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宁为战死之鬼,羞作亡国之民”
2016-01-22龙正才
◎ 龙正才
宋希濂:“宁为战死之鬼,羞作亡国之民”
◎ 龙正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位屡挫日寇,1946年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和美国政府的棕叶自由勋章,被称为“鹰犬将军”的湖南人,他就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宋希濂。
主动请缨,淞沪抗日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开始了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略战争。至1932 年2月,整个东北三省百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被日本侵吞。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以后,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压迫南京国民政府屈服,又很快对上海发动武装侵略。1932年1月,日本人在上海多次挑衅,企图把上海变成它侵略中国内地的新基地。但是南京政府在日本的大举侵略面前却一再退让,一味求和,竟命令上海市政府取消抗日救国会,并令驻防上海的十九路军撤退。1月28日晚11时,日军突然向驻守闸北的十九路军袭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制造了一二八事变。事变发生后,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获得全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援。
抗战期间的宋希濂
此时,宋希濂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七师二六一旅旅长,下辖第五二一、五二二两个团,驻在南京的小营、马标一带。一二八事变后,宋希濂及全旅官兵深感形势严峻,非奋起抗战无以图存,对十九路军的英勇抵抗非常钦敬,一致要求立即开赴上海参战。宋希濂于1月30日下午3时请见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代表全旅官兵请缨,要求开赴淞沪前线抗战。遭到何应钦的严词拒绝返回旅部后,宋希濂召集全旅连长以上军官开会,传达向何应钦请战的答复情况。大家听后,情绪异常激动,争先恐后发言,说:“国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旦,今敌人打进大门来了,友军已奋起抵抗,我们反而袖手旁观,难道要叫我们当亡国奴吗?”最后,会议决定由营长以上军官向何应钦集体请愿。
当晚11时,宋希濂率军官30余
人,乘一辆大卡车闯进南京鼓楼何应钦住宅,向何应钦再次请求开往上海参战。何应钦想不到半夜里突来这么多的人,感到十分尴尬。开始,大家很有礼貌地向他陈述官兵的抗日要求,但何应钦仍然拒绝,态度顽固,说:“日本现在是世界上头等强国,工业发达,拥有现代化的陆海空军。我国没有自己的工业,机枪大炮都不能造,一切要从外国买来;国家没有真正的统一,各地方军阀口头上拥护中央,实际上各自为政,又有共产党到处捣乱,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形势,怎能同日本人打呢?……”何应钦的一大套亡国谬论激怒了大家,军官们开始质问他,态度很激昂。曾在何应钦手下当过参谋的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陕西籍营长王作霖更是动情地说:“我是部长的学生,听过您多次讲话,您总是勉励大家当军人的要保卫国家,爱国爱民,才算是恪尽了军人的天职。但是九一八事变丧失了整个东北,我们采取不抵抗政策,全国人民都骂国民政府丧权辱国,骂我们军人无耻。现在日本人打到大门口来了,我们还不起来抵抗,这同部长平日对我们教导的话,是多么不相称啊!难道作为我们的老师,作为我们的长官,竟要我们甘心当亡国奴吗?我们是决不愿意当亡国奴的!”何应钦哑口无言。大家纷纷发言表示抗战决心,僵持到深夜1点多钟。何应钦看到大家情绪激昂,言之有理,态度慢慢软下来,说:“现在南京空虚,明天一大早你们就开到幕府山、狮子山、下关一带,对江面严密警戒。我即调第二五九旅从徐州开回来,等第二五九旅到达后,视情况的发展,如有必要,再派你们这个旅开往上海参战。”
大家见有了一丝希望,便不再闹下去。次晨,宋希濂致电十九路军蒋光鼐、蔡廷锴两将军及全体官兵,向他们致以深切的同情和慰问,并表达了全旅官兵抗战的决心,誓对他们的抗战行动给以全力支援。宋希濂还领衔和全旅300余军官签署一封请愿书,派人送交京沪卫戍总司令陈铭枢。同时,派员到京沪铁路局接洽,要求他们准备车辆,随时运送部队去沪参战。
