是独特的一个群体:痛恨所有的男人、习惯于冷嘲热讽所有的客人,她们冒着仇恨的怒火,把他们当作发泄对象,以耍弄男人为乐。她们也对周围的女人同样不恭,认为她们虚伪,是“糖衣妓女”,和职业妓女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她们就是穿着妓女衣服的妓女,和男人睡觉,收他们的钱,好好利用年轻赚取更多,以备老年时使用。她们活着就是为了报复,因此毫无愧疚,毫无歉意,只是在闲暇时在心底寂寞地回忆着一切。生活在自憎和憎他中无望地继续着。
自卑自憎中无望的设计
在《最蓝的眼睛》一书里,作者用浓笔描述了布里德洛夫一家很穷的困境,和他们是黑人的事实。更透过字里行间让读者意识到一种可怕的现象:几乎所有的黑人都觉得自己太丑陋,丑陋得可怖和无可救药,他们把丑陋这件并不属于他们的外衣时时刻刻穿戴在身上,和他们形影不离。
因为觉得自己丑陋,他们把自己的心灵紧紧地包裹住,把自卑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把自憎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乔利因为自卑和自憎而自暴自弃、抵触婚姻,不但毁掉了女儿,自己最后也客死在贫民收容所里;萨米因为自卑和自憎多次离家出走,最后远走他乡;佩科拉因为自卑和自憎竟然天真地想在黑皮肤上镶嵌一双蓝色的眼睛;而克劳迪娅姐妹因为自卑和自憎发现自己有时候对白人会有一种莫名奇妙的厌恶和切齿之恨——
再瞧瞧那些经常在校内外嘲笑和捉弄佩科拉的一群男生:湾仔、树人凯恩、小个子威尔逊、臭虫琼尼——是最让人不理解的:他们自己也是黑皮肤;他们自己的父亲也可能有在睡觉时光屁股的习惯;他们的家庭很贫困;他们也经常受到白人的歧视——但当他们看到比他们更自卑和弱小的佩科拉时,他们便完全陶醉在自己雄性的气味中,刻薄地、尽情地捉弄着她,充分释放着自己的愚昧、自我憎恶和苦心设计的绝望。
与此同时,他们周围的白人也在这种氛围中要么醉生梦死地生活着、要么随心所欲地生活着——
“邪恶的人以邪恶的方式去爱,残暴的人以残暴的方式去爱,软弱的人以软弱的方式去爱,愚蠢的人以愚蠢的方式去爱。”当作者创作这部小说时,美国黑人在法律上已经取得了自由,但心灵的阴影却久久挥之不去。因为信念的禁锢,他们对待爱的方式让外人很不理解,甚至感觉有点畸形和恐怖。这可能也是托妮·莫里森意欲通过写作让读者在扼腕叹息的同时陷入深深的思考吧!也许黑人只有尊重自己的传统,意识到自身的美,才能找到自信和力量,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里占有一席之地,健康成长!
[1] Harpham, Geoffrey Galt. Shadows of Ethics: Criticism and the Just Society [M].North Carolina :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9.
[2] Morrison, Toni. The Bluest Eye [M]. New York: Vintage Books,1993.
[3]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杨向荣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
[4]黄波,任月芳,张文凭.《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的身份迷失[J].科技信息,2011(21).
[5]何琼琼.从家庭视角解读《最蓝的眼睛》[J].外国文学,2012(12):81-83.
[6]孙媛.《最蓝的眼睛》:黑人母亲自我镜像的迷失[J].学术交流,2012(11).
[7]宗蔚.《最蓝的眼睛》中一个黑人家庭的悲剧——美国黑人“两难”生存困境的真实写照[J].外语研究,2008(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