2月初,宋希濂奉第五军军长兼第八十七师师长张治中之命,率部入沪参战。当他在南京尧化门外集合全旅官兵宣布这一消息时,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鼓掌、蹦跳,有人甚至把军帽抛向空中,场面十分感人。宋希濂情绪激昂,以“军人报国在今朝”为题,对全旅官兵作了讲话。9日,部队到达十九路军军部所在地——上海市郊的南翔。宋希濂和第八十八师师长俞济时、副师长李延年、旅长杨步飞、钱伦体向全国发出通电:“值此国家存亡关头,爰本中央团结御侮之旨,请命杀敌。现已全部开抵上海,听命于蒋(蒋光鼐,十九路军总指挥)总指挥。誓与我十九路军亲爱将士,喋血沙场,共同生死……宁为战死之鬼,羞作亡国之民。”
2月11日,宋希濂奉蒋光鼐总指挥命令,接防蕴藻浜由胡家宅至吴淞西端曹家桥一线的北岸阵地。接防后,宋希濂立即布置部队抓紧增修工事,并派出少数搜索部队渡河侦察。
2月21日下午,日军数百人在炮火掩护下,企图强渡蕴藻浜。宋希濂立即组织火力阻击,激战两小时,将敌击退。第二天,敌人倾巢来犯,先以五六十门重野炮向庙行镇一带阵地轰击,连续四五个小时,致使许多工事被摧毁。接着,敌步兵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猛烈进攻,重点指向庙行镇以南的大小麦家宅一带。守备该处的第八十八师五二七团伤亡严重,情况十分紧急。军长张治中征询宋希濂的意见,想抽调第二六一旅的一个团前往庙行镇增援。宋希濂满口答应。但宋希濂说,一个团开往庙行镇最快也要四五个小时才能赶到,且白昼行军易被敌机扰乱,恐缓不济急。他建议:“以本旅主力立即渡过蕴藻浜,向敌军侧背攻击,借以减少正面的压力。”张治中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的方案。宋希濂接受任务后十分兴奋,立即以电话召来五二一团团长刘安祺和五二二团团长沈发藻布置作战任务:两团各留一营守备阵地,主力立即在各团的正面渡河,令第五二一团向右首先夺取齐家宅,继而向北孙宅、西港方向攻击;第五二二团向左先攻占陆家桥,再向南孙宅、顾家桥宅一带攻击。宋希濂问刘、沈两团长渡河攻坚有无困难,他们满怀信心地回答:“有办法!”
半小时过后,当宋希濂带领旅司令部一部分人员来到蕴藻浜河边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河里布满了五花八门的渡河工具,除几只小木船外,还有竹筏子、用门板扎成的平板船、大木桶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当他登上一条小木船准备过河的时候,突然跑来五二一团一个连长请求过河参战。宋希濂对他说:“那怎么行!北岸阵地的戒备也是要紧
的。”那连长恳求着:“旅长,我们在南京一再请求要来上海抗日,总算达到了目的。可来了10多天,却没有机会和日本鬼子好好干一场,大家都憋不住气了!现在有了机会,又不让我们去,全连士兵简直难过得不得了,纷纷向我质询责难,弄得我也很难应付他们。”这个连长的一番话,让宋希濂恍然理解了有这么多形形色色渡河工具和部队这么快就跨过了蕴藻浜的原因。他在船上望着那位满面红光、意气风发,但显得有些失望的青年军官,无限感慨地说:“是呀,‘大家都憋不住气了’!当一个军人真正认识到为何而战的真理时,他就会不知道什么叫困难危险了!”
五二一团和五二二团的官兵过河以后,如离弦之箭向前猛攻。五二一团于下午5时攻占了西港,击毙日军大队长一名,毙俘日军20余人。五二二团攻下南孙宅,亦有所获。宋希濂旅的这一行动,完全出乎敌人的意外,日军的指挥部根本没有估计到会有部队强渡蕴藻浜来攻击它的侧背。宋希濂旅攻势的迅速猛烈,使向庙行镇进攻的日军受到严重威胁,在三面夹击之下,日军不得不放弃中间突破的计划,并停止进攻。
南北转战,屡建功勋
1933年5月5日,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后,宋希濂第二六一旅调至南京整训。不久,宋希濂以战功晋升第八十七师副师长,8月调升第三十六师师长,率部驻防江西抚州,并兼抚州警备司令,参与“围剿”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1935年夏,宋希濂的第三十六师调到苏州一带修筑工事,准备应付日军入侵。1936年10月5日,宋希濂晋升陆军中将。西安事变后,宋希濂奉命率师入陕,接管西安,兼任西安警备司令。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除向华北增派援军、扩大侵略战争外,又把战火燃烧到当时我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上海,直接向南京国民政府施加压力。1937年8月9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率士兵斋藤要藏,驾军用汽车强行冲击虹桥中国军用机场,开枪打死守卫机场的哨兵。守军开枪还击,击毙这两个强闯机场的敌军。事件发生后,国民政府当即与日方交涉,要求以外交方式解决。但日军无理要求国民党军队撤离上海,拆除军事设施,同时向上海增派军队。8月13日,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而在上海发动的第二次事变。面对日军的挑衅,上海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
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的当晚,时任三十六师师长的宋希濂在西安接到“火速开赴上海参战”的命令,最高司令部同时命令沿途一切车辆为其让路。宋希濂率三十六师各部风驰电掣,日夜兼程,经过两天两夜,于16日赶到上海,第二天即投入战斗。宋希濂亲率部队向驻守在天宝路的敌军猛烈进攻,逐街逐屋地争夺。日军的防守掩体,多为钢筋水泥加上沙包建成,而宋希濂部缺乏攻坚炮火,只能近距离使用手榴弹去炸敌人,伤亡颇重。后日军陆续增加部队,形成两军对垒之势。
8月20日,宋希濂指挥二一六团攻击汇山码头。攻击从半夜12时开始,二一六团一举冲过唐山路、东熙华德路、百老汇路。沿途敌军躲在四五层高的楼房里,居高临下进行俯射。团长胡家骥下令:“不顾一切牺牲,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官兵们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凭着爱国精神、民族正气,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终于直逼汇山码头。残余的日军支持不住,争相逃窜至外滩外白渡桥,向桥南英军投降。汇山码头一役是八一三淞沪会战中几次著名的战役之一,打得激烈、精彩。三十六师官兵远从西安星夜兼程来到上海,没有经过休息立即参战,在装备远远不如敌军,毫无巷战经验的情况下,凭着英勇无畏的气概,与敌死拼硬打,虽全师伤亡570多人,但日军除一部分向桥南英军投降外,死伤也不下400人。
1 0月下旬,宋希濂升任第七十八军军长,仍兼第三十六师师长,奉命将部队撤至苏州河南岸据守,曾多次击败日军的强渡。11月6日,日军集中炮火,掩护工兵架桥,强渡成功。阵地被突破后,宋希濂部于9日傍晚向昆山方向撤退。因与上级指挥机关失去联络,又撤至苏州。17日晚,宋希濂与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取得了联系,将第三十六师开往南京。11月22日,宋希濂率领第三十六师3000余人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南京失守后,宋希濂被免职,携眷回归故里。乡居月余后,他被起用为荣誉师师长,负责编组抗战
中负伤治愈的官兵一万多人。部队编组成不久,他被调任第七十一军(辖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军长,并兼任第八十八师师长,从湖南浏阳荣誉师司令部来到抗日前线河南。宋希濂率军激战兰封,围攻土肥原第十四师团。
1938年,日本决定在徐州会战后实施武汉作战。8月,日军溯长江西进,沿大别山北麓进攻。宋希濂率师严阵以待,在富金山阻击从六安西进的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所犯罪行最为严重的荻洲兵团及十六师团一部。他将指挥部设富金山上的千年古刹妙高寺。从9月1日起,日军出动24架飞机并配以大炮攻击。富金山炮声隆隆,终夜不息。当敌军获知中国军队指挥部具体位置后,连续轰炸妙高寺,将规模宏大的寺庙夷为平地。部队英勇顽强,寸土不让。宋希濂亲赴各阵地鼓舞士气,他说:“三十六师要永远站着,绝不能趴下!狠狠地打,弟兄们才能死而无憾!”宋希濂与三十六师师长陈瑞河指挥部队在富金山顽强抵抗日军整整10天,战斗极为惨烈,伤亡15000多人,但也以劣势装备击毙日军4500余人,毙伤日军共计17000多人。更重要的是阻遏了日军侵略中国的疯狂势头,为国民党军队赢得了调整部署的宝贵时间,彻底粉碎了日军越过大别山迂回武汉的战略企图。
9月14日,蒋介石通电全国全军嘉奖:“……是则宋军陈师之壮绩,已获得超出之代价,尤其精神上足使敌确认我愈战愈强,抗战精神,历久弥增,令其气短……”并号召全军学习三十六师的精神,“各奋英勇”,杀敌报国。宋希濂与三十六师师长陈瑞河双双获得华胄荣誉勋章。后宋希濂升任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1939年7月,宋希濂率部在河南灵宝休整。为纪念抗战两周年,他召集全军干部开会,深有感触地说:“淞沪鏖战,于贼重创。富(富金山)沙(沙窝)歼敌,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嗣当激励士气,功期再战,驱逐倭寇,还我河山,余之愿也。”
1933年,国民党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中)在淞沪前线研究作战计划
指挥远征,滇西再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遂于1938年组织百万民众抢修了云南至缅甸900公里的滇缅公路,以运输自北美经大西洋和印度洋辗转而来的大量援华抗战物资。日军则千方百计用武力切断中国的国际通道,妄图实现战略包围,逐步扼杀中国抗战:1939年冬占领南宁、断我通往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后,又于1940年春对滇越铁路狂轰滥炸,并于9月侵入越南,使滇越线全面中断。于是,滇缅公路成了中国南方唯一的援华通道。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将侵略矛头直指缅甸。为了保卫缅甸,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却一路溃败。英缅方这才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但是,此时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
1941年11月,宋希濂升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宋希濂所部编入中国远征军,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在滇西缅北抗击日军,苦战3年。宋希濂参与了滇西阻击战、怒江敌我对峙、第二时期远征军的训练及滇西反攻各役的指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1942年5月4日,宋希濂率中国远征军沿滇缅公路西进,阻击占领缅甸腊戍继续东进的日军第五十六师团。5月5日上午,所部一○六团
到达惠通桥北岸高地,与敌军的先头部队发生遭遇战,双方为争夺公路两侧的最高山峰,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一○六团官兵浴血搏战,反复冲击,于是日傍晚控制公路两侧一带的最高山峰。但渡过怒江的四五百敌军仍继续占据惠通桥北岸的一带山地顽抗,其南岸敌炮兵也不断向一○六团阵地轰击。7日下午,宋希濂亲临前线,来到惠通桥观察地形,并与三十六师师长及各团长商议,决定将全师所有迫击炮集中起来射击,并将一些重机枪的火力点重新部署,于8日上午发起攻击,务求一举将北岸敌人彻底歼灭。8日上午,三十六师攻击部队反复冲杀,和敌人进行白刃战,最后除有数十名敌军泅水逃回南岸外,其余全部被消灭,完全肃清了北岸之敌,缴获轻重机枪、步枪80余支。惠通桥一战,打击了日军继续北进的企图,保持了保山这个重要基地,与日军在怒江两岸形成对峙,为中国远征军主力准备反攻争取了时间。
晚年宋希濂
1943年4月,中国远征军开始反攻。5月,为策应远征军与驻印盟军的反攻,宋希濂奉命率部冒蛮烟瘴雨向日军进攻,先后攻下滇缅边境被日军盘踞经营已久的平戛、龙陵、芒市,歼敌逾万,俘敌甚多。在这次战役中,宋希濂率领第十一集团军防守怒江东岸。他主动抽调3个加强团,渡过怒江,攻击日军。5月11日,新编第三十九师的加强团在惠通桥上游附近渡河成功,第二天攻占了红树木东北各高地。第七十六师、第八十九师的加强团,于12日分由三江口、攀枝花渡河,会攻平戛,使日军退往芒市。这样,有力地配合了第二十集团军的反攻。次年5月25日,宋希濂第十一集团军为左集团军,渡过怒江向龙陵、芒市攻击。他分南北两路首先进攻龙陵,以第七十一军及配属的第五军山炮营为北路,先令一个师攻击腊勐、松山吸引日军注意力,尔后主力向龙陵攻击;以第二军(含新编三十三师、第九师一个团)为南路,令其一部固守孟定地区,佯攻滚弄,一部进攻平戛,主力即向芒市方向进击,切断芒市、遮放日军的联系;以第六军的一部继续攻击红色树,进袭腾冲,协助第二十集团军作战,一部负责抛石渡一线的江防。6月4日,新编第二十八师进攻松山遇到守敌顽强抵抗,他即调第八军荣誉第一师增援。6月5日至13日,北路的主力切断了龙(陵)芒(市)公路和腾(冲) 龙(陵)公路,占领了龙陵外围要点。6月14日,日军从腾冲、芒市抽调3000余人,分头驰援龙陵。第七十一军的两翼受到日军的猛烈反击,被迫退出龙陵外围据点,转移到黄草坝西南地区防御,与日军激战9天,阵地犬牙交错。宋希濂将配属的何绍周的第八军荣誉第一师投入战斗。7月13日,重新占领了龙陵外围要点。8月14日,宋希濂指挥部队第二次围攻龙陵市,占领了近郊要点。日军又先后从遮放、芒市调集3000余人增援,双方进入相持阶段。这时,第二军夺取了平戛。9月7日,第八军又全歼松山的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一二三联队。滇缅边境及缅北所进行的反攻,取得了胜利。日军第十八师团、第五十六师团全部被歼,第二师团、第三十三师团亦损失严重。
战争胜利后,与日军奋战10余年的宋希濂说:“这场反攻战争,先后参加作战的官兵达16万多人,吃饭是个大问题。滇西老百姓不仅提供了绝大部分粮食,还要肩挑背扛运到前方;当时为部队运送粮食、弹药、伤兵的几万民夫真是辛苦万分;自开始反攻到战争结束,军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士气,在极端困难的地形向筑有极其坚固的据点的敌人实施攻击,伤亡累累,但是官兵前仆后继,奋勇直前,决不退缩。”因此,他认为这次反攻之所以能够获得胜利,原因有三:一是滇西人民的支援,二是官兵的坚强斗争意志,三是盟军的协力。他将自己的看法写成文章,发表在当时重庆的《大公报》和《扫荡报》上,引起了广泛关注。